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散文园地】“神水”之旅

“神水”之旅 □ 陈珍秀 听说榕江县的兴华乡有“神水”,人们只要喝了这“神水”,能祛百病、还能长寿。究竟是怎样的奇水,有如此“特效”?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师生十人,趁国庆假日结伴、欣然前往。 (图片来源网络) 兴华乡,它位于贵州省榕江县
原标题:【散文园地】“神水”之旅“神水”之旅□陈珍秀听说榕江县的兴华乡有“神水”,人们只要喝了这“神水”,能祛百病、还能长寿。究竟是怎样的奇水,有如此“特效”?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师生十人,趁国庆假日结伴、欣然前往。(图片来源网络)兴华乡,它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境内的321国道旁,距县城55公里,在都柳江的中上游,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生态良好、风情浓郁的水族村寨。兴华乡全寨共有160多户710多人。它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村寨。尤其是水书。如明末清初的水族合葬古墓,雕刻精湛、有猴爬树、松鼠衔木,有男子赤身举铃、动物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古代水族人对生殖、健康的崇拜。兴华乡堪称是都柳江上一颗绚丽的明珠。它的大型祭祖仪式、赛马、青年男女情歌会、跳芦笙舞、铜鼓舞、斗牛舞等,无不充满一种神秘的感情色彩……从锦屏出发,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有“体操之乡”美誉的榕江县城。金秋季节的榕江,天高云淡、景色迷人。温婉恬静的都柳江像一幅果绿的水墨画缓缓流淌着。两岸的一草一木纯然的翠绿色,尽管已是秋天,可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全都沉醉在春的绿意中,没有一点落寞之感。我们顾不上细细欣赏它的美丽,就直驱兴华乡。一路经过庙友、寨比、格览、控乃、摆贝、摆乔、等小村寨,连这些地名都如此充满神秘感!看来“神水”之神不只是个虚名!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兴华乡。此时已是中午12:15分。乡里的一家小饭庄里,白净、温和的水族妹子白皙温和。娴熟的厨艺,三下五除二就把原生态的饭菜摆上桌。七菜一汤,着实可口。算下来才合190元。多么朴实的生意人!带着几份惬意、几份急切,我们带上水具,直奔取水点。(图片来源网络)车子在蜿蜒盘旋的山路间慢慢前行。从车窗望去,苍苍莽莽的森林亮丽地生长在两壁间。同样是绿色、春天般的绿色。一棵棵尖立的墨绿色杉树,像一顶顶清代官员墨绿色的头翎、像一只只刚刚脱壳的竹笋、又像一杆杆山之神笔。它们以笔直的姿势昂扬在倾斜的石壁间,无不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山路的拐弯处,我们看见的云朵,大团大团地悠闲着,在山的那边,却又像在我们的手边。我们似乎一打开车窗就可以把它们装进车厢。山路一个劲地朝上蜿蜒。我们也恍若处于山之顶峰。当我们的车停在一个下坡处时,我眺望远处,满坡满岭的枞树,枝枝丫丫、枝枝丫丫地繁盛在这片云之端里。来到一处稍低点的路段时,我们把车停好。看见路的左上方,一棵枞树的腰间捆绑着一块简陋的蓝色广告牌。上面写着:古东仙井由此去。旁边,一口煤炉里烧着一根木材,微弱的火苗升起一丝青烟。右边的木棚,没有门,一张简陋的桌子上摆着两个插满香棍的钵。堆积的香灰似乎从未清理过。一五十岁左右的妇人告诉我们:我们得先买香纸烧化,才能够享受“神水”的“恩赐”。我们依“规矩”而行后开始爬坡。“天哪!还要爬坡?”一向身体不大好的一同学发出莫大的惊疑。来之前,我们未曾想过来取“神水”得爬坡,而且是眼前这样的陡坡。也想不了那么多,大家满心欢喜、说说笑笑地朝上走。一条约半米宽的泥土路,还有新翻的痕迹。很多处都是刚挖出来的路面,黑黑的泥土看上去就觉得很是肥沃。