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老成都的味道哪儿最浓?十一街了解一下|听堂·龙门阵

在成都的致民路上,有个公认的老成都的绝版老街,名叫十一街。今天我们就来穿越一下,来说下它的龙门阵。 十一街不热闹,也不繁华,用成都话来说,真的就是清风雅静,打个嚯嗨都听得清清楚楚。 在这儿生活,就好像穿越到了三四十年以前。那个时候的大人热
原标题:老成都的味道哪儿最浓?十一街了解一下|听堂·龙门阵在成都的致民路上,有个公认的老成都的绝版老街,名叫十一街。今天我们就来穿越一下,来说下它的龙门阵。十一街不热闹,也不繁华,用成都话来说,真的就是清风雅静,打个嚯嗨都听得清清楚楚。在这儿生活,就好像穿越到了三四十年以前。那个时候的大人热热闹闹地打堆堆,喝花茶,打栲可儿,下象棋。还有三五好友一起约到这儿打点小麻将。打牌的人熟练的摸牌出牌,挂膀子的人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的憨是扎劲,说真的,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邻居之间互相串门,摆的大到国际争端,小到邻里消息。到了开伙的时候,闻到的都是不晓得从哪家锅里面飘出来的、蒜苗回锅肉的香。这里面的人就连招呼人的时候,都还带起一两声吆喝,深怕没把人招呼到。巷子口的那家杂货铺还是当年供销社时期的样子。门口只有一排货柜,装不到啥子货,而且铺子的老板也经常都不在店子上,要买东西,最好是在巷子口找他,他多半在那儿和邻居摆龙门阵,这个才算得上是佛系经营的高阶选手了。看到这么闲散的生活,感觉空气都慢了下来,殊不知,在几十年前,这个地方还是另外一副板像。十一街是在民国时期修建的,最开始这儿还是农田荒地,抗日战争导致难民大量涌入四川,使得人口暴涨,不得不征用致民路两边的大片土地来扩建民居街道。十一街就是在这个时候修起的。这样的街巷在这一片数量还有很多。好耍的是,这些巷子取名都是用数字从两位数开始编的,从十一街,一直编到了十七街,真是太随意,太粗暴了。到了90年代,致民路周围到处都是工地,十一街就成工人些吃饭喝茶的地方。而现在,这条本来是用来连接主街道的小巷子,拆除的拆除,兼并的兼并,十二街到十七街,都没得了,只有十一街,虽然也被拆了一半,但仍然像局外人一样,憨西西的杵到那,硬是几十年没变过的样子。如果你走进这条巷子,会发现它其实并不破,更像一件被洗的汆cua4白的长衫子,显得很旧,显得很low。放眼望去,一字排开的是老式的二层小楼,木房梁、石灰墙、斜屋顶,看上去全是老照片里才会有的场景。正所谓,林子大了有神仙,酒喝多了打偏偏。这个巷巷儿虽然小,但是在过去还是出过牛人的,在民国时期,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儒宗”的著名史学家向楚就住在这。成都有句老话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几十年后的这个小巷子里,牛哥、牛姐、牛摊摊就陆陆续续出来了好多。有一碗只装一两面、但是把味道弄巴适得板\"幺鸡面\"老板;有看脸给茶钱的茶铺老板娘;有搭到卖盒饭、饭比面卖得好的面馆子;又还有卖了三十几年都没得个招牌的苍蝇馆子。虽然这儿的老板些各有各的脾气,开的摊摊儿也牛皮哄哄。但是相较于做生意赚钱,大家更在意的是邻里间的那种亲密的默契。过去老成都的院坝文化就是这样的,住在同一个街巷,同一条院坝,同一个屋檐下,就是一家人。这种其乐融融的感觉,不晓得艳羡了好多成都人,因为这儿,才有原来的配方,才有熟悉的味道,才是正儿八经的老成都原本应该有的样子。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0b4E6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