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吗新版《小丑》首映口碑逆天炸裂,我们为何如此钟爱超级反派?

8月31日,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迎来了本届最高潮,由杰昆·菲尼克斯出演的根据DC漫画角色改编的电影《小丑》引爆了整个丽都岛。 首映之后评分4.4分暂列威尼斯场刊最高, 烂番茄新鲜度100%, IMDb评分高达9.7分,秒杀包括DC和漫
原标题:新版《小丑》首映口碑逆天炸裂,我们为何如此钟爱超级反派?8月31日,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迎来了本届最高潮,由杰昆·菲尼克斯出演的根据DC漫画角色改编的电影《小丑》引爆了整个丽都岛。首映之后评分4.4分暂列威尼斯场刊最高,烂番茄新鲜度100%,IMDb评分高达9.7分,秒杀包括DC和漫威出品在内的所有超英电影。演员杰昆·菲尼克斯,甚至有可能就此威尼斯二度封帝。小丑代表着什么?小丑是整个DC漫画系列作品中最具有人气的超级反派,在美国媒体票选的TOP100漫画反派角色中常年占据TOPNo.1的位置。在美国知名游戏娱乐媒体IGN的“史上最伟大漫画反派角色”评选中,小丑排名第一。但是,作为史上最伟大反派的小丑,他的身份和来源,却一直没有官方的说法。在由超级反派组成的“自杀小队”中,小丑是唯一一个既没有前史也没有真实姓名的反派。这样一个无名无姓的恶棍,是如何成为美漫第一反派的呢?小丑漫画角色首次登场于1940年6月的《蝙蝠侠》第一卷第一期,也就是说,自从蝙蝠侠单独立传开始,小丑就一直如影随形的出现在蝙蝠侠作品中,是蝙蝠侠的死对头中时间最早的一个。漫画中,小丑炸医院、炸大楼,诡计多端且无恶不作,作为蝙蝠侠的死对头,经常给蝙蝠侠制造种种麻烦。他机智狡猾,智商极高,每一次作案都有周密的计划,即使被抓住都能狡猾逃脱。他就像一条抓不住的泥鳅一样,随便找个洞就能狡猾逃走。他的经典名言就是“我就是混乱”,所以他的作案动机是纯粹的以制造混乱为目的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是由希斯·莱杰饰演的,在片中有一幕经典的炸医院高潮戏,成为了希斯·莱杰版本小丑在我们心中的定格。小丑没有作案目标、没有规律可循、不像其他反派那样追逐名利,他要的只是作恶而已。他的口头禅是“为什么这么严肃呢?”这样的一个反派,具有的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他曾经说过“别跟他们那样满口仁义道德,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再怎么着你都融不进去。对他们来说,你也不过就是个和我一样的怪胎。他们现在需要你。等他们不要你了,回头他们就要排挤你了。瞧瞧他们的道德准则,他们的法律法规:不过是个难听的笑话。一有危险他们就原形毕露。太平盛世的时候他们才能相安无事。我会证明给你看,危机关头,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就会自相残杀。”不难看出,小丑信奉的是“人性本恶”、“社会本黑”这样的信条。在他的眼中,世界是没有善意的,也没有公义与真理可言。他认为“混乱的好处是带来一点点公平”,他反对法律、反对一切秩序、反对道德的存在,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什么会在美国和全世界有如此巨大的个人影响力?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关于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中国两位思想家孟子和荀子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意思是,仁义礼智并不是产生于人外部的,而是人自出生以来就有的。他将道德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而荀子给出的答案是截然不同的,他认为仁义道德是后天学习而来的,不是先天就有的,“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绝对不能顺从人的本性,一旦顺性而为必然就会产生暴力。两种说法是各有千秋、各有利弊的。但儒家千百年来在中国文化中的统治地位,让我们已经从根本上忘记了人性的“恶”作为客观的存在。这样来看小丑这个角色,他就是我们社会中恶的化身,而区别是在于,他的反社会人格来源于对社会中“恶”的存在的正视。与中国古代“人性本恶”这一观点不同的是,小丑作为一介草民,他的思想高度并没有达到一个法治社会要求的境界,并没有意识到人是一个必须要用规则去约束的动物,反而选择了消极对抗的做法,这就是他反社会人格的来源。为什么小丑能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种消极对抗的做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我们的共鸣呢?这是由于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的原因。人始终是情绪的动物,在受到现实影响的灰暗情绪中的时候,我们总是对周边的一些信息特别敏感,特别是那些导致我们产生灰暗情绪的信息。这些灰暗的信息进入到我们的脑海中的时候,会在情绪上引发我们的共鸣,让我们更确证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通常情况下,灰暗情绪会在一两天之内过去。但是试想,若是一个人经过父母双亡、生意失败、被人坑骗等等一系列打击之后,他是否还能坚持认为“人性本善”?