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医话】舒占钧:关注中药“忌口”,避免白“吃苦”_食物_患者_药物

在服用中药之前,医师们常叮嘱患者“忌口”、禁吃“发物”。那么究竟为何要忌口?如何忌口?何为发物?是否还有其他相对禁忌呢?看完本文,你会明白其中缘由。 一、“忌口”的由来 纵观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或因工作、学习等而饥饱无度,喜食肥甘厚味、生

在服用中药之前,医师们常叮嘱患者“忌口”、禁吃“发物”。那么究竟为何要忌口?如何忌口?何为发物?是否还有其他相对禁忌呢?看完本文,你会明白其中缘由。

一、“忌口”的由来

纵观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或因工作、学习等而饥饱无度,喜食肥甘厚味、生冷刺激饮食;或因起居失常,劳逸过度,常造成机体阴阳失衡。阴阳失衡多表现于脏腑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饮食失常则可直接损伤脾肾之气。生冷耗伤脾阳,肥甘厚味劫烁脾阴。寒凉耗伤肾阳,辛辣刺激劫烁肾阴。所以腹泻、消渴、肥胖等病归属于脾虚,而淋证、癃闭(泌尿系疾病)、关格(肠梗阻)等病当责之于肾虚。

情志不遂,五志化火,火灼心阴、肝阴,致使患者心肝郁火愈盛,心肝阴血愈亏,焦虑、失眠、高血压等疾病由此而生。起居失常,劳逸过度,则阴阳皆暗耗,五脏皆虚损。

阳常不足,阴亦不足”是现代人们体征的常态,随年龄增长,先天之精气逐渐内耗,则更需注重后天养护。后天养护则取决脾胃,故而避免使用生冷、肥甘厚味,是避免脏腑虚损、阴阳虚损的根本原则。因此“忌口”不仅是为了避免食物对药物产生不良影响,亦要避免情志、生活习惯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二、如何忌口

01

忌油腻

油腻之物如炸鸡、汉堡、红烧类、干锅等,这类食物易涩肠滞气,难以消化,助湿生痰。故在服用健脾养胃或祛湿化痰的药物时,应忌食油腻类食物。患者如果有外感症状、胃肠疾病时,伴随有乏力困倦、畏寒肢冷、舌苔白腻有齿痕、便溏等寒象时,食用油腻食物可能会加重身体不适。

02

忌辛辣

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患者服用中药时,不可同食辣椒。

03

忌生冷

生冷食物包括冰激凌、生食蔬果、松花蛋等,性多寒凉,易妨碍脾胃消化,易伤阳气,易生湿气。故在服用解表透疹、祛寒除湿、温经通络、温脾暖肾的药物时,应忌食。痰湿寒重的人群,多见舌苔白腻,便溏腹泻,困倦身重等症状,尤需忌食物生冷,以免加重病情。

04

忌浓茶

茶叶含有鞣质,浓茶中的含量更高。茶与中药同服时,可与中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05

忌海鲜

海鲜类食物多性寒,且含有大量蛋白,容易与中药产生过敏反应,可能助长病势。因此在服用中药的时候要忌食、少食,以免影响到药效的发挥。特别是呼吸系统以及皮肤病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以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06

忌发物

此类食物包括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发”者,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以免加重病情;疔、疖、疮、痈等皮肤病患者,需减少发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皮肤红肿、生脓。

07

忌熬夜

长期熬夜,伤阳亦暗耗真阴,初起耗心神、耗津液,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口干、目涩、失眠等症状,而后耗伤阴血,尤以肝血损耗为主,日久则使人阴虚火旺,出现手足心热、情绪变化等,最终损耗肾精,伤及根本。

温馨提示:

服用西药或茶与服食中药须间隔2小时。

三、结语

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可优先选择中性平和的食物。如果中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反,会使药力抵消减弱,事倍功半;在一些情况下,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同,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而适得其反。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服用中药的时候也离不开“辨证施食”,最好在服用中药前咨询专业的医生和药师有无忌口,以保证中药的疗效。

专家简介

姓名:舒占钧

科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艾滋病研究室)

职务:科主任

职称: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医学博士,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传染病。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自治区中医医院大十字肾病科门诊;

周五、周六上午 自治区中医医院黄河路肾病科门诊

END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舒占钧

编辑:马莹 马倩

审核:孙强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4ZMk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