【康复科故事】“阳康”后咳嗽难停消,用贴敷咳止身逍遥_血常规_血小板_体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欣欣向荣的春天里,很多朋友开始一年一度的体检,了解身体状况,为新一年工作和生活的做好健康准备。体检项目种类繁多,其中,血液检查必不可少,血常规则是血液检查中最最基本的检验项目。有经验的血液科医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血常规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欣欣向荣的春天里,很多朋友开始一年一度的体检,了解身体状况,为新一年工作和生活的做好健康准备。体检项目种类繁多,其中,血液检查必不可少,血常规则是血液检查中最最基本的检验项目。有经验的血液科医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血常规中发现隐藏的疾病,甚至可能还是大毛病。

贾先生年方40岁,平日喜欢和朋友聚餐饮酒,某日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厉害时发现有咖啡渣样胃内容物,自认为可能是喝出血了——因为以前有过类似经历,喝酒导致胃出血,回家吃吃胃药就没事了。可是这次的胃出血久久没有好转,连续10余天呕血量越来越大,同时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皮肤大片出血点,心慌气促,被家人急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查血常规:WBC 8.3×10^9/L↑;RBC 1.47×10^12/L↓;Hb61.00g/L↓(正常值:120-160g/L);PLT 1×10^9/L↓(正常值:125-350×10^9/L)。血小板不到正常人的百分之一!当时告病危,立即收治血液科住院,经过医生紧急输血、止血、提升血小板等一系列抢救治疗,总算转危为安,停止呕血。最后确诊为:ITP、失血性贫血。血液科医生告知:ITP(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复杂机制引起血液病,由于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过度的破坏和血小板的生成受到抑制,最终血小板减少。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如:皮肤的紫癜或者瘀斑,鼻衄,口腔黏膜血疱等,而呕血、血尿等内脏出血往往见于重症血小板减少,此时患者有生命危险,需立即住院治疗。

而另一位患者赵先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赵先生58岁,平时身体健康,红光满面,不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头疼脑热更是几乎和他无缘。去年年底在某体检中心体检,血常规报告提示: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偏高,建议复检。赵先生自觉没有任何不适,还有些小窃喜:别人因为贫血需要看医生,我的血细胞还高于正常,这造血功能杠杠的!今年春节期间,他和几个亲朋好友聚会打麻将,直到凌晨1点才上床睡觉,结果天还没亮就被救护车送至医院,当时诊断为: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住院后急查血常规发现:RBC 6.61×10^12/L ↑(正常值:4.00-5.50×10^12/L);HGb203.00g/L ↑(正常值:120-160g/L);HCT0.61 ↑↑(正常值:0.40-0.50) ,红细胞数目远远高于正常人。最终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是一种常见血液科疾病,大量红细胞淤积,破坏血管功能,打破血流动力学平衡,最终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虽然经过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积极抢救,赵先生最终保住了性命,但由于心肌梗塞面积太大,部分心肌坏死,留下后遗症——忽视了小的血常规报告,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据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秦云介绍,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通过分析血常规数据,可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诊断思路、判断临床疗效。

血常规异常分两种:一,血细胞数量异常(包括增多和减少);二,血细胞形态异常,两种异常可以同时或单独存在。血常规异常主要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等。健康体检越来越得到大家重视,每一项检查结果都不容忽视,基础的血常规检查必不可少,如果在日常体检中发现血常规异常,需及时到血液专科就诊,关注血常规、关爱健康;小检查,也可能发现大毛病!(高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Z8qO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