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时代微文化时代:是你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你?|文化纵横

✪ 周 宪/ 南京大学 [导读]在移动互联网出现的第十个年头,曾经盛行一时的门户网站、BBS、Blog,都已让位于基于手机的新一代网络媒介。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日活已经破亿的快手、抖音,都昭示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的到来。微文
原标题:微文化时代:是你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你?|文化纵横✪周宪/南京大学[导读]在移动互联网出现的第十个年头,曾经盛行一时的门户网站、BBS、Blog,都已让位于基于手机的新一代网络媒介。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日活已经破亿的快手、抖音,都昭示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的到来。微文化以微型、快捷、海量和刺激感官的信息为载体,以手机为渠道,向我们敞开大门。当我们习惯于每天用手机阅读一篇篇公众号短文时,我们都已是微文化的一份子。手机网络比电脑网络更诱人、更容易上瘾。这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塑造了人们的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即所谓“超注意力”。它与传统的“深度注意力”相对,特征是注意力快速转换、偏好多样信息、追求感官刺激和对单调的容忍度低。而且,超注意力不仅是个体的认知模式,也将形塑我们的政治生活。本文反思了这一深刻变化。文章原载《学术月刊》,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微文化的四大症候“微文化”指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体而来的愈加碎片化的文化新形态,是一个总体性日渐衰微而人们愈发迷恋小微事物的文化。其表征从微博到微信到微小说到微电影到微课程微摄影微商城到微一切……微文化的出现使人想起了过去的一个流行说法,“小的是美好的”,但面对微文化,还得补充一句:“小的是令人不安的”。随着今天一切事物、文本、行为和思想的“微化”,社会在变,文化在变,技术在变,主体亦随之改变。微文化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有待阐释的微现象:微生活、微事物、微消费、微叙事、微思维、微心理、微情感、微主体、微民主、微政治,等等。微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信息方式”转型的某种征兆。它有几个主要特征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其一是信息构成的碎微化。微型的碎片化信息是微文化的基本形态。以微博为例,短小但数量惊人且快速传播的信息充斥在各种媒体和网络中,那些完整的、系统的、复杂的、带有语境的信息不再是人们传递的主导信息形态。其二是信息传递的实时极速。本雅明在上世纪30年代曾预言,机械复制技术可以在更大的时空范围里传播艺术品,但今天微文化的出现已远远地超出了本雅明的想象。以微信为例,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条件下,信息超越时空距离的实时点对点传送迅疾而广泛,其信息传播速率和范围远甚于历史上任何传播介质,如印刷、报纸、广播、电话、电视等。前微文化的信息传播多有固定的程序和规范,信息的采集、检验、审核、编辑、发稿、传送等复杂环节要耗费相当的时间。而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催生了传统媒介传播体制之外的各种草根传媒,由此颠覆性地将传统媒体的规范程序简化为点对点的信息实时直接传输。今天,无论何处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微文化中得到实时的有效传播。其三是信息的海量传送与接收。微文化中海量的内容庞杂且未经检核、整理的信息在网络和界面间极速“裸奔”,海量信息的混杂、破碎和断裂彻底解构了信息的总体性和语境化,给人们的信息系统把握和理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认知难题。微文化的第四个典型特征是高度娱乐化,即无论新闻报道抑或政治事件、知识传递,都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被不同程度地娱乐化了。当代微文化迥异于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现代的严肃政治文化,带有明显的消费文化特性,而娱乐化带来的是信息接受过程的快感化。一切艰深、费解、复杂的信息都趋向于简化和有趣,吸引眼球的视觉愉悦成为微文化的微信息和微叙事的基本构成方式。娱乐性和快感化彻底改变了文化的游戏规则,它必然要求所有信息、事物甚至知识,从生产到传播到接受都依从娱乐化快感原则。以上四个特征互为条件,彼此交缠,共同构成了微文化的现实结构。▍超注意力文化的碎微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碎微化给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民众的自由表达提供了新的空间,给中国社会民主化和公众参与带来新的契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了网络技术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德国的一些研究都指出,人们浏览大部分网页的时间都不会超过10秒钟,浏览时间超过2分钟的网页不到十分之一。