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魅力教师的魅力源于精神高度

展开全文教师应该守住文化的根,从朴素的做起。做个“明白人”,顺应时代,有点教育理想,有点“傲骨”,有点“书生气”,有点体验,有点深度,在教书育人中,尽量让人从物质的奴隶升值为精神的巨人。教师应该做个“明白人”。明白教育、明白人生、明白学生,
展开全文教师应该守住文化的根,从朴素的做起。做个“明白人”,顺应时代,有点教育理想,有点“傲骨”,有点“书生气”,有点体验,有点深度,在教书育人中,尽量让人从物质的奴隶升值为精神的巨人。教师应该做个“明白人”。明白教育、明白人生、明白学生,明白世事,明白时代,因“势”(人类命运、世界潮流、社会大势)利导,因“材”(新学生、新教材、互联网)施教。明白“语”和“文”是教师授业的基本和专业功夫;明白“人”、“事”、“势”是教师传道的基本和专业功夫,这都是教师必备的内涵和素质。随着信息传媒的普及和不断翻新,教育的重点早已不是大容量记忆型知识了。学富五车已经没有什么了不起了。只要会上网,想要的知识基本上“度娘”都知道,360也会帮你搜到的。少点记忆多点思索与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教育不是应当而是必须从识记性学习向学习判断性思维转变。比拼记忆力、体力、计算能力虽然没有过时,但比思维、比想象力、比创新的势头显得更为强劲有力。在呼唤创新的时代里,教师让学生的思维行动起来,教会学生搜阅、思考、推理、判断、评估、表达,比教什么都尤为迫切和难得。邓小平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永远都不会过时,教师不能落伍。教会学生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再不转变观念和行动,一定会被淘汰,特别是语文老师,一定会被铺天盖地资料信息覆盖得颜面尽失。教师应该有教育理想。教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传承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启迪人的思想智慧,启迪人的思想智慧的根本目的是利用人的智慧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语文的“语”是言,是工具,“文”是文化,是人文。教语文必须把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统一起来。立言为立人,立人靠立言。立人和立言应该是殊途同归的。离开“立人”之道而专钻“言语”,恐怕就有失语文教育的根本。语文教学不是教学生识几个字上几篇课文那么简单,而是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教育理想。这个理想是统摄语文教育的神,不容忽视。语文教育所塑造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更多的应该是整个民族的魂。《凤凰涅槃》的昭示意义在于用文化来改造国民性。面对坚硬、平庸、琐碎、残酷的现实,教师还得利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肩负起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教育理想。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职责。民族复兴的问题既是最大的文化问题,又是最大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语文教育只有为了它,才能彰显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伟大。生存的不易和幸福的遥远迫切召唤着教师用科学和民主来解决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状态,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教师应该有“傲骨”。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确,尤其是教师,不要文人相轻,必须摒弃傲气,追求傲骨。好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当教师的,教师尤甚,不要动不动就指手画脚评说个不停。苏轼当年不是见宰相王安石的案头残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就没有把持住自己,提笔补上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直到他被贬黄州,见到菊花落英缤纷,满地铺金,才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苏轼是大文豪,也不可以恃才放旷,何况区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师,更应谨言慎行。再普通的教师都不会做高瘪的狗尾草,只会做低垂而充实的稻子。因为杨修在曹操那里显摆会招来杀身之祸,闻一多面对反动派一“拍案而起”就被暗杀了,但朱自清不食美国主义的救济粮却可以平安无事的教书育人,苏武为了不辱使命在北海牧羊19年,虽然40岁就被折磨得须发斑白了,不但不失节,反而以傲骨名垂青史了。教师不卑不亢、不矫揉造作、始终如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尘去,即便是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退隐的气节、没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情怀、没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只要拥有鲁迅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雄心壮志,仍然会成为一名拥有铮铮傲骨的耿直的好教师的。教师应该有“书生气”。不迷信,不盲从,有独立人格,不玩弄权术,刚正不阿。不做别人的应声虫,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在愤世嫉俗的同时,甘愿做一个教育的积极探索者。