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乐笔王一只毛笔价值过万,“中国笔王”却痛心疾首:我不在乎这个!

岁月的器物 随时光迁徙而绽放 匠心 以器载道 你还记得执毛笔的正确姿势吗? 在键盘当道的时代, 人们似乎只知道蓝牙、无线、输入法, 很多人拿起油墨笔都略感生疏, 更别说底蕴深厚的毛笔了。 羊毫和狼毫,公羊毫和母羊毫,
原标题:一只毛笔价值过万,“中国笔王”却痛心疾首:我不在乎这个!岁月的器物随时光迁徙而绽放匠心以器载道你还记得执毛笔的正确姿势吗?在键盘当道的时代,人们似乎只知道蓝牙、无线、输入法,很多人拿起油墨笔都略感生疏,更别说底蕴深厚的毛笔了。羊毫和狼毫,公羊毫和母羊毫,一直傻傻分不清有什么区别。原来,母羊毛做小楷笔,公羊毛适合做行草笔。在江西文港,“中国笔王”周鹏程就有一个本事:上手一捏毛料,就辨得明公母。在中国,毛笔一直是最重要的书画方式,跃动的黑白两色,以各异的形态延绵千年。可现在,周鹏程急了——现在做笔的人太少了,年轻人吃不了苦……的确,现在鲜有年轻人去学习制作毛笔了。曾经,素有“笔中之冠”美誉的湖笔,不仅年产量逐年递减,就连从业人数也在急剧下降,因为这个行业足够苦、很单调,又挣不了多少钱。“十年后,可能没有年轻人做这一行了。”周鹏程做了50年毛笔,随着年岁的渐长,越发苦恼。他出生于制笔世家,由于掌握了最古老、完备的制笔技艺,而被誉为“笔王”。一支小小的毛笔重量只有十几克,可制作工艺繁琐复杂,需要用到30多种器具、126道工序,但也正是其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对好的毛笔,苦苦追求。说到做笔,周鹏程打小时候开始,就学着做毛笔了,他所在的江西文港镇,是中国最大的毛笔生产地,在上世纪的90年代,许多人为了将制作的毛笔销售出去,都走上卖笔这条路。他也和村民一样,年轻时,只身一人跑到河北省卖毛笔,走街串巷地路过众多画馆、书院,可就是推销不出去自己精心做的毛笔,因为许多工艺美术大师都不接受、不认可江西毛笔。百年多来,文港镇的祖祖辈辈都用传统工艺制笔,从未想过要改良。当周鹏程把自家的毛笔推销出来时,对方只是“试写”后,便把笔一扔,说“这个笔,狗屎样的,不好写!”周鹏程满脸惊愕。这时,对方拿出一支北京制笔厂的毛笔给周鹏程看。周鹏程看了又看,那确实是一支好笔,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堪称上乘之作。首先毛料就是上乘的毛,但27元/支的卖价刺痛了他。因为当时他所卖的毛笔只要七毛钱,27块,已抵得上老家一亩水稻一年的收入。对他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制作出让大师们都想用的毛笔来。为制好笔潜心学习,他成了动物毛专家。原料上改良最为根本,这就需要深刻理解各种毛的性能,比如什么毛适合写楷体、什么毛适合写行书等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一只理想的毛笔,需要混合十几种不同的动物毛。而狼毛、羊毛、马毛的性能各不相同,甚至公毛和母毛又不相同。再细究下来,景德镇的和南昌的不同、今年的和去年的又不同……在笔庄里,周鹏程细数各种动物皮毛制成的笔尖,分门别类,何种笔适合写字、何种适合画画、何种兼顾写字和画画……他都记录成册。就是这样的改良,让文港的笔逐渐大放异彩。慢慢地,全国各地的毛笔供应商齐聚文港,他的笔已然不愁卖了。可这就是终点吗?不是。这时的周鹏程,已经不满足生产和别人旗鼓相当的笔了,他觉得毛笔还可以改良。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不同的毛放在一起,有不同的效果,但放的位置、放的多少也很有讲究。为了研制好写的笔,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询问用户的体验:用这笔写字,有什么感受?对于不好写的笔,他总要追问个究竟,然后进行克服、改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毛主席造像的艺术大师李琦,就时借着周鹏程毛笔的幽韵,写出了“我们的总设计师”,后来书法大家尉天池,偶然用到周鹏程毛笔,也甚觉得心应手,无可比拟,欣然题赠“中国笔王”,极力推崇鹏程毛笔。尉天池先生用笔无数,对毛笔的挑剔在业界出了名,他的评价,让周鹏程名声大噪。之后,国内名家或题字赠画,或登门造访,甚至还请周鹏程特制用笔。后来,他又创新了毛笔品种数百个,而他的笔,市场价也达到了一万多元。可周鹏程此时,却看淡了钱财,他心里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古人书写的笔,并为每一支笔做好模样,流传后世,让将来的人做笔有个参照。为什么现代人写不出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不是笔的原因?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一直想做一支笔,能让名家写出王羲之的感觉。过去有一个叫李柏茂的人,制作景德镇的陶瓷用笔,深得瓷都艺人信赖。无奈谢世后,其工艺绝后,让不少陶瓷艺术家失望。周鹏程立志解开这个谜团,经过几年的研究,四处走访,终于试制出了陶瓷料工艺笔,这让许多陶瓷美术大师兴奋不已。过去,老师傅都把手艺看得重,一点都不肯透露。而周鹏程却没有太过保留自己的手艺,对有悟性的同行和徒弟,他都不吝传授经验。作为国内少有的,坚守毛笔制作一百二十八道工序的人。周鹏程把全部的工序,都免费提供给了中国传统技艺资料库,为文房四宝丰富了资料,接受众多知名书画名家与学者检阅,令雅士们大开眼界,他们无不感激周鹏程。而周鹏程却从来没向任何名家索要过字画,他说:“我做笔做了五十多年,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支笔,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我想将这种文化传递下去。”他希望他制作出来的笔,不仅能为名家写字、画画锦上添花,也能为孩子学字、学画雪中送炭,从而让现在学子们,热爱传统毛笔字,传承我国的国粹。周鹏程坚持每天做笔,雷打不动地8点开工。多年做笔,十分费眼,他的双眼因此蒙上了一层浅灰的光。听别人说,这是操劳累出来的。周鹏程不懂市场营销,但他却选择用最认真的态度,守护古老的制笔技艺,可随着发展机遇与社会诱惑的增多,许多年轻人不再固守家乡。学习与社会“脱轨”的传统制笔手艺,这让周鹏程忧心忡忡。平凡的事一做几十年,且时有创新,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工业化的车轮碾碎了手艺前进的道路。但幸运的是,我们意识到了手艺的可贵。毛笔字,一半是笔表现的,一半是人塑造的。一种手艺,唯有薪火相传,并在传承中创新,才能真正留住匠人、匠心,使他们不致于湮没于历史车轮之下。我们不情愿看到,几十年后的孩子,只能在书本中,去认识毛笔,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END-(图片源自周鹏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经本人授权发布)转载须知除注明外,内容均为寻匠之美原创转载需回复“转载”二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0akwZ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