2008年以色列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全球上百万网站的数据分析,得出了更精确的结论:人们对每个网页浏览的平均时间是19-27秒,这还包括内容载入的时间。如果说这一发现还只是针对普罗大众的话,那么,同年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则专门考察了对英国图书馆和英国教育协会两个网站的专业用户阅读学术期刊论文的习惯,结果发现他们一目十行,通常只阅读某个文献的一两页内容,只关注标题、页面、摘要等,这些研究意味着一种微时代的新型阅读已经出现。美国学者海尔斯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媒体一代”对全新认知模式,主要体现在这代人所特有的“超注意力”(hyperattention)上:“超注意力的特征是在不同作业中迅速转换焦点,偏爱多样化信息流,寻找高度刺激性的东西,对单调状态的容忍度较低。”她认为,从认知方式上说,与超注意力相对的是另一种注意力,她称之为“深度注意力”(deepattention),其特征是持久地聚焦于某一事物(比如狄更斯的小说),忽略外部刺激而沉浸其中,偏爱单一信息流,对长时间关注单一焦点的单调具有忍耐力。海尔斯发现,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青年人越来越远离深度注意力的认知模式,而日益转向超注意力的认知模式。早些年,人们曾说“读图时代”正在取代读文时代、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性。现在看来,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在于读图对读文的僭越,即使文字阅读本身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深度注意力”为标志的传统阅读方式,正在被上面所讨论的各种“微阅读”所取代。海尔斯关于“超注意力”的研究揭示了微文化如何重构了主体性及其认知方式。注意力无法长期专注、迅速转移,其实是当下整个文化的病症。从专业学术研究,到社会热点新闻,到各种八卦轶事,人们已习惯于迅疾转换聚焦点,而不再是持续地、长时间地关注某一事物。“十年磨一剑”是一个很过时的做派,人们越来越功利地行事,因此短期行为成为普遍的首选。▍微政治的缺憾如果微文化说的是客观的文化现实的话,那么“超注意力”说的则是这一文化中人们的认知习性。有研究显示,年轻一代自幼浸染在这种微信息中,受超注意力的支配,热衷于各种微叙事,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浏览那些碎微化的微信息,会逐渐养成这种“微认知习性”。微认知的习性化不仅对个体思维模式有影响,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在微认知习性中,理性衰退,从思想到行为都更加地碎微化和感性化。微文本的句法其解构性远甚于其结构性,其语法因信息压缩而往往造成语法规则的越轨,其语义由于过于凝缩会彰显某些片面性、煽动性而丧失整体性。这样的信息一方面有可能歪曲或片面地反映社会和文化的真实事态,另一方面又强化了信息接受者简单化和偏向性的解读,激发接受者瞬间的情绪反应。在政治生活中,微信息虽然有助于实时迅疾大范围的传播,却是以失去信息的完整性和语境化为代价的,有可能导致接受者理解力和判断力趋于偏狭,缺乏广阔视野和整体建构力,失去对大叙事和大问题的把握力和兴趣。在中国这个正处在深度转型的社会中,公民性的建构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把握能力的理性主体,这样的主体应该具备对复杂性问题的完整理解力和判断力,需要超越传统总体性而建构新的多元总体性的理性能力。而从以上分析看来,微主体似乎无助于建构这样的公民性,反而有可能对现代公民性的整体认知结构形成造成某种障碍,使人趋向于简单化的判断和情绪化的过激反应。“微政治”是文化碎微化的必然产物。相对于传统政治形态而言,微政治已全然不同于以往那种靠面对面沟通形成整体性的社会动员,以及由此形成的广泛的社会实践运动,因此它更多地呈现为局部性和技术性的诉求,碎微化或片段式的网上争议和权益的表达。这些局部和碎微化的诉求会如何影响政治生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微政治创造了更多的表达缝隙、空间和可能性,但这些缝隙、空间和可能性如何形成相关性和结构性尚不清楚。另一方面,微政治由于分散性和碎微化,因此它与社会总体性实践的关系也显得很复杂,其社会动员的范围和强度有时会超越传统的社会动员,因此又隐含着巨大的潜能,所以对微政治的政治潜能难以预测。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当人们沉溺于碎微化的海量信息,痴迷于各色新奇的刺激,热衷于传播、分享、体验各种各样微信息时,微政治又隐含着使人们忘却或遮蔽那些重大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的可能性。本文原载《学术月刊》2014年第12期,原题为“时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篇幅所限,内容有删改,注释从略。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转载须知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vRWo6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