而当一个社会,集体不相信道德、不相信规则的时候,这个社会其实已经出现了问题。以《小丑》诞生的美国而言,其实是一个存在着种种问题的千疮百孔的社会。2018年,因为特朗普执意造墙,导致美国白宫关门。这看起来是一个政治问题,其实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时候,影响都是巨大的。比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国境内的80w公务员长达三个月没有工资,没有收入,不得不靠信用卡和欠债度日。这个世界上的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与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是好事,当然会有好的影响,但假如是战争这种毁灭性的大事,其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数十万家庭崩溃。而这些崩溃又会导致其他社会问题的恶化,人们由于身处于社会的不安全感,往往会变得更加功利,唯利是图,产生犯罪的意图。美国联邦调查局去年年底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去年一整年的犯罪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5%,这是美国13年来增幅最大的一次。这种犯罪率的增幅,反应了美国社会底层不稳定的现状。这里要说的一点是,我虽然举了美国作为案例,但小丑的火爆是全球的,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共性问题。在以往DC漫画中,我们可以拼凑出小丑的个人前史。小丑本来是一个化工厂的工程师,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喜剧演员。但是理想未能实现,他需要一笔钱来照顾怀孕的妻子,于是被生计所迫在两个犯罪分子的胁迫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在实施过程中,他的妻子死于劣质热奶器漏电。我们可以猜测,是妻子的死亡和过往的理想没有实现的经历促成了小丑的反社会人格。在这里面,小丑的遭遇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同情,同时还会使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投射进自己的灰暗情绪。从这个角度去看小丑的火爆,其实是社会底层灰暗情绪不断累积的结果。而这种灰暗情绪的累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的是世界发展到现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各个国家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比如经济危机、政治腐败、恐怖主义、国际霸权主义横行、甚至于近期的贸易战,他们会对身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甚至可能是不可逆的。而当这些问题累积到一起之后,势必会有更多的人变成“小丑”。有人曾经说过,当一个社会把恶棍当做英雄来崇拜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这个社会是不是出问题了。我认为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会和恶棍有共鸣?必定是因为恶棍和我们有思想的共通之处,或者他的经历令我们感同身受。小丑就是这样的一个反派,他是一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局限性,因也意识不到更高层面的问题。他的行为,必然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普通人就会是这样的。作为受苦受难的普通人的代表,小丑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普通人的偶像。或者说,小丑的身上,多多少少映照着每一个普通的受到世界压迫的人的影子。我们对小丑的崇拜,包含着我们基于共同经历的同理心,个人的黑暗情绪,可以说小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们黑暗面的投射。而出现这样集体的将黑暗情绪投射到一个角色上的时候,势必是有问题的,它反映的是全人类社会共同的疾病,而无论身在哪一个国家,甚至于身在南极,可能都是一样的。《小丑》火了,火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他揭开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撕裂现状和巨大伤疤。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正视,去面对的问题。遮盖、忽视不见是没有用的,只有面对才能解决。未必有办法,但面对了总比不面对的要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锐影Vanguard作者|致远君✪▽✪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ZJWQ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