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人为什么会发呆

文章:小默 配图来源:网络 最近一段时间,我特别容易发呆。 不知是眼睛过于疲劳的缘故,还是思想停滞不前的缘故? 发呆,对于我而言,算不上一个新名词。 很早之前,我也会经常发呆,对着远方的天空发呆,对着过往的车辆发呆,对着桌前的台灯发
原标题:人为什么会发呆文章:小默配图来源:网络最近一段时间,我特别容易发呆。不知是眼睛过于疲劳的缘故,还是思想停滞不前的缘故?发呆,对于我而言,算不上一个新名词。很早之前,我也会经常发呆,对着远方的天空发呆,对着过往的车辆发呆,对着桌前的台灯发呆……只不过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酝酿,高雅点叫文字的宣泄。我把它称为写作的前奏。这个状况跟我走了很长时间,也是那时坚持每天写作的动力,或者叫做可持续的创造力。后来随着我毕业、上班,那种近乎癫狂的发呆渐渐地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似麻木不仁的发呆。简单点说,就是无意识的发呆。发呆的时候,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就任凭时间缓缓从指间流过。我当时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有神经方面的问题,如神经衰弱、精神强迫等潜在的症状,还专门下载了关于神经方面的电子书去研究,去学习,并尝试用里面的方法改变自己。小琪在听了我这抽象而又带感的动情描述后,大笔一挥,果断给我的定位,“你是闲的”。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小琪的话不无道理。如果我一整天都在忙碌地工作着,就根本没有时间来发呆,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要发呆。于是,当我真正坚持每天都去刻意地提高自己的工作强度时,这种无意识的发呆果然好了很多,发呆时间以及质量都在明显地下滑,这让我欣喜了一阵子。不过,随着高强度的工作体验,无休止的敲打持续到一定程度后,我又开始发呆了。我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像一个傻子一样,对着固定的屏幕、固定的页面、固定的文字发呆,而且我竟然还沾沾自喜地坚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那种高压下的痛苦而又折磨的工作,竟然没让我的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解脱,这又让我陷入轮回的发呆中。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定位是不是错的?因为我听到过一个理论是,像写作这类事一定要在一个相对宽裕时间的环境下完成,不然你很容易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鸟叫虫鸣、办公桌椅的随意拖动、脚步的无规律踢打等,会打乱你的思路。但是,我却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来去自如,孜孜不倦地写下去。唯一的问题是,我会在所写的文档里,不停地调换段落的样式、字体的格式等等,总感觉没有任何一种字体能描述我现在的写作心情。是的,这是我第二次发呆的状态,也是我近几年颇为受折磨的状态。不过这次我决定自己找原因,也争取对症下药,自制良方。起初,我觉着是时间不够用的缘故,因为我每天要坚持完成大量的采集工作,需要搜集大量的素材,并筛选过滤重新组合,并配以自己的观点,美其名“原创”。很显然,前期整理素材的过程,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繁冗复杂的热门话题中找到适宜的话题。久而久之,我就形成了一种习惯,长时间地盯着电脑屏幕看,长时间地浏览网页,粗略地看着信息、数据、图表等,脑海中不停地转啊转,然后你就看到我既傻又蠢的样子。是的,我又发呆了,以至于连qq群、微信群等的重要通知都没有及时查看,换来了小琪的一阵批评,和胖揍。想到这,我不禁得意地扬起了头,是的,没错,我这次发呆的原因肯定是这个,开始佩服自己那高达84的智商,怎么能这么聪明呢?但,当我向一位智者(智商超过84)的人(不是小琪)请教,他给我的结论是,你遇到瓶颈了?纳尼,我天天辛苦码字,天天不停地优化并提高自己的写作风格,我觉着我的天花板最起码还有一层楼的距离。他给我说,“是的,你的潜力的确很大。但是你没有发现自己从来没想过,自己在原地踏步走吗?每次的写作总是程序化思维、固定式结构,反过来调过去,都是那老三样,毫无新意可言。”我刚要反驳,他还说,“你还别犟嘴,别提什么行业局限、风格问题,那是你考虑的事情!”说完,他丢了一地泡泡糖,那都是我长久坚持麻木写作的泡沫。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XDxmw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