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三点,能让你高效倾听_沟通_情绪_时候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休息,想要睡个懒觉。补偿一下平时早起受伤的心,可是老爸老妈就会打着叫你起床吃早餐的名号叫你起床。 当你各种不愿意起床的时候,老爸老妈就会直接说,没见过这么懒的人,真是个大懒虫! 或者是父母在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休息,想要睡个懒觉。补偿一下平时早起受伤的心,可是老爸老妈就会打着叫你起床吃早餐的名号叫你起床。

当你各种不愿意起床的时候,老爸老妈就会直接说,没见过这么懒的人,真是个大懒虫!

或者是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跟他说了很多遍他也不会,父母会不会忍不住说他,你怎么这么笨,说了这么多次你也不懂!你是猪吗?

很多人说,很正常啊,我爸爸妈妈从小就是这么跟我说话的。是的,很多人小时候都是被父母这样贴标签长大的,所以现在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代际遗传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去养育自己的孩子,去给孩子贴标签。

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成功,那究竟孩子未来需要具备哪些底层能力才能够应对未来未知的世界?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高校和雇主联合会调研》发现雇主想要从大学

生中看到的特质:第一项是领导力;第二项是团队合作能力;第三项是写作沟通技巧;第四项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项是口头沟通技巧;第六项是超强的职业道德;第七项是主动性。

综合来看,不管是领导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都离不开沟通。既然沟通能力这么重要,从小我们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沟通技巧呢?

很多育儿专家表示亲子沟通是孩子未来与人沟通的模板,那作为家长我们要怎么去给孩子以身作则呢?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倾听对方。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里面有讲到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专家也说父母的沟通相处方式是孩子未来与人相处的原形。

想要好好沟通,我们先要学会倾听。

说到倾听,也许你会说,我听了。以前我也是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倾听真的只是听文字吗?倾听别人之前,我们首先要倾听一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求,满足了,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空间去容纳对方的情绪和需求。

另外就是倾听对方(孩子)。

上次我去学了沟通演讲训练营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倾听是要听三个元素:

1、听事实

2、]听情绪

3、听对方期待你的行动

我记得学完之后有一天,我送小儿子去上学校。在路上,儿子一边玩他的玩具剑,一边对我说:“妈妈,晚上你能来接我吗?”平时小儿子都是外公接送,那段时间我上班时间比较忙,没有时间接他。如果换做以前我会不耐烦地说妈妈晚上没空怎么接?但是那天我按捺住不耐烦,问他:“你想要妈妈晚上来接你对吗?”(这是儿子说的事实)

小儿子说:“是的。”

我继续问他:“那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希望妈妈来接你吗?”我想了解他期待(儿子的情绪)的是什么?

小儿子说:“因为我想放学第一时间可以玩我的玩具剑。”(这是他的期待)

我尝试跟他商量:“那能不能这样呢?等会我把你的玩具剑送回家里去,然后晚上外公接你回家你就可以玩你的玩具剑了。”

小儿子思考了片刻之后说:“嗯,那好吧。那你要记得等下把我的剑拿回家哦。”

我回应他:“好的。”

我发现以前没学习沟通的时候,我只会按照以前的方式,逐字逐句去听对方说什么,但是经常会听不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解了这个倾听三元素之后我发现想要听明白一个人的表达更简单了。

倾听了对方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接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那要怎么去表达自己呢?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卢森堡博士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模板,就是要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在这里要注意的就是观察和评论,很多时候我们会直接跳过观察而直接给出自己的评论。

如果你家老公一个星期出去三天,我们通常会这么跟老公表达:“你经常都出去应酬”其实如果是用观察,我们应该说:“我发现这个星期你出去应酬了三个晚上。”观察是要把事实说出来。一般带着“经常”“总是”的都是评判。

在卢森堡博士说的感受,也就是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要先自己觉察自己的情绪,因为有些情绪并不一定是因为老公或者是正在沟通的那个人给你带来的,在情绪ABC理论里面就提到过,真正让一个人有情绪的并不一定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会因为每个人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心理学家萨提亚曾经提到过冰山理论,说的是我们能看到的情绪和行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让我们产生情绪的行为则占据了80%。所以在我们自己感到有情绪的时候,自己首先要正确看待,情绪只不过是一个信使,它只是告诉我们有些需求得不到满足。那至于是什么需求就要追溯到自己过往的经历。

所以我们要正确识别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然后不带任何责备去地跟对方去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另外,如果这个时候是对方有情绪,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去共情对方,先接纳对方的情绪,然后在解决问题。

最后就是一起合作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情绪得到了缓解,才能启动理性脑去思考问题。

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许刚开始改变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的“失语期”,因为你总是要在脑海中思考很久才能想出应对的方式方法,但是经过多次训练之后肯定会提升沟通能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bMLk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