坚持不断阅读、不断实践、不断观察、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调整,不被世俗的风气所左右。除了善意的谎言,最好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着良心教书,凭着朴素育人,守着孩子过日子,用一生的精力来寻找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好教育。不跟着瞎子扬土,不迷信洋思模式,不照搬杜郎口教学,不相信一搞高效课堂,课堂立马就高效起来了,只相信认认真真地给学生上课,踏踏实实地批改作业,老老实实地找孩子谈心育人,兢兢业业地研究着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许,这才是教育的上上策。要坚信,教育没有奇迹,孔子弟子三千,才七十二贤人。大凡奇迹都是人为制造的,挖“优生”撵“差生”都是万万使不得的。人家魏书生“不折腾”,李镇西都说“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就是教育的真境界。”【1】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瞎折腾呢?干教育就如学齐白石的画,学教育家者生,似教育家者死。教师应该有真体验。教师要广泛阅读。我爱语文源于中学时代,闲来无事,拿本《红楼梦》翻来覆去地读,还是觉得不过瘾,便把其中的诗词抄在本子上,有意无意间地背一背什么《葬花词》《好了歌》,起初只觉得好玩,渐渐就理解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到了大学后,才真切地体验到只会朗读和背诵不行,理解能力再强也不行,必须学会默读。因为默读是最好的输入型阅读,而朗读在很大程度上是输出型阅读。尽管背诵也是输入型阅读,但“量”的积累实在太难了,远远不及默读来得快。情不自禁地要“读”是“读”,深思熟虑地“读”是“读”,浅尝辄止地“读”是“读”,高压强制着“读”也是“读”,但读的效果就恐怕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因为“读”决定“想”,“想”决定“说或写”,“说和写”的质量取决于“读”的质量,“说和写”的高度也取决于“想”的深度。离开了“读”,你没啥“想”;离开了“想”,你“听”不明,也“读”不懂;离开了“读”和“想”,你“说”不好,也“写”不成。这就是语文的“听”、“说”、“读”、“写”,幼儿时期,先听后说,上学后,先读后写,这是常识,是颠覆不破的真理。要提升“说”与“写”的水平,必先长足发展“听”与“读”能力,不仅在于量,更在于质。没有质量,何谈水平。阅读造就人的精神高度,腹有诗书“语”自华,才情横溢“文”自辣。再说,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读经典可以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可以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可以医治时下因国学素养匮乏而导致的营养不良症,有利于纠正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有利于弘扬社会的正能量,有利于让人从物质的奴隶升值为精神的巨人。教师应该有深度。优秀的教师会在言谈举止中透着一种风趣、冷静、沉稳与睿智。执教时果敢、严谨、认真,富有感召力。其气质和底蕴会像陈年老窖,历久弥香,醇香醉人。这深度具体表现在眼光的深邃、感情的深沉、思想的深刻上。首先在于敏锐的体悟洞察力上,对生活有清醒的认识,对人和人性深层次的了解,能理解人、宽容人,懂得学生的缺陷一般不是他本人的过错,而更多的是生活和环境使然,教师应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其次在于对待学生的感情上表现得相当深沉。绝不会为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奖金和荣誉而唯分数是图的去折磨学生,而是把学生真正的当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性情的、自制力还不强的、极容易犯错误但又渴望改掉错误的人来教育。因为不论学生成绩优劣,品行好坏,人格都是平等的,都需要教师的尊重和教育。还有,有思想深度的教师能从普通生活现象中看到不普通的人生哲理,能把别人司空见惯习的以为常的事情说出不合理或者合理的道道儿来,能给学生讲明根源,使人醍醐灌顶如梦方醒!教师不是天生的,是学习、思考、历练的结果,甚至是磨难、痛苦的结果。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背后是自信、坦荡、友善、大度和谦恭的涵养。博览群书并能融会贯通,懂得“站在巨人肩膀”上凝望,不仅让教师拥有了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让教师拥有了健康的人文情怀,不仅让教师拥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而且让教师拥有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教师虚怀若谷,不轻狂,不张扬,恪尽职守,诲人不倦,像家里的暖炕,能给学生带来温暖,像一棵大树,能给学生遮风挡雨,像一眼甘泉,能让学生畅饮不尽。教师的基本夙求应该是不游离于肤浅的说教。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站在教育的原点和起点上,把“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求成名,只求能做个明白人;能站在学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上为孩子指点迷津,做到学高为师;能站在时代的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达到身正为范。最终以高尚的人格精神引领风气,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参考资料:【1】.《朴素常识良知》李镇西的博客刊登于《宁夏教育》2017.7-8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MEPBdZ.html

(0)

可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