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PK青海最新!青海6州2市大PK,到底谁最富谁最牛?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 《2018年31省份上半年GDP》 2018年 青海省上半年完成GDP 1196.99亿元 轻松挤进“千亿俱乐部” 由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1-3季度GDP初步核算情况来看 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926.5
原标题:最新!青海6州2市大PK,到底谁最富谁最牛?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8年31省份上半年GDP》2018年青海省上半年完成GDP1196.99亿元轻松挤进“千亿俱乐部”由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1-3季度GDP初步核算情况来看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926.5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8%根据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青海省全年完成GDP2642.80亿元2017年青海省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8.7亿元看着这些数据,这个增长值有没有觉得很幸福,很兴奋?让我们赶快来看看2017年哪个地方实力最强?是你住的区域吗?GDP大排名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反映地区内各类产业的发展能力11西宁市GDP:1284.91亿西宁具有较高的首位度、集中度、贡献度,全省90%的科研机构、83%的大专院校、所有的“三甲”以上医院都集中在西宁,是全省重要的公共服务基地。以全省1%的土地,承载了全省39.4%的人口和52.8%的城镇人口,创造了全省48.6%的地区生产总值和66.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截至目前,西宁机场已开通国内、国际航线64条;青藏铁路、兰新高铁通车运行,西成铁路开工建设,西宁—安特卫普中欧班列正式开行;国家重点公路网中多条国道、高速公路在西宁交汇;连接东西、通达南北的立体交通网络使西宁成为西部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缔结了33个友好城市和友好关系,已逐步成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向西开放的桥头堡。2海西州GDP:526.19亿目前在海西境内共发现盐湖矿床(点)70余处,勘查盐湖区含矿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累计探明总储量3799亿吨;(二)石油天然气资源:截止2000年底共发现不同储集类型的油田22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4亿吨,发现气田6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75亿立方米,是青海气田成为全国四大气田之一。海西州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部旅游资源都保持了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奇美、神秘,海西州旅游资源有许多是青海乃至中国之最,区内名山大川、长江源区、荒漠戈壁、昆仑文化传说、“外星人遗址”、吐蕃文化、蒙藏风俗等旅游资源均体现出青藏高原原始、淳朴、粗犷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旅游景点特点。3海东市 GDP:426.04亿北京至拉萨的109国道,兰—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有海藏咽喉之称,全市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50%的村通了油路,75%的村庄实现村道硬化。青藏铁路、兰—青铁路复线穿境而过,与陇海—兰新铁路干线贯通,兰—新铁路客运专线横穿而过。平安区兴建的较大型铁路转运站,已成为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的运输基地。海东市现辖两区四县,即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78万,汉族和藏、蒙、回、土、撒拉等18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海东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设在乐都区。4海南州GDP:145.82亿全州总面积4.45万平方公里,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36个乡镇,424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有藏、汉、回、土、蒙等22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3%。自治州首府恰卜恰镇距省会西宁142公里,海拔2800米。自治州拥有各类草场5069万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0.4%;存栏各类牲畜467.23万头(只),占全省牲畜总量的五分之一,是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州境内黄河干流的水能蕴藏量达994万千瓦,可规划开发16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1135万千瓦,占全省黄河水电全部装机总量的51%,是黄河水电资源的“富矿区”。5海北州GDP:82.91亿海北州是我省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青藏铁路、国道315、227线和湟嘉公路横穿全境,州府西海镇距省会西宁100公里,是全省离西宁市最近的自治州府。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彰显出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辽阔的地域,悬殊的高差,大自然的恩赐,加之历史的钟爱,形成了博大、神奇、独特、多元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海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的旅游资源大州,是青藏高原的缩影,具有原始性、神秘性、多样性、生态性兼容的特点。在全省旅游规划中的82个精品景点中,有22个在海北。6黄南州GDP:79.01亿201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7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5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6.64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32.02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33.7:39.9调整为25.8:33.7:40.5。分产业贡献率看,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40.9%、21.6%、37.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4、0.7、1.2个百分点。7果洛州GDP:37.27万州内的资源比较丰富。有大小河流36条,总流程3300多公里,分别入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是州内最大的河流,流经玛多、达日、甘德、久治、玛沁五县,在本州境内流程长达760公里。水利资源得天独厚,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54万千瓦。河流及多数湖泊中蕴藏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境内有金、银、铜、钴、锌、煤、硫等1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距大武镇18公里处的德尔尼铜钴矿的矿藏种类十分富集,已探明矿石量4600多万吨,潜在工业价值300亿元。8玉树州GDP:64.38亿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大、海拔最高、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州。其中以藏族为主,占全州人口的98.53%。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州,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玉树是青海省的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农牧业是全州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拥有1112.98万顷可利用草场,草场类型多样,高寒草甸草场、高寒沼泽草场、山地灌木草场、高寒草原草场、山地疏林草场;牧草种类繁多,有65科,384属,1440余种。公共预算排名公共预算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指小口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是一个城市财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和增速的变化,实质反映着地方经济体量、经济活力与增长质量的变化,通常收入规模和增速越高,经济体量越大,经济更有活力。2018年青海省前三季度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30亿元同比增长11.5%2016—2017年青海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支出累计同比增长市/州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去年增长/下降黄南州3.51亿增长6.9%海北州4.78亿增长6.2%玉树州1.8939亿海南州10.31亿增长8.3%果洛州25000万下降19.59%海西州134.19亿增长18.8%海东市16.83亿增长10.74%西宁市79.16亿增长18.2%青海省2市6大自治州2017年都各自都卯足了劲儿交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当然GDP并不是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环境、就业率、卫生、居民幸福感等等都是我们要追求的“小目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期待青海的拼劲可以在2018年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来源:综合整理自青海省人民政府网青海省统计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JAKk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