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妈厨房不合格要我说,你这个妈当的不合格!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380篇文章 这首歌,大概值得听100遍吧! (一) 毫无疑问,在甜蜜之外,“妈妈”正日益变成一个令女性感到焦虑乃至恐惧的称谓。 很多事情,很多场景,很多决定,很多选择,仅仅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妈妈”,便要承担更多压力
原标题:要我说,你这个妈当的不合格!这是思维补丁的第380篇文章这首歌,大概值得听100遍吧!(一)毫无疑问,在甜蜜之外,“妈妈”正日益变成一个令女性感到焦虑乃至恐惧的称谓。很多事情,很多场景,很多决定,很多选择,仅仅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妈妈”,便要承担更多压力、苛求、责难和委屈。“你已经当妈了啊!”“你就不能有点当妈的样儿吗?”“当妈了,你就不能******吗?”“当妈了,你怎么还能*****呢?”“唉!女人一生孩子怎么都这德行了?”类似上面的话,不能说是每一个“妈妈”的日常,但它总会降临。有时,是从上司、同事和客户的口中敲打而来;有时,是从闺蜜、婆婆乃至自己的妈妈口中尖锐刺来;也有时,是从孩子的爸爸,你的老公口中愤懑砸来。绝大多数天真烂漫的中国姑娘,都是在成为一名“妈妈”之后,才在人生中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进退两难”。只因为你是一名“妈妈”,或者说,只因为每个人都觉得,你应该且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妈妈”。这是此间每一位母亲的现实困境,也是电影《找到你》的核心主题。这是一部纯粹女性视角的电影,围绕着姚晨、马利伊和陶昕然三位母亲各自的困境所展开。相反,男人在影片中都呈现出一种灾难性的设定:既在日常生活中制造麻烦和混乱,又在关键时刻习惯性缺位和逃避。《找到你》的剧情主线是找孩子,但其实电影的主题无关孩子。整部片子,镜头所捕获的,光线所折射的,表情所反馈的,其实都聚焦在当下女性的“现实困境”上。更确切地说,是当下中国社会中“一个成为母亲的女性,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二)马伊琍贡献了她从影以来,最出色的表演。我看电影的习惯是,除了受邀之外的首映之外,观影前我只看一下豆瓣的评分,但关于电影的任何剧情简介、海报和预告片都不会看,以保持绝对的新鲜感。因而,在电影里,马伊琍第一次出境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认出她来。对于演惯了都市丽人的马伊琍而言,这幅农村妇女的扮相太令人陌生了。马伊琍所呈现的,是中国社会底层中,一位母亲所能遭遇种种不幸的“集结”:家贫文化低,嫁给个只知道在床上问你“爽不爽”,不知道在生活中问你“冷不冷”的家暴男,熬到生了个孩子,还不幸罹患绝症,而丈夫呢,当然是选择放弃了。马伊琍为了自己患病的孩子,可以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肝脏,可以每餐只吃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可以去夜场做小姐,可以一口气喝掉整整两排烈酒。为母如此,合该谓之“伟大”了吧?NONONO!马伊琍仍不过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在她所处的底层,她的原罪就是没有生一个儿子出来,所以她的老乡才会委婉地感叹:她要是生个儿子,命就不会这样了……在马伊琍的东家姚晨眼里,她依然不是“合格的妈妈”。你自己的孩子还那么小,怎么自己就出来给别人做保姆了呢?姚晨那句无意间的揶揄,表达的正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没钱还养什么孩子啊?!”姚晨是中产阶层职场妈妈的典型代表,她独立自强,有着金牌律师的叱咤风云。她不靠男人,相信自己的努力也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幸福感。所以,职场妈妈姚晨有理由瞧不起那些全职妈妈,她觉得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因此在婚姻关系中不必委曲求全,可以强硬地提离婚,并夺到孩子的抚养权。所以,她讽刺没有工作的全职太太陶昕然:“你知道我为什么努力工作挣钱吗?我就是不想和你一样,什么都没有,连自己的孩子都留不住!”自强如此,尊一声“合格”并不过分吧?NONONO!职场强人姚晨当然不是一名“合格的妈妈”。她的前夫觉得她不可理喻,讽刺她:“瞧瞧你还像个女人吗”?孩子丢了,去报案,警察讽刺地问道:这么晚才报案,自己的孩子不着急是吧?姚晨无力地抬起头,说了一句:白天上班。就连马伊琍也能斥责她:你根本不配当妈妈!她不理解姚晨为什么要离婚,“老公也不打你”,一个女人为什么要那么争强好胜呢?靠男人不好吗?在家相夫教子不好吗?为什么非要离婚,每天在外面喝酒应酬让老男人摸大腿,可自己的孩子却要由保姆来照顾,这怎么能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呢?人们并不能相互理解和体谅,即便,她们同为母亲,即便她们面临着同一主题的困境。所以卡夫卡说: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不必回答,因为你我心中早有答案。(三)有影评类大号曾预言,说《找到你》这部电影将“改变黄金周票房格局”。这实在是未免过于天真了。怎么会呢?今天《找到你》已经足足上映6天了,可是,票房连“破亿”也没有实现。你得承认,在此地,现实题材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剧本禁区”。人们并不愿意去触碰苦难题材的电影。所以你瞧,为什么《我不是药神》那样一部苦涩的电影,院线里铺天盖地的,却都是那张所有演员聚在一起,哈哈大笑的海报。道理很简单,院线经理们知道,只有这样的海报才能把观众拽进去,尤其是这笑着的人里,还有个叫徐峥的家伙。人们不会去思考和体会那么多女性的“现实困境”,对于很多的年轻姑娘而言,《找到你》只不过是一部血淋淋的“绝育教育片”罢了。所以你瞧,很多姑娘在影评里写下了:“看完更加坚定我不想生孩子的决心了”。大家不去正视、呼吁和改变,或者说,大家无力改变什么。所以只是一味地选择掩耳盗铃式的逃避:因为恐惧渣男,所以逃避结婚,因为恐惧别人口中那“合格的妈妈”,而逃避生育。“你这个妈当的不合格!”是啊,再也没有女人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妈妈”了。而更令母亲们感到无法言说的,是提出问题的那个人,往往也是一位女性。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大多数时候,你站在我面前,说着你懂我的感受,说着你理解我的处境,只是一种敷衍式的表演罢了。即便我们都有着相似的现实困境,即便我们共同面临着“不合格妈妈”的社会审判。【作者简介】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AybB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