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犯错该怎么教育当小朋友犯错时如何教育批评才适当

当小朋友犯错时如何教育批评才适当 下沙二小老师们坐下来,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本报记者 阮飞霞 本报记者 阮飞霞不少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个困惑,就是对学生教育批评的“度”不好掌握。说轻了没用,说重了怕孩子受不了,而且还要担心引起家长的不满意。平
当小朋友犯错时如何教育批评才适当下沙二小老师们坐下来,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    本报记者阮飞霞  本报记者阮飞霞  不少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个困惑,就是对学生教育批评的“度”不好掌握。说轻了没用,说重了怕孩子受不了,而且还要担心引起家长的不满意。  平日里,孩子们犯的错,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布置的家庭作业没有做完;或者公开课上一句不走心的回答,让任课老师陷入窘境;又或者是学生间说着话突然吵起来了。面对种种犯错的情况,老师们该如何教育或批评呢?  最近,下沙二小就针对这个主题开了一次班主任会议,几十位老师一起交流“当小朋友犯错时,如何教育批评才适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让老师陷入窘境,批评不如引导  下沙二小一年级班主任王张倩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  在一次教研课上,老师讲的内容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说完后,老师提了个问题:“小朋友们,学到这里,你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刚开始,孩子们说的都很好,但后面突然有一个孩子一本正经地说了句:“司马光,你赔缸。”  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楞了下,接着很快地回问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叫他赔缸呢?”就这样一步步引导下,孩子的回答也慢慢回到了正轨。  这件事也给王张倩老师带来了启发,面对这种情况,与其批评孩子,倒不如顺着他,引导他说出心里话,说不定还能发现意外的惊喜。课间学生小打小闹,用幽默的方式化解矛盾  会上,郭伟利老师也分享了一个故事。  一次,小张和小李两个同学打了起来,起因是小张开玩笑让小李叫他“爸爸”,见小李不理他,小张就在班级里宣扬“小李是我儿子”,小李听了气不过,就动手打了小张。  得知事情经过后,班主任把两人叫到了楼梯处。他先问了小张:“你让小李叫你爸爸,那你儿子想知道他老妈是谁,你能说一下吗?”  听到这,小张当时就低下头,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而小李也破涕为笑。  班主任接着又问小张,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得了吗?小张摇了摇头,说不能。  “不能回答,那你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以后还坑不坑自己了?”听了班主任的话,小张承诺以后再也不乱说话了。  郭伟利说,像这样的小打小闹,在课间经常发生,时不时会有学生来告状,说谁谁谁怎么啦、打架啦,作为班主任有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处理这类问题上。“其实,这种无伤大雅的小打小闹,用幽默的方式批评两句,让矛盾双方和解就好,没有必要责骂惩罚。”学生不听话、不做作业,苦口婆心不如让他自我反省  学生不听话,是老师们最头痛的问题。郭伟利老师班上就有这么一个“问题学生”小常,他在家顶撞父母,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说话,每天的作业也不好好写。班主任曾苦口婆心地劝说过好几次,但丝毫不见起色。  郭伟利选择换一种教育方式:“就是把我要批评他的话全部以问题的形式问出来,变成他的自我反省和批评。”  一天早晨,郭老师把小常叫到了面前:“听说,你运动会被选上啦?”而小常则面无表情嗯一声。  郭老师先恭喜了他一句,希望他努力为学校获得荣誉。接着郭老师又顺着问道:“你对自己有没有一个定位?”  小常有些不太明白,郭老师又解释了一句:就是你想怎样发展?是想成为一个有才华有智慧的运动员?还是光想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就可以了?  “我想成为有才华有智慧的人。”小常想了想,大声地回答道。  接下来,郭老师翻开了小常的作业本:“那你自己看看,距离你的有才华有智慧还差些什么?”  小常有些不好意思,低声说道字写得不好看,又说做题时没专注,还喜欢说话什么的。在郭老师的引导下,小常开始了自我反省和批评,并保证接下去一定会改掉以往的坏习惯。  “我知道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他自控力和毅力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但是我觉得我稍微摸到了他的脾性,以后批评时有个方向了。”郭老师说,小常和之前相比,有了不小的改变,作业也能认真地完成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QYYQ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