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表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治国理政上用的还是法家

接着说这本《秦汉帝国》,作者西嶋定生。 说到儒家,你很容易就会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这句话,正是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来的。但你知道吗?汉武帝当时虽然在表面上承认了儒家极高的社会地位,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过程中,儒家依然不受待见
原标题:汉武帝表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治国理政上用的还是法家接着说这本《秦汉帝国》,作者西嶋定生。说到儒家,你很容易就会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这句话,正是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来的。但你知道吗?汉武帝当时虽然在表面上承认了儒家极高的社会地位,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过程中,儒家依然不受待见。直到汉元帝时期,儒家才真正在政治上崛起,我们接着就来聊聊汉朝政治主导思想由法家到儒家的演变过程。我们常说汉承秦制,但汉朝的制度真的就与秦朝一样吗?当然不是。汉朝将秦朝的官僚体系保留了下来,也就是三公九卿制度,但是汉朝却又对自己的官僚制度做了本土化调整。其中调整最大的当属三公中丞相的地位。汉朝丞相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汉初的萧何了。萧何在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被委以重任,在刘邦死后,还辅佐了刘邦的继任者汉惠帝一段时间,可谓是位极人臣。不过汉朝时期,不是所有的丞相都如萧何一样风光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丞相都很憋屈,甚至有不少丞相都不得善终,为什么会这样呢?西汉在武帝时期达到鼎盛,而也就是在武帝时期产生了内外朝制度。什么是内外朝呢?当时中央政府行政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皇帝近侧的内朝,内朝官员官位不高,但却负责检阅筛选奏章,可以直接向皇帝献策,并且负责传递皇帝的决策;另一部分就是原本三公所代表的外朝,武帝将三公,尤其是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将决策权交给了内朝,而仅将执行权留给外朝。再后来到了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丞相连执行权都没了。丞相,成了一个调节德运风水的职位,当然啦,这也不是说丞相就毫无用处了,调节王朝德运风水,其实也很重要,后面我们会再做说明。说到丞相,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他就是公孙弘,为什么要说他呢?武帝时期共十三位丞相,而其中只有公孙弘一人是在丞相位置上寿终正寝的,其他人要么被免职,要么被斩首,下场都很惨。那这个就很引人深思了,公孙弘是怎么做到独善其身,顺利度过他的职业生涯的呢,其实啊,他什么都没做……在他的任期中,值得一提的事只有他乐此不疲地请贤论事和供养门客。要知道,公孙弘任丞相时期是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关键时期啊,但是他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候毫无政治建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啊,是因为公孙弘很明白,一直努力强化中央集权的汉武帝需要一个怎样的丞相,只有秉持着这种无为理念行事,他才可以保全自身。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样一个在政治上没什么建树的人,又是怎样从那么多官吏中脱颖而出,走到丞相这个位置的呢?说到这个,是他的儒者身份和名声帮了大忙。武帝时期,采取了董仲舒的献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使得原本在秦朝备受打压的儒家,走上了政治前台。不过在这里要注意了,虽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个字异常响亮,异常掷地有声,让我们觉得武帝时期,儒家终于开始成为国家正统思想,其他学说真的被罢黜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此时的儒家虽然在名义上走向了前台,但还不是事实上的主流学派,不是政治上的主导力量,儒家真正成为国家主流,还要等到汉元帝时期。那么汉武帝时期,推崇的到底是什么学派呢?和秦始皇一样——法家,与秦始皇一样追求中央集权的汉武帝,也与秦始皇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不过他比秦始皇更加高明,他为法家穿上了儒家的外衣。汉武帝一方面在全国各地推举贤良与孝廉,提高儒者的地位,另一方面却又重用一大批法家官僚——酷吏。所谓酷吏,指执法时不掺杂私情,忠于国家法律,无条件服从皇帝命令的官吏。史记中《酷吏列传》记载了11人的传记,而其中10人来自汉武帝时期。那么这些酷吏在当时到底起着何种作用呢?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其中一个人物——张汤。张汤是武帝时期酷吏的代表人物,他在担任廷尉,也就是当时的司法部长时,先后审理了淮南王、横山王、江都王的谋反案。在这里说明一下,汉朝实行的是郡县与分封并行的郡国制,中央可以管辖郡县,但无法干涉诸侯王的事情。追求中央集权的汉武帝肯定不会甘心,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因此被武帝提拔,以执法严明著称的张汤对这些诸侯王肯定不会手软,这些诸侯王,最后全部被他逼得自杀。