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谣言生活中的心理学:谣言都是怎么传播的?

我们常说“谣言四起”, 以此来形容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 散步范围之广。 然而, 你有没有想过, 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 谣言的基本歪曲模式 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的谣言基本歪曲模式--简化、强化、同化。 ▲ G
原标题:生活中的心理学:谣言都是怎么传播的?我们常说“谣言四起”,以此来形容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散步范围之广。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谣言的基本歪曲模式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的谣言基本歪曲模式--简化、强化、同化。▲GordonWillardAllport(1897-1967)24岁获得哈佛心理学博士学位,从1930年起一直在哈佛大学工作。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7-1949年任《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编辑;并在1963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金质奖章。Allport的研究显示,谣言生成的原则在于“歪曲”,基本模式有三:一是简化(Leveling),谣言中省略了大量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细节。二是强化(Sharpening),当一些细节被删去后,那些保留下来的细节就更为突出和重要。三是同化(Assimilation),简化和强化不会随便产生,而只会在与谣言传播者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态度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在这三个歪曲过程中,事实的原貌已经很难看到。个人的动机情感都为这种歪曲提供了源头,同化作用又同时决定了哪些被省略、哪些被强化。这三种模式在奥尔波特的实验中得到论证,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证实。人们按照自己的情感动机或过往的经验在转播和转述事件中不断简化周边信息、强化核心细节,从而使谣言更加合理。为何谣言会大量转发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因为谣言的内容看上去就是可信的?并不是,很多谣言编造水平极低,稍加查证就能辨别真伪,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呢?是的,这当然和大脑有关,因为点转发按钮的虽然是手指,但下命令的还是大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曾经针对该问题利用功能性脑部磁共振成像(fMRI)做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论文发表在了美国科学文章网站ScienceDaily上。结论很简单:“人们最喜欢转发自己遭遇过的事、自己也有的烦恼、自己曾经的经验等和阅读者本身有关的内容,并相信别人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文章可以帮助他们。”至于被转发内容的真伪并不重要,这也是导致有些谣言和谎言被大量转发的原因。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很多读者真的不在乎信息真伪,只在乎这个问题自己是否也遇到了,比如现在一些自媒体关于白头发、壮阳、癌症、美肤等内容的假信息被大量阅读和转发,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想要做到“不信谣”我们首先得克服上述问题,也就是在看见一些自己关心的内容的文章时,在看见自己也遇到过类似问题的文章时,我们需要格外谨慎地审视文章内容,因为此时我们的大脑极有可能冲动性的选择相信文章内容。转发量越多越可信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我相信并转发了,其他人就会因为我的转发而选择也相信这篇文章么?事实是残酷的,的确会,而且甚至人们都没什么选择权,因为一个谣言被转发的越多,它看上去的“可信性”就会变得越高,也越容易让其他人相信谣言。这是另一个大众心理效应illusorytrutheffect,它简称trutheffect,中文可称为“真理效应”。当时,LynnHasher、DavidGoldstein和ThomasToppino三人通过一系列试验发现了“真理效应”:假信息出现的次数越多,人们看到同一条假信息的次数越多,那认为该信息是真实的可能性就越高。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俗语“三人成虎”的意思。“真理效应”这个人性中的弱点,让我们每个人都是谣言的受害者,却又不自主的很容易变成助纣为劣者,恐怖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却还是忍不住将其当成真的去评论、去转发。所以,当你选择相信并转发一个谣言时,就为增加谣言所谓的“可信性”添加了一块砖。▼▼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K2Pj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