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吧网吧监管形同虚设孩子人沉迷游戏无心上学家长痛心疾首

央视网消息:暑期里,不少孩子们已经对自己的假期进行了合理安排,而有些孩子的假期时间则被“网络游戏”占用,而网吧则成为他们游戏的主要场所之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其中很多是初中生,甚至还有不少
原标题:网吧监管形同虚设孩子人沉迷游戏无心上学家长痛心疾首  央视网消息:暑期里,不少孩子们已经对自己的假期进行了合理安排,而有些孩子的假期时间则被“网络游戏”占用,而网吧则成为他们游戏的主要场所之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其中很多是初中生,甚至还有不少小学生,一些学生因为沉迷游戏而中途辍学,家长们对此是痛心疾首。家住甘肃礼县的老黄,因为15岁儿子去网吧玩游戏的问题而苦恼不已,从去年开始他暂停了外出打工,专门在家照看孩子生活和学习,但是依然阻止不了他的儿子去网吧。家长老黄:孩子不见了,就知道他去(网吧)上网了,我就晚上去找,一直找到晚上1、2点,有时候在网吧找见了,有时候还找不见,网吧的门有的是两层的,别人还不清楚,2、3楼上去全都是学生,网吧里面矿泉水、方便面啥都有。由于老黄夫妻常年在外打工,从前对于儿子的学习情况也疏于过问,直到去年他才发现上初二的小黄经常逃课去网吧玩游戏,有的时候甚至很多天都不去学校。自从在网吧沉迷上了网络游戏,小黄的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排名从班级前十名落到了最后几名。家长老黄:现在上网就不读书了,从去年开始就没去过学校了,老师到现在还叫(去上课)。(孩子)他就是说读书没意义,还不如趁早打工,这是他去年说的话。小黄:每天脑子里都会想那些游戏画面吧,上课也听不进去,不喜欢读书,还是觉得打游戏好。(计划)先在县城里玩玩,玩到明年,之后就去打工。与老黄家的遭遇基本相同,老刘上初一的儿子也因为去网吧玩游戏,无心学习,目前同样辍学在家。为了阻止儿子去网吧玩游戏,老刘也是没少想办法,而且严格限制了小刘的零用钱和游戏时间,父子俩为此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家长老刘:有一次他玩游戏,我在吃饭,我说你快吃饭。他说还有一局,玩完了再吃饭。我说你上学时间已经快到了,然后我过去把他扽了一下,他就过来然后用那个自残的方式要挟我,他拿那个刀说,我把这(手腕)割断,除了网络游戏我什么都觉得没意义。老刘发现,他的儿子自从沉迷于网络游戏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脾气暴躁,厌学,甚至还出现了精神抑郁的倾向。家长老刘:然后到了后面最严重的时候,他说出来的话,特别的吓人,他问我,说爸,人怎么活到10岁不死呢,吓到我了,这孩子怎么说这样的话呢。【记者调查】未成年人居多网吧限制措施形同虚设据一些家长向记者介绍,在甘肃礼县县城里有数十家网吧,尽管门口都按规定悬挂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标志牌,但是,这些网吧依然或明或暗地容留未成年人上网,有的网吧甚至雇佣未成年人做网管。6月28日晚上,记者根据家长提供的线索来到礼县秦人广场旁的天嘉网咖,记者借口来找孩子,网管似乎对此习以为常,示意记者自己进去寻找。在这个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的网吧内,被放置了近30台电脑,仅留出了一条很窄的过道通行。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在这里上网的九成是未成年人,甚至还有小学生。当记者问这里的网管,为何让未成年人在此上网,他是这么回答的。天嘉网咖网管:怎么说呢,不让来上网你又没地方去找,在我这边比别的地方要好找。就在记者与网管对话的过程中,还不断有学生模样的孩子来上网,该网管并未要求他们出示身份证件。6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另一家位于礼县老城区的网吧“外星人电竞馆”,网吧的门口挂着一块非常显眼的标志牌,中间一行大字写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上面一排小字写着“请持身份证或有效证件登记上网”。记者:网管在吗?你这上网多少钱?网管:上面8元钱,下面4元钱。记者:哪个是4块钱的?网管:那边全部都是。在整个登记上网的过程中,网管并未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件,而且记者发现,这个网管也是一个未成年人,他主要负责网吧来人的接待,收费等工作。记者观察看到,这家网吧大约有50多台电脑,上网的几乎都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伴随着游戏的进程呼喊着,有的孩子手边还有顾不上吃完的泡面;还有一些玩到时间的孩子久久不肯离开,围在一旁观战。而为了留住这些来玩游戏的学生,网吧不仅提供饮食方面的便利,还会不定期搞一些充值抽奖的活动。小黄:比如说你要是办个会员的话,充10块钱,可以转3次抽奖转盘,奖品就是送上网网费,或者是免费包夜一次,还有(送)饮料之类的。另外,据小黄向记者介绍,对于经常上网的孩子即使没有钱也没关系,网吧会给他们提供签单、赊账服务,达到一定额度后再找家长还款。小黄:我认识的一个小孩欠了1千多块钱,然后就不来上网了,网吧网管就去他家找去了。记者:网吧会给你签单让你上网?小黄:对,老去的常客他们才会给签。不仅如此,据家长介绍,有的网吧还会给上网的孩子们提供其他人的身份证来注册游戏账号。家长老刘:有的上网的人说,那个地方你(小孩)没身份证,(网吧)可以给你找一个,你可以注册账号,你可以玩,就这样。所以没身份证的孩子,可以把那个身份证拿上注册账号。【专家观点】网吧管理疏堵并重编织“安全网”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不法网吧通过赊账、充值抽奖、提供别人的身份证,甚至提供包夜上网等方式,使得未成年人在这里上网不仅没有任何障碍,而且还能得到各种便利条件。那么,“未成年人禁入网吧”的规定为什么在这里没有被严格执行?如何才能清除此类现象,还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呢?据了解,我国对于网吧等营业场所的管理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都规定网吧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而且还必须要核对、登记上网者有效身份信息。另外,文化部在2010年就下发了《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其中规定,网络经营场所一次性接纳3名及3名以上未成年人,一年内2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的网吧,将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甘肃礼县的各大网吧几乎都存在着容留、接纳未成年人的情况,据家长介绍,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有1年多了。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在实际情况当中,有了这样的(网吧等)场所以后,相关的执法部门没有把未成年人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给担负起来,没有经常去进行监督、检查,来落实这样的法律规定,这是现在执行(未成年人保护)当中面临的大的挑战。专家认为,对于网吧容留未成年人的治理工作,各地监管部门应明确职责,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处罚的力度,提高网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另外,监管部门也需要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的配合和支持,努力营造一张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网”。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就是在暑期,包括在平时,父母都要陪孩子,多跟孩子进行交流,从党委政府的角度来说,尤其是基层的城市规划和乡村治理的角度来说,也要给孩子建设一些健康的,孩子喜欢去的这样一些场所,要让孩子到室外去活动,这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工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KqWOr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