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早读#282《活法》

♥ 小一大书2018年推荐的第282本早读书 #红色早读#282《活法》2018年10月9日 周二 今日豆瓣累积评分8.1分,7921人评价 一 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
原标题:#红色早读#282《活法》♥小一大书2018年推荐的第282本早读书#红色早读#282《活法》2018年10月9日周二今日豆瓣累积评分8.1分,7921人评价一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设立“京都奖”,创办“盛和塾”向年轻经营者讲授经营理论。主要著作有《稻盛和夫的哲学》、《企业家成功之道》、《追求成功的热情》、《敬天爱人》、《愣头青的自传》、《稻盛和夫的应用科学》、《你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等。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赢利!做企业人的目标是什么?帮企业赢利!然而,为什么在财务报表形势喜人、经营业绩节节攀升的同时,我们还会听到公司员工对老板的私下抱怨,看到高层们面对发展的十字路口无法舒展的愁眉,甚至此时正目睹着各界舆论对业界翘楚、时代精英们毫不留情、铺天盖地的指责与奚落?诚然,所有企业及企业人都恪守着赢利——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参透了利益背后的玄机?如果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枝独秀,就必须剖开经济的表象,探求企业的本质,找到得以在如今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的传奇,他不用优美的文字取胜,也不用高深的说教让人五体投地,而是将其多年心得以质朴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企业人会从中领会真正的企业发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将感受到最高境界的“为人之道”。《活法》适合大众阅读。二1.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怎么办?姑且一心不乱,拼命投入工作再说。2.完整的过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3.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三一手缔造京瓷等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曾经体悟到,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你能够实现的,只能是你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稻盛的体悟一针见血,仿佛揭穿了中国企业家20多年来苦心营造的成长“画皮”。我们时代的企业家内心到底真的有没有那种“杰出”的渴望呢?稻盛的体悟并非灵光一闪,而是几乎以自传的格式集结在《活法》一书中。《活法》以一种异常独特的格式呈现了京瓷和KDDI这两个世界500强公司如何诞生的机理,但这并非公司经营之道的“秘籍”,而是独白式的关于人生修为和选择的自白书。在这本小册子中,两个庞大的世界500强公司就在人生的“精进“中诞生了,但这并不是什么终点,它们只是人生修为中伴随的自然结果,其主人公之后毅然前行,终至皈依佛门,开始生命第三个历程的修为。《活法》本质是一部人生和心灵修为的灵魂之书。稻盛回到原点上,回到人生和道德的信仰上修为自己。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修炼灵魂。这成就了商业,也成就了人生。稻盛之所以为《活法》开篇,恰恰也是因为其感觉身居乱世之中,需要重新审视活法。在《活法》中,你会看到一个在经济起飞中“堕落”的日本、“美好心灵不复存在”的日本,你才明白不只是中国企业热衷于房地产,在暴利的面前,日本企业也席卷其中。所以,所谓热衷于“机会主义”等等是普遍的人类的问题。那么,既然如此,日本企业家给我们的“教义”到底在哪里呢?这实际就是克服那些普遍的弱点所产生的“进化”或“特质”。稻盛将人生和事业成功的起点,简洁地从“强烈的愿望”的开始。所以,他在倾听松下幸之助关于企业“水库哲学”的演讲时,才有被电流击中一般的感觉。稻盛不同于那些在台下起哄松下,逼其回答“怎么建水库”的人群,他是被松下幸之助“必须要有不建水库誓不罢休的决心”一语击中。而在此之前,一个曾经诸事不顺,想就此“破罐子破摔”进入“黑道”的鹿儿岛青年,正在以“强烈的愿望”改变自己吸引“灾难”的“心相”。“心相”在《活法》中是相当有力量的词组。它内含这样的深意:“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其人生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也是由自己的心相呼唤而至的。”这让稻盛甚至反省到少年时躲避照顾身患肺结核的叔父,自己却恰恰后来患肺结核,而一心一意照顾叔父的父亲和哥哥却安然无恙。在大学毕业费尽周折就业,却“倒霉”进入“任何时候破产都不奇怪”的京都电瓷制造厂后,稻盛醒悟到愿望能成为新的起点。“愿望是一粒种子,是人生这个庭院里生根、发枝、开花、结果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为了实现理想,只是一般的愿望是不行的。”由此,“中国制造”所根本缺乏的细节开始一一浮出水面。为了解决用于电子产品中的精密陶瓷的精度,稻盛在工艺改良的现场,看到陶瓷在温度高达1000多度的炉火中弯曲时,竟然想把手从窥视孔伸进炉内,想让陶瓷不再弯曲。这当然并不可能。但事件关键在现场,一心专注于解决问题的稻盛,已经谛听到现场产品传来之喃喃“私语”。而“从产品的上面压住”的瞬间冲动实际上就联想到了解决方案。他由此记之,现场有神灵,伟大之物是真实存在的。但如果没有强烈的“誓愿”,“伟大之物”就根本不会因感应而降临。在这样反复的体验之后,稻盛终于铭刻下这句震撼灵魂的格言:“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你能够实现的只是你内心渴望的东西。”一个时代的企业家原型已经跃然而出。我们终于明白,一个企业家修为的境界就是一个企业的高度,也可能是一个时代的高度。对于身陷“中国制造”价值困境中的企业界而言,稻盛带来的几乎就是一个宗教,以佛教为主体的“日本制造”的“宗教”,其中充盈了中国古典的思想,甚至可以溯源于其父母信奉的净土真宗。但这样挖掘日本的“成功经验”,最终会将中国人带向诚惶诚恐。因为如果回到宗教,就仿佛回到“韦伯命题”,正如比照曾经发达的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那样的追问,是不是因为缺乏宗教,中国制造最终无法抵达日本制造曾经达到的高度?这个国家是不是还要再经历一次宗教的复兴?或许,对于我们的时代,宗教还是太过敏感、沉重了。冯仑在《跨越历史的河流》一文中,曾对中国的企业家大声疾呼要修炼内心。在时代的湍流中,这起码是一个新的起点。“当我们进入来生时,能带去的只有灵魂,物质的财产或名声都遗留在这里,更没有人可以跟我们一起走。一个人走的感觉虽然寂寞,但还是要勇敢地迈向下一段来生的旅程,而那时候配戴在身上的勋章,将是更美丽的灵魂、更光亮的心。”稻盛和夫说。五色悦读者早,周二红色热血日快乐!-THE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XKGYw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