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护肤老师宋慧护肤:孝道也要讲究仪式吗?

父母也需要一个爱的仪式
昨天二阶段完成了,在我的意料之外,那一幕这辈子我也不会忘记。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在反思自己。我一直认为的尽孝是不要求有什么仪式,我会偷偷给父母钱,偷偷帮他们买东西,不让他们过分担心我。这就是我认为的孝道,可是我错了,大错特错了。仪式感谁都需要,无关乎名和利。仪式感是一种重视程度,当父母感受到儿女对他们的用心和重视以后,父母心里会更多的感受到儿女对他们的爱。中国人的爱都是向下的,对于父母的关注就会少很多。当我们把钱给父母,把物质给父母,父母可以感受到爱,但是父母感受不到用心。中国家庭对于宝宝的重视程度超过对父母,襁褓中的婴儿父母会为他们准备盛大的生日宴会,可是对于父母的生日,很重视的是请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吃饭,庆祝老人生日,可是孩子呢?孩子得到了更多。我一直以来认为的孝顺就是给父母吃的喝的,不让父母操心我们。但是现在我才意识到他们也需要关注,需要儿女花心思在他们身上。对待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对父母也是,最好的爱也是陪伴。当儿女肯花时间陪伴父母的时候,父母会特别开心。回家陪他们说说话,做做饭,一起吃饭,见到孩子们吃的开心,他们也会开心。父母为儿女,为家庭操劳了一辈子,苦累从来不说,只默默承受。作为接受者的儿女,还会抱怨饭菜不好,天天只吃一样,想出去吃饭……我作为女儿的时候,我没有体谅到我父母的不容易,彼此交流也很少。但是做了儿媳妇,我看到婆婆一个女人在操劳整个家的时候,我由衷的佩服她。饭菜不好,我会偶尔开玩笑说:我吃不下去。以前她会说:行啦,凑合吃点吧。其实她知道我会吃,所以总是这么说。天天在家吃,她也会腻味。她就让我出去吃,调节下口味。现在回家,我不会特意去告诉我的父母,回家有饭吃就吃点,没有饭就不吃了,不希望特意麻烦父母,对于父母,我总是觉得能做的非常有限,逢年过节回家看看,每个周末带孩子回去看看。让老人跟孩子玩玩,他们也想念孩子。晚婚晚育的我,让父母操碎了心,老人看到我有了孩子,生活得幸福,他们心里也会知足很多,对我的担心也就放下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做了妈妈以后,对这句话的深意我更加理解了。父母不求儿女做多大贡献,也不需要天天大鱼大肉伺候,重点是要有陪伴和关心。在他们生日、节假日的时候,领他们出去吃饭,纪念一下。让父母感受到儿女对他们的重视,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说简单吗?非常简单。说难吗?非常难。平时忙于工作比较多,对家庭的照顾就会少很多很多。心里对家庭是有内疚的,虽然心里有满满的爱。能让家人感受到满满爱的是行动和儿女的付出,不然就是一句空话。在家跟父母相处的时间真的不多,父母会想念外孙,平时超过两周不去,父母就会问:怎么没来?外孙小,父母喜欢外孙需要他们。被需要也是一种爱,成年人对于父母没有了更多的需要,父母也会失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LjRwN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