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还会继续作文野岛刚:故宫系列,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我写了故宫,之后也会继续写下去吧。” 暌违四年后,野岛刚出版了第二本有关故宫的书,即《故宫物语》,上一本则是《两个故宫的离合》,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保持了不错的销量和良好的口碑,到底是故宫的什么让这样一个拥有“局外人”身份的日本作家
原标题:野岛刚:故宫系列,我还会继续写下去“我写了故宫,之后也会继续写下去吧。”暌违四年后,野岛刚出版了第二本有关故宫的书,即《故宫物语》,上一本则是《两个故宫的离合》,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保持了不错的销量和良好的口碑,到底是故宫的什么让这样一个拥有“局外人”身份的日本作家如此着迷,这第二本描写故宫的作品,和之前的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今天的推送,分享一则封面新闻对野岛刚为什么要写故宫作为一名日本人,早在《两个故宫的离合》出版时,野岛刚就被多次问过这个问题:你是日本人,为什么要写故宫的事情?一开始,他的固定答案是:“在这个世界上,相同名称、相同收藏的博物馆竟然有两个,非常不可思议,似乎可以列入世界七大奇迹了。已经变成两个故宫的存在,在这半个世纪当中,也许发生过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对于我这个外国人来说,这些事情实在很妙,让人想知道背后的原因。”如其所言,如果说故宫开启了他好奇心的阀门,但他与众不同的是,因为“局外人”的身份,他有着“第三只眼”,这在他看来,不会像身处其间的人一样,容易触碰到“思考的死角”。“基本上,我们无法否认,人们的观点会因其所在的环境和立场而发生改变。例如,作为日本人,我在谈论日中关系时,即使倾向于中立,效果也终归有限。这并非受爱国情怀的影响,而是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本来就存在界限。”在接受封面新闻的采访中,野岛刚谈到,故宫也是同样如此:“当谈到北京和台湾两座故宫时,大陆人总会以北京故宫为中心,台湾人往往以台北故宫为中心。站在两者的正中间进行讨论,是做不到的。”而他作为日本人,也就是“局外人”,在两岸问题上并不持有政治立场,能够客观地看待两个故宫,而两个故宫的问题,正是一种能够通过局外人的评论带来启发的问题,这是他所具有的优势。也正是如此,在故宫写作中,他有关“政治和外交的内容占了大半,这和过去所出版的故宫书籍完全不同”,野岛刚本人也毫不讳言,无论是《两个故宫的离合》还是《故宫物语》,一个共同的主题都是“历史证明故宫与政治是无法分割的,我在书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从政治的角度解读了故宫的命运。”两本故宫系列作品究竟有何不同“我认为,两个故宫是两岸关系的象征。作为一名同时对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保持关注的记者,我深知文化是无法完全摆脱政治的影响的。特别是故宫,更是深受政治影响的博物馆,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文化反映了中国所有的东西,那么中国人也通过文化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和命运。”《故宫物语》[日]野岛刚[译]张惠君不过,相比《两个故宫的离合》而言,在写作上,《故宫物语》显然有自己的不同,从结构上,不再是一个大框架内的写作,而是分为了三个部分,共90篇文章。第一部分“话文物”,谈他感兴趣的故宫收集文物;第二部分“谈故宫”,谈故宫历史变迁中的故事;第三部分“访昔人”,是他作为记者对故宫相关人物的对谈访问。在谈及这种变化时,野岛刚指出:“作为一名作家,我希望在新作中尝试新的写作手法。《两个故宫的离合》采用了纯粹的报告文学的形式,进行了客观的记述。而在《故宫物语》中,我强调了自己的观察者身份,希望借此意识到,自己也是故宫问题的一部分。在新作中,我使用了能把自己和故宫的距离进一步拉近的写作风格。”《两个故宫的离合》[日]野岛刚[译]张惠君同时,他也谈到对故宫文物的看法,因为《两个故宫的离合》侧重与历史和政治,许多文物故事没有提及,而文物背后的故事,充满了魔力。“过去,我对故宫本身的历史更感兴趣。但近来,我开始关心起了每件文物各自的历史。文物背后有着无数的故事,它们能改变人的一生,仿佛具有魔力,这种力量能够穿越时空,影响着人们,这也是我近来很感兴趣的一点。”在故宫文物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苏轼的《寒食帖》。他说,辛亥革命前,《寒食帖》从中国传入日本。日中战争结束后,从日本回到了中国,又在后来的国共内战中被带到了台湾。即使经历了这样的波折,它也没有被遗失,而是传了下来,目前被保存在台北故宫。苏轼寒食帖首次在日本展出时,令野岛刚十分感动“几年前,《寒食帖》首次在日本展出,令我十分感动。因为当初它在日本时,差一点就被关东大地震所引发的火灾烧毁,当时的日本收藏者豁出性命,把它从燃烧着的仓库中抢救了出来。这个故事反映出了文物背后的伟大人性。”“故宫系列”还会继续下去作为他持续感兴趣的话题,野岛刚称,自己会把故宫系列写下去,下一步的写作,可能会从“故宫增殖”出发。“台湾在嘉义建起了故宫南院,香港也计划建故宫。现在,中国大陆有北京和沈阳两座故宫,数量还在增加。为什么故宫会越来越多?新故宫建成后,应该具有怎样的新特色?这是我很想执笔的一个题目。”《故宫物语》里那些精彩的文物秘语郭熙《早春图》画山水画的秘诀?