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家长认识到了吗?怎么合理使用手机?

展开全文国务院新规,严禁手机等电子产品带进中小学课堂。对此规定,我举双手赞成。科技是把双刃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像颈椎病、近视眼、眩晕症、腱鞘炎等,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手机等
展开全文国务院新规,严禁手机等电子产品带进中小学课堂。对此规定,我举双手赞成。科技是把双刃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像颈椎病、近视眼、眩晕症、腱鞘炎等,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手机等电子产品,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一、频繁地使用手机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①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对学生的身体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我近几年所教的高中学生当中,近视眼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达到85~90%。在十几年前,空军初选飞行员的时候,五十人的班级有近1/4的学生能够通过初选。如今50人的班级,几乎都是因为眼睛过不了初选。一个年级500左右的学生,能有一个过初选就不错了。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过于频繁。据家长反映,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几乎一整天都抱着手机打游戏或聊天。这样的话,能对眼睛没有伤害吗?②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曾经有人说,你想毁掉一个孩子,那么就送他一部智能手机吧。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学生使用手机,就对手机里的内容,尤其是游戏等产生了一种依赖,一但成瘾就很难戒掉。如果父母或老师处理不当,就可能因手机而酿成悲剧。例1.2017年11月,江西萍乡一男孩成天玩手机,父母劝说,他一怒之下跳河身亡。例2.2018年4月,深圳一男孩上课玩手机,老师通知了家长,家长将其手机没收,他跳楼身亡。小结:手机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用他的人,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它,反而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了伤害。如果一件物品给你带来身心危害,你还有继续使用它的必要吗?青少年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很容易成为手机的奴隶。这就需要家长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场合,让手机为我所用,而不是成为它的俘虏。二、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是个伪命题。教室内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备课使用电脑查找资料,快速便捷,节省时间。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学生的学习可不是这样。以有利于学习为借口开向父母提要求购买手机等,最终的结果却是害了学生。学习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一天天的练习、反思、巩固强化。这些环节是手机等电子产品所不具备的。相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却走向了反面。有的学生做作业查手机找答案,有的学生考试用手机作弊等。手机成为了学生偷懒的工具。例3.我校一女生平时考试带手机进考场,被抓后手机被没收。她不敢告诉家长,又从家里偷钱买了新手机。玩手机时又被没收。老师通知家长,她自觉理亏,便以退学要挟。家长没有办法,央求老师把手机还给她,老师坚决不同意。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在家呆了半个月,觉得实在不行,又给孩子买了个手机,孩子才来上学。今年高考全班只有她一人没有考上本二。小结:电子产品如同海洛因,没有多少自控力的孩子很容易上瘾。家长要认清那些打着促进学习的旗号,误导孩子的电子产品,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也要有家长的陪同,控制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三、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要分年龄段,不能学生有需求就满足他。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查找资料等方面确实非常便利。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与使用纸质等阅读书籍、资料,效果是不一样的。例如:学生查阅词语、诗词的时候,翻阅纸质词典留下的印象要比使用手机等效果要好的多。学生在翻阅查找以及识记的过程中,纸质词典对他们眼睛的刺激和最后的记忆留存都比电子产品好。这么多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很少看到使用电子产品学生成绩好的。在中小学阶段,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给他们购买纸质词典。如果到了大学阶段,可以购买电子词典,出行携带也很方便。国务院新颁布的这项规定也是充分考虑到了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身心的危害以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作为家长,要配合老师,规劝学生不得使用或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向孩子讲明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求学阶段,它们是通讯和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打游戏消遣的玩具。学校配备磁卡电话,或补助班主任电话费,让学生有事情使用班主任手机进行联系。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规则,进行限制、监督。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让它为我服务。这才是科技进步的意义所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ka0k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