这就使得朝廷可以收回他们的封国,将国改为郡。在这之后,张汤升任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与他同朝任丞相的是比前面说到的公孙弘还要没有作为的李蔡,因此行政大权全部集中在了张汤手中。大权在手的张汤,在任御史大夫期间做了一件之后令他个人陷入绝境的事——经济改革。武帝时期被称为西汉的鼎盛时期,武帝时期的西汉疆域最为广阔,对匈奴征战也连战连胜,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繁荣无比的大汉王朝,实际上内部面临的却是人民贫富差距严重,百姓叫苦连天的困境。对外征伐的巨额开支,已经将之前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积攒下的财富消费得一干二净,汉武帝迫切地需要经济来源来支持他的对匈奴作战和开拓西域政策。本书在对汉朝进行论述时,尤其是从汉武帝后期开始,多次提到一个官职——大司农,也就是当时的财政部长,可见当时国家对于财政问题的解决有多迫切。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张汤提拔并重用了提出盐铁国营政策的桑弘羊。所谓的盐铁国营政策,也就是盐和铁这类重要物资由国家运营。在盐铁国营之外,桑弘羊还向张汤建议:对盗铸铜币,违反经济法的人进行检举和揭发。这些措施极大打击了大商人和豪族的既得利益。因此这些商人豪族结成统一战线,甚至结交权贵暗地里抵制张汤的法令,同时普通百姓也有不少铤而走险之人,这些人全部成了张汤打压的对象。得罪了这么多人的张汤没有善终,他被人诬陷出卖情报给商人以牟取私利。最终,张汤不得不满怀冤屈自尽身亡。张汤死后,法家出身的酷吏依然层出不穷,而且桑弘羊所提出盐铁国营制也在继续执行,均输法、平准法等新政策又陆续出台,这些政策本来是为了稳定市场经济,但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平准法本意是政府将物资集中储存,然后在物价上涨时,低价抛售来稳定物价,这本是为了限制市场投机,结果却出现了官商勾结,囤积居奇,贱收贵卖的情况。这就使得平民与豪族都陷入困境,因此造成了更剧烈的社会动荡,社会越动荡,就越需要酷吏来更严厉的执法,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晚年的汉武帝才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轮台诏》中,深刻反省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给国家财政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困境。因此,武帝的晚年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力图挽回当时的危局。武帝之后的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法家官吏依然是政治的主导力量,儒家虽然在这个时期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在著名的盐铁会议,也就是汉昭帝时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当时被推举的儒生代表,甚至可以与担任御史大夫的桑弘羊展开激烈辩论,并公开批判他经济政策的错误性。虽然儒生们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参政议政权,不过要等到汉元帝时期,他们才真正开始担任国家的主角。汉宣帝时期,当时身为太子的汉元帝见其父重用法家官僚,刑法森严,曾向汉宣帝谏言重用儒家,但并未被汉宣帝采纳。汉宣帝死后,汉元帝登基,他执政时期任用了一大批儒家官僚,儒家终于真正走上历史舞台。不过,当时的儒家职责,除了传播我们熟悉的仁礼思想之外,更多的还是通过德运观念与调和阴阳来论证和维持王朝的正统性。什么是德运呢,我这里说一句电视剧里经常能听到的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可谓家喻户晓,不过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估计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所谓“奉天承运”,全称应该叫“奉天命,承德运”。而皇帝所秉承的德运,其实也与天命相似,都代表着王朝的气数命运。说完德运,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调和阴阳”,汉朝其实一直信奉着一种神秘主义,认为种种自然现象都是在显示某种天命,地震、干旱、洪涝等等反常的自然现象都是天命更改的暗示,也就是阴阳不和谐了。所以必须在出现这些现象之前,加以调和,这就是所谓的调和阴阳。西汉中后期,这一工作就是交给丞相负责。也正是因为对这种神秘主义的信奉,自西汉后期,谶纬说开始兴起。所谓谶纬,即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书指记载预言的书,这些预言被称为谶语;而纬书,则是通过预言、符瑞等故事来解释和补充说明古典经书所无法解释的现象的书籍。建立新政的王莽与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都有利用这种谶纬说来确立自己的正统性与合法地位。其实无论是德运观念、阴阳调和,还是谶纬说,儒家提出的这些主张无一不是在为王朝的正统性正名,天子与皇帝作为上天的代理人,祭祀时称天子,面对臣民时称皇帝,而国君只有可以同时满足作为天子与皇帝的条件时,才有统治天下的合法地位。儒家的这种正统性观念之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试图证明自己君权天授的合法性。而这种君权天授的合法性与之前我们说的大一统思想相结合,就成了各个中央集权王朝将华夏民族团结起来的基础思想。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omZp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