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朱山玻璃吊桥这么漂亮的吊桥却没多少游客知道,来的人都说赚到了

每个人都喜欢记录自己的生活,用图片、视频亦或是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充实而幸福的过程。其实这个世界也是需要被记录的,我喜欢在旅行的路上记录所看所遇的一切,这一次记录我选择了那永,一处很多人不知道的傣族自然村。 关于那永组,这是云
原标题:这么漂亮的吊桥却没多少游客知道,来的人都说赚到了每个人都喜欢记录自己的生活,用图片、视频亦或是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充实而幸福的过程。其实这个世界也是需要被记录的,我喜欢在旅行的路上记录所看所遇的一切,这一次记录我选择了那永,一处很多人不知道的傣族自然村。关于那永组,这是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河西村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孟定镇东北面,距孟定镇政府所在地10多公里,整个村子大约14平方公里,共有农户700多人,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自然村,村民经济以种植果蔬、橡胶为主,农闲时发展竹编、织布等传统手工技艺,整体算是当地一个很富足的村子。来到这个村子主要是冲着那永吊桥来的,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张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傣家妇女背着农具从吊桥上走过,而一旁是位身着现代服装正在拍照的游客,这两组人物同时出现在吊桥上冲突又和谐,仿佛两个时代的对话,两个文明的碰撞,在今天,我成为了那张照片里的游客。看着有点破旧简陋的那永吊桥,我猜不出它有多少年的历史,网上也搜索不到相关的资料,想下这也正常,毕竟不是多么宏伟的工程,毕竟没有牵扯到什么名人,它就是一座普普通通属于那永村民的吊桥。每天早晨,村民会带上各种农具从家里出发,迎着朝阳经过吊桥前往河对岸的田地里劳作;太阳落山时,再伴着夕阳经过吊桥回家,一切再普通不过。只是历史的巨轮,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怀旧而停滞,科技的进步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作,大大增加了效率,同时这座吊桥的使命也逐渐被一旁新建的钢筋水泥大桥而代替。就这样那些劳作景象的消失你都无法察觉,当然有人也不在意,但世界是需要被记录的,所以有些画面只能靠人为去重现,不管你对摆拍有多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它的积极意义。那永组有自己的种植产业,村里的年轻劳动力有时候会不够,在地理位置上这儿靠近相比贫穷一些的缅甸,所以当地会雇佣一些缅甸人来帮助生产,缅甸人也需要有份好工作来赚取外快,就这样各取所需相处的很是融洽。本想只拍些那永吊桥的画面,没想到还碰到了围坐竹楼编制手工艺的村民,原来那永还有“竹艺风情村”的美誉,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竹编技艺。那永村的竹资源非常丰富,这为竹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传统竹编技艺已经有300的历史。靠着口传身授、代代相传,心灵手巧的村民把竹子编制成上百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集独创性、实用性和观赏性与一体,深受市场的喜爱。只要动手,就有饭吃,勤劳的人才是最美的,那永组的村民在农忙时种果蔬、橡胶,农闲时就发展传统竹编,同时还发展旅游,就这样早就过上了富足生活,当我穿梭在村子里印象很深的就是看到了好多三层带院的大别墅,那永村民脚踏实地、劳动致富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图文版权:@枫子一大叔新嬉皮风格的旅行者,独立摄影师,多家网站签约旅行家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JyNk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