心中要有山水。这是宋神宗时代的画家郭熙于一〇七二年描绘的山顶上冬天的积雪开始融化、大地苏醒、草木发芽的春天景色。《早春图》以清新温润笔墨为其特征,呈现理想的山水风景。郭熙的儿子将父亲的教诲编成了一本书叫《林泉高致》,其中有句话说:“山水画是不留下什么的”,所谓中国山水画的意义,都被这句看上去高深无比的“大实话”说尽了。大概是为了吸引普通读者和欣赏者,其中还说到了郭熙总结的画山水的秘诀:“人们说,任谁都想隐居山中,自由享受山水。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脑袋想着爱慕山水,但是却没有观察实物的本事。名人画山水时,即使人在室内,也可以将风景画到极致,好像听到猿声鸟鸣一般,缓和了人心,也满足了自己的心意。这也是世人尊崇山水画的原因。”(“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山水训》,载郭思编:《林泉高致》,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9月第1版,第11页。——编注)宋徽宗书诗如果他只是个教艺术的老师,说不定会名留青史从政治记录上来看,宋徽宗也曾推动都市及福利政策以改善民众的生活。但宋徽宗的政治才能着实不佳,也是事实。在宋徽宗治下,朝廷设立了中国早期的宫廷画院之一,一定程度上是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职业画家。北宋设立画院之后,原则上不限身份,有志者通过测验选拔出来,就可以进入画院的培训中心。优秀人才有机会成为宫廷职业画家。《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大概就是这类本来身份地位不高、进入画院的宫廷画家。宋徽宗经常视察这个宫廷画家的培训中心,喜欢和年轻的艺术家聊天,交换绘画创作的心得。有故事说:宋徽宗要学生画画,主题是“乱山藏古寺”,学生们多半是画群山之中有一座古寺,但是宋徽宗选中的画是在乱山之中微微看见一支旗杆。宋徽宗探索诗的意境,展现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苏轼《寒食帖》“被贬到黄州乡下的第三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苏轼在《寒食帖》开头写道。北宋朝廷内新旧党争对立,苏轼支持“旧党”反对变法。当时“旧党”处于劣势,苏轼被贬官至黄州乡下。苏轼在这里盖了自己的书斋,因为当地名为“东坡”,就把东坡作为“号”。在这段期间他写给朋友的信,就是《寒食帖》。“寒食”如字面所呈现,是指不用火的冷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中国称为“寒食节”。在这段时间有吃寒食的习惯,从季节来说大概是迎接春天到来之前。写《寒食帖》时苏轼四十七岁。以当时人类平均寿命来看已经到了中壮年晚期阶段。在遭到贬官及半监视的状态之下,苏轼与他人的对话及书信文章,显得更加谨慎小心,终日郁郁寡欢。在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更加感到孤独和倦怠。苏轼愚痴地充满负面的感情,刚开始的字写得很小,随后愈来愈大,笔画甚至开始变粗,怎么压抑也无法停止的思绪,随着笔触流露出来。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雨停了以后,从云间看到天空的蓝”据说汝窑出品的瓷器,若非完美的作品,则将之废弃。所以世上现存的仅有七十件,而本件是完美作品中体现完美的最高顶点。有人说这个器皿是用来装水的,也有人说用途并未特别限定。横长椭圆的水仙盆毫无开片纹路,不管看多久也都不腻。温润的蓝色和典雅的器型,传颂着宋代文人的风雅。汝窑的“蓝”是带着白色的蓝,像是奇迹般的青色,中文称“天青釉”,在之后将近千年的时间,也做不出这样的青色。正是这种迄今无法被复制的“蓝色”,让宋徽宗动心,将汝窑瓷器选为宫廷过年或餐饮的器皿。据说徽宗指定瓷器的色泽应“朝着‘雨过天青’的方向去研究”。而这种说法的源头,出自宋之前的后周皇帝柴荣,就有说过要把瓷器做成“像雨过天青一样”。“雨过天青”也写作“雨过天晴”,都指“下雨过后天空的蓝色”。柴荣完整的话是说“雨过天青”接着是“云破处”,意思是“雨停了以后,从云间看到天空的蓝”,说得非常具体。文章转自封面新闻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平台戳下面封面即可购买《故宫物语》[日]野岛刚|著张惠君|译2018年3月出版第一篇「话文物」《翠玉白菜》《溪山行旅图》《快雪时晴帖》《毛公鼎》《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36件标志性馆藏的故事。不只写文物本身,更写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写战时的颠沛流离,写战后的阴差阳错。第二篇「谈故宫」每一话都围绕着与故宫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特写故宫的过去。“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文化反映了中国所有的东西,中国人也通过文化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和命运。”第三篇「访昔人」四个故宫的历任院长与名人专访记录。借这些与故宫命运深深勾连的人物之口,揭露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q7YdO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