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的近义词唐略|初生的孩子:一派圆融的生机

展开全文1唐略育儿——初生的孩子:一 来自传统中医唐略
展开全文1唐略育儿——初生的孩子:一来自传统中医唐略00:0008:03孩子初生的时候,大人总会有点担心他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健康。其实,孩子一生下来,医院就会对他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个观察和评级。等抱出产房,跟大家见面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一个观察:这时候,只要体重超过五斤,肌肤红润,富于弹性,哭声响亮,手脚活动自如,就可以放心了。初生婴儿,可能会看上去很丑。身上有点皱巴巴的,眼胞有点浮肿,这是因为在羊水里浸泡的缘故。他的头型也很奇怪,往往很长,这多是产道挤压的结果。初生的孩子,正在由胎中的状态,转化成出生后的状态,很多系统都在激活,所以,这时候初生儿舌体光红,没有舌苔。如果中医在临床中看到成人,尤其是病重的人出现这种舌象,就麻烦了,这是没有胃气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初生儿的这种舌象,其实也是无胃气,只不过,他的胃气是还没有启动,而那些重病的人没有胃气,是胃气已经消亡。这两者不可相提并论。之所以没有胃气,是因为新生儿的胃还没有启动。之前,在母亲腹中的时候,他是通过脐带摄取营养的,不需要胃。一旦生下来,孩子摄取营养,就要通过胃了,所以说,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它在人生下来后就开始启动。需要注意的是,在胃气启动的时候,不要急于吃东西,以免刺激正在启动中的娇弱的胃。就像电脑在启动的时候,你不要按这按那。建议在出生24小时后,或者胎粪排出后,再给宝宝喂食。新生儿也不会出汗,因为出汗也要以胃气为基础,而且,肺系统还没有完善,孩子也不会出汗。孩子在母体内是不用呼吸的,一出生,随着第一声啼哭,肺系统开始启动了,孩子开始呼吸。毛孔在体表,也是与肺相连的,它启动得比较慢,因此,孩子还不会出汗。一旦能出汗,就意味着孩子的腠理系统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适应外解环境的重要手段。孩子还不会出汗,意味着他的身体对外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要包好:不可受凉,否则可能出现寒遏气机,导致肠梗阻或疝气;也别受热,否则肺受伤,容易生痰。夏季裹得太紧,往往导致这种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孩子生下来,甚至连皮肤都没有。《古今医案按》载:“有舟人生子,全身无皮,人莫能晓。适吴门葛可久过,众告之,令就岸畔作一坎,置儿其中,以细土隔衾覆之,戒勿动,久而启衾视之,已生皮矣。盖其母怀妊舟中,久不登岸,失受土气故也。”一个舟子,生了个全身没有皮肤的孩子,葛可久让他们把船靠岸,在岸边挖了个土坎,把孩子包好,放在土坎里,过了若干时候,孩子的皮肤就生出来了。这是因为舟子全家生活在船上,很久没有登岸,没有得土气。土生金,而肺金主皮毛,所以皮肤就没能生出来。现在,把孩子放在土坎里,令其充分得土气,所以,皮肤很快就生出来了。这个故事,古代的医书多有记载,只不过是医家的姓名不同,治法也略有差异。这说明,这样的情况在过去出现了不止一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好在,方法总是有的。而且,小儿生机勃勃,哪怕有些小问题,也会随着成长而化归于无形。此外,初生儿的视力、听力、感觉系统,都在逐渐形成,很模糊,很娇弱。所以不要大声喧哗,大声关门,以免给他造成惊吓。小儿的惊风、癫痫等病症,就可能与胎中或产后受到过度的惊吓有关。“复归于婴儿”,是道家修行最理想的状态。尤其是初生的婴儿,从内在讲,是最圆融的,真气充满,生机勃勃,我们要对他有信心;只是,他的外在还很柔弱,需要我们保护。文|唐略唐略微信:tanglve2013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M1NM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