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零容忍面对家暴,我们零容忍

《监护风云》是法国导演泽维尔·勒格朗的处女作影片,影片在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下了银狮奖最佳导演和处女作未来之狮两项大奖。而更为吸引人的是,这是一部主要表现家庭暴力问题的影片。 在法国导演中,泽维尔·勒格朗成名并不算太晚,《监护风云》
原标题:面对家暴,我们零容忍《监护风云》是法国导演泽维尔·勒格朗的处女作影片,影片在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下了银狮奖最佳导演和处女作未来之狮两项大奖。而更为吸引人的是,这是一部主要表现家庭暴力问题的影片。在法国导演中,泽维尔·勒格朗成名并不算太晚,《监护风云》在威尼斯斩获大奖的时候他39岁,但作品很少。与他差不多同年龄的手册派导演冈扎乐兹和芒缔格他们,在拍摄长片之前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短片作品履历。但勒格朗在之前只有一部短片作品《末路丢失》,这部短片只有28分钟,但是却别出心裁的用了恐怖片的手法来表现家暴的情节,这种手法用来表现家暴还是不多见的。《末路丢失》的故事是讲述在超市工作地梅里亚长期被有暴力倾向的丈夫虐待,在同事的帮助下带领一双儿女逃离家暴男魔掌的故事。整体的风格十分阴暗,导演十分会运用音效来烘托气氛,他的整个色调、剪辑、调度都是恐怖片的处理方式,相当能抓住人的情绪。而使用恐怖片的手法来表现家暴的题材,在主题表达上是非常贴切的,因为家暴的过程本身对于受害者来说就是一个十分恐怖的过程。这种恐怖手法的运用,可以将观众更好的带入主角的视角,通过感官刺激营造一种身处其中的受害者体验。而带着这种体验去观影,无疑会对影片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监护风云》其实就是《末路丢失》的续集,全部沿用了原先的人物、设定和故事,演员也是原班人马。影片依然将视点聚焦于家庭暴力的问题上,不仅仅展现了家庭暴力本身带来的可怕影响力,而更辐射到了法律和社会层面对家暴问题的关注度。据不完全统计,法国本土平均每三天就有一起因家庭暴力致人死亡的案件,每四天有一名妇女死于家庭暴力,每十六天有一个男子死于家庭暴力,每年大约有50万妇女正在遭受家庭成员的殴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个性别,其遍布男性女性和老幼各个年龄层次。但在其中,妇女、儿童和老人占去了很大的比例。家暴案件在法国的发生频率非常之高,一方面,受害者离婚之后会面临就业压力,而另一方面离婚的成本代价之高昂,也让普通人难以承受。再加上法国的文化中,对离婚有严重的歧视,以及利益主导下,对他人的冷漠,所以家暴虽然违法,但出于社会压力,很少有人站出来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这样看《监护风云》这种题材的电影,出现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大的。它全面的展现了在家暴事件发生的时候,每一个不同的人作出的不同反应,这种剖析下刀十分精准,因此意义重大。故事是从《末路丢失》之后开始的,一开场就是法庭戏,两个人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这场法庭戏的位置关系暗示十分明显。这场戏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三人关系构图,这场戏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三人关系构图,这场戏其实是一个圆形的桌子,但镜头却将两方分割得明明白白,看起来完全是对立的位置关系。只有在一个镜头中,两个人处在同一个画面中,但中间却有法官的背影,这个画面的暗示作用非常强,直接暗示了两个人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关系。随后的一个场景是在家门口,家暴男想要接儿子过周末,但是却遭到拒绝,在汽车中,安全带的声音制造出紧张的氛围,提示着观众这是一场并不安全的旅程。后面的场景几乎都处在一种极端压抑的状态中,只有两处小小的爆发点,但这种爆发几乎都是一闪而过的。一方面是剧情人设的需求如此,导演想要去更多的探寻人物的复杂性。不同于前作《末路丢失》中家暴男人的单一的形象,这一部长片中对于父亲的人格想要做一些更多的探讨,让人物更加人性化。父亲不再是一个单一形象的家暴父亲,而有了父亲的基本形象,这种强烈的控制欲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点点的父爱与对家庭的渴望,但却抗不过情绪本能的控制而爆发暴力。而另一方面,这种压抑不发,其实是将更多的情绪积攒在了结尾的大爆发处,这无疑会让结尾更具有震撼力。整个作品的叙事、节奏是一气呵成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完成度相当高。93分钟的故事,几乎没有废掉的镜头,就连开车的长镜头都十分有意义。长镜头运用最好的一次就是在车上,家暴男想要找到孩子的新住处,但而却一直带着他转圈。整场戏就是由一个完整的长镜头构成的,不复杂,但是却很精准的传递出惊悚的感觉。观看《监护风云》整部影片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电影的视听语言运用和剪辑都十分精炼,导演处女作就呈现出这种高度凝合,完整统一的整体性,剪辑、摄影、故事节奏调度都体现出高度成熟的风格,对于处女作来讲,是非常难得的。(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锐影Vanguard作者|致远君✪▽✪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RXXQ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