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活元素&浅析AirPods Max:有专业元素,但智能才是主角_耳机

自2014年收购Beats Electronics后,关于苹果要推出自有品牌大尺寸罩耳式耳机的传言就从未停止过。一方面,这是因为苹果很快就将自家的H1芯片融入了Beats的产品线中,推出了诸如Beat

原标题:浅析AirPods Max:有专业元素,但智能才是主角

自2014年收购Beats Electronics后,关于苹果要推出自有品牌大尺寸罩耳式耳机的传言就从未停止过。一方面,这是因为苹果很快就将自家的H1芯片融入了Beats的产品线中,推出了诸如Beats Studio³以及Beats Solo³这些,能更好融入iOS生态的新品,从侧面证明了其在大耳产品的研发上几乎毫无压力。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诸如AirPods与AirPods Pro真无线耳机产品的大卖,也让外界相信苹果有足够的动机去推出一款定位更高,并且更专业的无线罩耳式产品。

的确,苹果最终还是“出手”了,只不过当他们在2020年12月8日晚间突然在官网上线新品时,大家惊讶地发现,这次到来的并不是此前传言甚广的“AirPods Studio”,而是一款名为“AirPods Max”的无线降噪罩耳式产品。

为什么苹果最终选择了“Max”,作为自家首款罩耳式耳机的名称,在这次的新品上,我们又能窥见苹果对于自家音频产品的哪些思考?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的话,不妨与我们三易生活一起来看看苹果昨晚端出的这款“大玩意”吧。

外观:分量十足,细节设计非同一般

如果你不是一位音频发烧友,那么在第一眼看到AirPods Max时,可能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多彩的颜色、与其他同类耳机产品画风稍有不同的外观,以及右侧腔体上方很明显来自Apple Watch智能手表的按键与“数码旋钮”。

但如果你是一位音频发烧友,那么在AirPods Max身上,其实是可以看出一些非常有趣的细节的。

比如说AirPods Max这次的头梁采用了一个相当宽阔的凹型设计,并配以大面积的的网状面料,而这种设计出现在以便携、无线为主要使用场景的AirPods Max上,其实是比较令人意外的。为什么?因为它是以往那些HiFi品牌室内用重型有线旗舰大耳产品才会使用的头梁设计,其中典型的产品比如铁三角的W5000。

还有俗称“大手办”的AKG K701。

为什么苹果要在身为无线耳机的AirPods Max上,采用这样一个超大型的头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其实比许多有线大耳还要重上一些(耳机本体384.8克,作为参考,AKG K701的重量是235g)。因此要想实现舒适而长久的佩戴体验,一个足够大的头梁自然也就变得很有必要了。

索尼WH-1000XM4,全塑料外壳使得它的整机重量仅为254g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AirPods Max会如此“分量十足”呢?通过对比当前其他的同类无线降噪耳机我们不难发现,内置电池与降噪麦克风并不是重量的显著贡献因素。头梁内所使用的粗壮不锈钢框架,大体积的阳极氧化铝声腔可能才是AirPods Max的重量来源。

很显然,苹果当然不可能是为了让AirPods Max拿着感觉更有分量才如此设计。因为玩音频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塑料材质固然可以让耳机成本更低并且更轻便,但其在消除共振和优化音质方面的作用,却是远远逊色于金属及玻璃等材质。这也就是为什么隔壁某品牌虽然在无线降噪耳机上使用了全塑料外壳,但在旗舰的监听耳机上还是老老实实使用了一整块金属削切音腔的原因。

当然,除了为音质考虑之外,在AirPods Max的设计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旨在提升耐用性的细节。比如说其头梁与耳罩所使用的都是织物外罩,而非流行的蛋白皮材质。这一方面是因为织物更为透气,虽然不如蛋白皮那般柔软,但长时间听音不会“捂汗”;另一方面,即便是再贵再好的蛋白皮或者真皮耳罩和头梁,使用一两年后便免不了会出现开裂或掉皮等情况,变得不堪入目,而织物却可以安心使用更长时间,或者说能承受更加频繁的佩戴及摩擦。从这一点来说,在AirPods Max的外观和材质选择上,其实还是能看出针对专业应用场景的设计考量。

内在:有专业血统,但降噪和智能才是重点

讲完了外观,让我们来分析一下AirPods Max的内在。首先在耳机核心的扬声器部分,苹果这次选择了自主研发的40mm动圈单元,根据官方的说法,它借鉴了高端落地式扬声器的设计,采用了“双环形铷磁体电机”,能够带来低谐波失真以及宽广的动态范围。

可能有的朋友注意到了,苹果方面目前并没有公开AirPods Max的频响范围、阻抗,以及灵敏度等,HiFi耳机上常见的音频参数。这种做法的确引发了一些猜测,比如有观点认为AirPods Max可能“不够HiFi”等。但如果大家仔细阅读官网上的说明文字,那么就会发现这样一句话,“即使音量全开,音质也始终清澈。”

什么样的耳机才会需要“音量全开”地去使用?可能很多发烧友都未必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这几乎是只有那些用于制作音乐,录音棚里使用的监听耳机(Monitor),才会遇到的超大功率输入的使用场景。换句话说,除了外观上的防共振、高耐久度设计之外,AirPods Max的动圈换能器,本身也可能含有监听式耳机的血统。因此这也意味着其本身的音乐素质,注定不会太差。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朋友回过味来了,没错,我们三易生活的确有理由怀疑,AirPods Max至少在产品定义和早期设计阶段,可能确实有想过做成“专业向”的音乐制作型设备。但在最终的成品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压根就没有提供专业耳机上常见的6.3mm插头以及防缠绕“电话线”的选项,而是设计成了以无线使用方式为主,以Lighting线驱动的有源智能耳机形态为辅的一种产品形态。

为什么苹果要如此设计?一方面来说,必须要承认面向大众的智能无线降噪耳机市场,要比面向专业用户的音乐制作型监听耳机市场要大得多,作为旗下的首款大耳产品,选择主流市场方向当然无可厚非;另一方面,熟悉苹果产品风格的朋友可能知道,虽然长年以来iMac、MacBook Pro,以及iPhone一直都有强调为专业人士而设计,但苹果其实并不会去真正地与专业厂商“抢饭吃”,而是始终扮演着“好伙伴”的角色。比如MacBook全系支持雷电3外接显卡坞,但苹果自己并没有推出过显卡坞;比如iPhone一直都能支持外接声卡与解码器,但苹果也只是开放了标准,却从未自己出过有线解码器产品。

正因如此,虽然作为一家时长会接触录音棚设备的科技媒体,我们三易生活能够从AirPods Max上看到一些“Studio”的元素,但在最终的产品呈现与功能设定上,苹果显然还是选择了更为大众化的方向。同时通过自研的十核H1主控芯片,搭配两倍于市面上主流旗舰降噪耳机的麦克风数量,AirPods Max也的确有望在音质表现、降噪效果,以及与iOS配合的智能化体验上,刷新整个无线降噪大耳品类产品线的新高。

当然,你要说如果AirPods Max一炮而红了,未来苹果会不会真的再出一个比它更“Pro”,更偏向专业人士和行业应用场景的衍生版本呢?显然,我们现在也不能说一定就没有这种可能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bNnNr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