路两边的落叶针稀稀疏疏,朗照的阳光直照得我们暖暖和和。大家一路感叹云端的明朗,一路戏谑今天的行程:为了“神水”,定要坚持到底!我们数着坡岭,一路气喘吁吁。就连平时不乏锻炼的我,也稍有些吃力。刚到第二个坡岭时,有两位同学便扛不住了。也难怪她们,一个是身体不好、一个是缺乏锻炼。更何况,眼前的坡度,不说八十度嘛,最起码有七十五度的多。而且路面又不宽。我们的汗水雨水般流淌。于是,大家都哲学家似地说:“神水”的魅力与魔力就在于此啊!“安慰”两位同学就地歇息后,我们继续朝“神水”之路爬行。没有一点阴凉处可作歇脚点,没有一小段路稍微平坦。走到第四个坡岭时,一种“小泰山”的格局迎面而来:陡峭的泥巴路,滑落的松针叶,一走上去又滑下来。仰头一看,帽子居然掉了下来。这样的路程有近百米。当我们走完此路段时,个个都是“好汉”一条!站在第六个坡岭,放眼望去,远处的山,连绵而不起伏,“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油然而生。山,固然是苍茫一片,颜色却由近至远而显得逐渐朦胧。就在我们脚下,一个恬静祥和的村子依山而座。生活在这样的山里,有几分闲适,但也需要耐性!我们走走停停,终于到了第七个坡岭。几根木棍搭建的木棚,简陋得如同我们此时的疲劳一样。没有原始森林的大树,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像森林的孪生儿一样均匀。我们迫不及待地坐在木棒上歇息。“水呢”?“就在下面!下去百把米就是!”许是感觉终于到目的地了,也许是得到了倒不觉得新鲜。我们并不觉得激动,先前的兴奋劲早已随着疲劳而消失。人啊,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去追求。比如恋爱、比如婚姻一样……顺着一条稍宽些、刚挖好梯次的泥路拾级而下。由刚才上坡路的着力放松到现在下坡的释然,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走:有些发抖的脚力仍不乏紧张,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去!也是啊,走上坡路难,但走下坡路更容易摔倒。人生不也如此吗?小心翼翼地往下走了近十分钟。凌乱的泥洼处,我终于看见“神水”了!(图片来源网络)呈三角形状的石壁,构成“神水”的三角形水井。水井没有任何遮拦物,就这样敞天而生。底部的石壁呈斑鱼颜色,正立的石壁满是青苔,“神水”就是从它的石缝里流出,水源不大,没有泠泠作响之声,也没有汨汨流出之状。横列的石缝流出来的水,流得满壁都是水痕。井的上面横着两根木棍,木棍上横放着四个水瓢---红的黄的全是塑料的。右边的石堆上,同样是焚烧的香灰堆。四位水族婶子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两个简陋的火炉正冒着青烟,一个铝瓢里煮好的饭散发出一股混着烟味的香气。身穿水族盛装“宫廷服饰”的婶子们,外套夹袄。此时,我们才觉得一股凉意浸入我们的身体。我环视四周,高矮不一的树木不算浓密,却清新如斯。水井处在这座山的半腰。温和的阳光瞭望着这里,却被林间的凉爽拒之林颠。难怪婶子们还要穿夹袄。在这里守护“神水”,每天都是与静谧的树林相依相伴,该有多么无聊与寂寞。可是她们个个都喜笑颜开、乐观温和。我不由得从心里佩服她们的生活现状。她们与“神水”一样充满魅力!我们依“规矩”买了香纸祭拜水神,以虔诚的心态开始分装“神水”。清清冽冽的水井,不深,没有任何一点杂物,我们只管把它舀进水瓶、水桶。大家喝上几口,又开始分装进桶。由于路远,我们只带了小的水瓶和塑料桶。不一会儿,就把千辛万苦赶路而寻的“神水”装好了。取水的过程很是简单,寻水而来的路却是那般坚辛。正如梦想、亦如人生,最后的成果只是一瞬间,而整个过程却需要付出无穷的劳动与代价。“神水”之旅,不强求它的真正作用,而在于享受寻求它的一种过程。回来的路上,我再次站在山之巅领,眺望远方,我看见,那连绵而不起伏的山峰,分明在云之端也是那么棱次分明……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3YjVw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