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执着地维持中美贸易关系执着于改变别人,关系一拍即散

当自我感受还不错的时候,我们才能心甘情愿地对别人好。正如大河有水小河流,只有自己杯子里的水满了,溢出来了,才能给予别人。 改善关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这段关系中得到更好的体验。所以,改善关系的最终获益者还是我们自己。 既然如此,为
是否有时候会觉得父母很烦?觉得他们很不懂自己?每个人都尝试过去改变自己的父母。但你尝试过跟他们建立新的关系吗?你无法改变一个人,但你能改变跟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放过父母,放过自己。小葵花说公众号:胡慎之1这是父母的生存策略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拼命责怪自己的父母,例如:“他们很烦,每天都问长问短。”“我都那么大了,还要管我穿什么,吃什么!”“我的爸妈只会骂我,说我没用...”这类人都有个相同的特质,就是他们从来没想过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目标只是想改变父母。我来给大家说两个例子。1.我妈是一个很焦虑的人,她永远都在操心着各式各样的事情,连跟我打电话也永远是在担心这担心那,比如我坐飞机她要担心,我出门她要担心,回到家想跟她聊聊,她也可以各种担心。但后来慢慢成熟后,我开始明白这就是她的一部分,她就是这样的人,我不需要去改变她什么,我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她回应,让她知道我明白她所表达的意思。2.我曾经有个来访者,他的父亲很奇怪,跟一个小孩子一样。他爸爸会经常说自己浑身不舒服,头疼,发烧等等,有时候还会拿着探热针到处给别人看,说:“你看,我都38.5度了!”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疾病获益,就是运用生病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其实无论是唠叨还是疾病获益,又或是其它,我们需要明白到这都是父母自己所选择的生存策略,不需要也不能带着批判或不满的感受去判断它是好还是坏的,因为这是他们的选择。当你发现身边亲近的人用这样的生存策略去跟你交流时,是件让人心疼的事。因为他们除了用这种方式去攻击你之外,他们无法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作为孩子的你也会感觉到深深的无力。2何为生存策略人的第一保证就是自己能够活下来,所以实际上你跟别人的相处模式就是你的生存策略。生存策略有很多种,有些人的生存策略非常两极化,对外人是讨好,对亲人是恶毒;有些人的生存策略是见到谁都是讨好的状态;有些人的生存策略是觉得彼此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是可以互惠双赢的;但也有人的生存策略是压制对方的,就一定要别人听他的话。而我们所说的生存策略,其实就是客体关系的模式。父母如何对待我们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心中父母的客体表象,而我们与客体之间的所有互动都会演变成一种模式,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就会按照这种模式来对待这个世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客体关系。很多的孩子拼命抱怨自己的父母一样,心里想着我要把我的父母改造成一个好的父母,这样我才会舒服点,才能得到较好的照顾。就像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有些人很喜欢把另一半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或者是自己理想中的人,或者不停地作,认为如果对方真的爱自己,就应该无条件顺从自己。这些关系其实都是很幼稚的,这也是一种很弱的关系。如果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来讲,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状态一直处于恐慌之中,会产生一个执念就是一定要改变客体本身。这就导致和客体的关系越来越差,越来越冷漠,或者情绪感受变得无法外露出来,把对方看做是一个不利于自己的人,是一个不重要的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拍即散。所以其实当你抱怨父母或别人的时候,你可以主动去创造或建立一个新的关系。改变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难。只是你内心那关很难,因为如果你内心对父母充满着怨恨,你是不可能想着去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你也不可能去考虑“仇人”的感受。你可能无法改变一个人,但你可以改变跟他的相处方式,这也是唯一的方式。当我妈抱怨的时候,我会回答说:“我知道了”,然后拍拍她,给予她一定的鼓励和支持,让她在那一刻没有这么焦虑,我妈有时甚至会很害羞地笑。又比如说我妈过马路的时候,因为她很胆小,所以她会一直处于焦虑中,那么在这个时候我扶着她过马路,然后告诉她说:“欸,你看有儿子好吧”,她也会觉得很开心。不要害怕去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处方式,有可能改变后的相处方式是你更加喜欢的。3我们如何去主动创造或建设关系?当自我感受还不错的时候,我们才能心甘情愿地对别人好。正如大河有水小河流,只有自己杯子里的水满了,溢出来了,才能给予别人。改善关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这段关系中得到更好的体验。所以,改善关系的最终获益者还是我们自己。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多花点时间,琢磨一下,如何改善关系呢?对此,我有几个小建议:1.重新认识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同时,看到我们在关系中设定的剧本是什么?2.打破自恋式的“我为你好”。3.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4.每个成年人都需要有承受并处理情绪的能力。5.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选择。其实跟父母之间的相处也是一门学问。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不需要我们去建设的,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意识到要去建设或者改善。但希望他们能改变自己,这是你的希望。不要把希望变成一种执念。尝试从自己开始,改变你们之间的相处方式。放过他们,放过自己。如果喜欢本文,可以给我们一个赞或评论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l31R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