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八景东湖八景,唯有灵洞仙湫尚在山形中

卷首语 为何只有八景 聂烽 古宜昌有八景,甚至连秭归乐平里这个小村庄,都有八景一说,更遑论像北京等名城,可以说几乎每个城市都有。 为什么是“八”景而不是“十景”呢?我跟罗洪波老师进行过探讨,罗老师总结说:先贤的智慧,后人约定
原标题:东湖八景,唯有灵洞仙湫尚在山形中卷首语为何只有八景聂烽古宜昌有八景,甚至连秭归乐平里这个小村庄,都有八景一说,更遑论像北京等名城,可以说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为什么是“八”景而不是“十景”呢?我跟罗洪波老师进行过探讨,罗老师总结说:先贤的智慧,后人约定俗成,契合八个方向并暗合八卦生生不息之意。苏轼在《虔州八景诗并序》中解释:“如知夫八之出乎一也……虽至千万,未有不一者也。”源于八卦,代表生生不息,同时四面八方中的八景,也代表了一座城的整体风貌。从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中,能得窥那时的宜昌古城的风貌不仅有文人之阳春白雪,也有市井民生之下里巴人,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八景正好。从楠木溪村委会前一路驱车上山,10多分钟就到了石门洞景区,远远就看到正前方有一座牌坊,上面写着“灵洞仙湫”。很早就听说石门洞是宜昌古八景之一,但这还是第一次踏足。原本打算从牌坊下穿过,但监院王道士告诉我们如果要欣赏石门洞、拍美景,最好是从大门右侧向家岩屋下方台阶上山,从后方绕过去。石梯紧凑且陡峭,没爬几步人就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歇息,不经意间就看到几簇野草从台阶的缝隙中钻出来。在层层树叶和野草之间,在岩石下方的洞穴中,我们依稀看到了楼阁的影子。霎那间,有点穿越的感觉,眼前的景致与109年前德国人柏石曼拍摄的石门洞照片颇有些重叠,尽管我们知道百多年前的建筑早已堙没在历史之中。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楠木溪一带是武陵山脉余脉,大自然雕琢出石门洞在内的48个岩洞“原来这里叫干溪村,因为一条发源于文佛山的溪流,天旱即干,称之为干溪,后来合并到楠木溪村。”楠木溪村村委会治保主任杨少满说,“干溪有48个岩洞,石门洞景区占了4个,而我们口中常说的石门洞是指建筑最集中的龙王洞。”1982年出版的《湖北省宜昌县地名志》上说:石门洞靠近文佛山,这一片都是在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之余脉。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体地岩性质为白云质灰岩,亿万年风蚀、水溶蚀以及地质运动,形成了独特的石景,也造就了山体中众多的溶洞,当地称为“干溪四十八洞天”。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勘察室主任熊毅告诉我们,白云质灰岩含有碳酸镁和碳酸钙,溶蚀性比不含碳酸镁的石灰岩要差。“溶解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只能沿着白云质灰岩的裂隙进行溶蚀,不像石灰岩可以沿着节理面溶蚀,因此这一带山中的溶洞都不是特别大。”龙王洞被称为石门洞,是因为洞口有两石下垂如门。清同治版《东湖县志》记载:县西南三十里,近筐覆山(文佛山),有洞豁然天开,旧有两石下垂如门,故名石门洞。石门洞历史早有记载,但真正兴盛并广为人知是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据地方志记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赐名灵济。从此,石门洞开始兴修庙宇,明清两代陆续在洞中修建了灵济殿、张仙殿、佑圣宫、灵泉寺、观音殿五座庙宇,还有卧云楼、客堂、客寮、僧寮、漱玉亭等建筑物点缀其间,呈现道佛合一的特点。明代雷思霈在《荆州方舆书》中记载,“城西五十里有石门洞,众龙居之,雩雨辄应,上有张仙以土书数字,风雨不变也。”关于此句中的“张仙”,有传说是张三丰少年时曾在此修炼,留下“月来张仙到此”的石刻。但在新出版的乾隆版《东湖县志·山川志·洞》的“石门洞”条文中有按:“《通志·仙释传》载,宜都张守清,号月峡叟……所题题目云三丰者,传疑也。”70岁的刘国亮,曾在干溪村担任过村支书,他告诉我们从村民祖辈传下来的说法中,有每年农历八月十二这天去石门洞玩龙灯、踩龙船以庆祝“张仙节”一说。洞外自然风貌改变不大,是古八景中最接近百年前模样的地方之一石门洞因其造型清幽奇特,洞外自然风光优美,古往今来是文人咏唱之地,留下大量的诗篇。清人董镌翰如此描述石门洞外的美景:“山花野草,绀碧相生。绿树丛篁,苍翠欲滴。俗虑俱清,尘凡都杳。辋川图画,桃园世界,皆不啻于亲历之。”我们在白露这天攀爬石门洞,处处也可以见山花野草,绿树依旧苍翠欲滴,鸟叫虫鸣不绝于耳,间或有风吹过时洞前塔尖的铃儿就响了起来。“从我记事起,这山上的景色就是这样子。”刘国亮在石门洞边住了一辈子,“虽然1996年这里也开发了,但因为各种原因没发展起来,原来开发的痕迹也被树木野草掩盖,丝毫看不出来了。”“宜昌古八景之中,自然风貌还跟百年前比较接近的地方,只有石门洞和黄牛岩了。”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罗洪波先生说,“但黄牛岩下已经没有了木船,\"黄牛棹歌\"也就不存在了。”而古八景之中其他六景,因为社会发展,或已经消失,或充斥了大量人工痕迹。石门洞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600多年时间,灵洞仙湫几度兴衰,其间建筑也是毁了又建。刘国亮至今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石门洞里有一幢3层楼的建筑,到1958年大办食堂时,石门洞内建筑上的匾额被拆了几个,1960年前后此处提炼过硝石,有些建筑的基座被挖过。“破四旧时,洞内一口大钟被砸,我还抢了170斤铁回家了。”他说,“后来修公社的房子缺材料,一些瓦、木头等都是拆了洞里的建筑取来的。”在石门洞的碑廊里,我们看到这里保存着自明代以来40多处石刻,如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游石门洞记》、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以及同治年间邓传密《重建石门洞灵济殿并各殿启》等碑刻,有碑刻碑面看起来颜色不一,都是后来补上去的,也有碑刻至今还残存。“现在洞内建筑都是1996年石门洞复建时修建的。”刘国亮说。解放前洋人从宜昌城坐滑竿来游玩,解放后学生们结队进洞春游楠木溪的乡村水泥公路到刘国亮家门口处,明显就变得旧了。“去景区的路是1996年修的,是在原来去石门洞老青石板路上铺设的。”他说。从石门洞回来,刘国亮带着我们来到水泥路护栏边,扒开路基下的泥土,居然看到了两块青褐色的石板,石板有半米宽、15厘米厚。“长有一米左右,刚好够抬个滑竿或小轿子通过。”刘国亮说,“我听我爷爷和婆婆说,解放前经常有外国人坐着滑竿过来游玩避暑,甚至还有人在这里住下。”刘国亮的话,我们在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1901年《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得到了印证,她曾经在石门洞住了两个晚上。阿绮波德·立德书中是如此描述的:“去龙王洞和龙丘是在下午出发的,我和A先生(作者的丈夫)坐在椅子上被抬着走。”书中提到的石门洞前的山道,也就是刘国亮带我们看的青石板路,后来绝大部分青石板路都被改造成了良田,仅留下田埂供上山去石门洞的人行走。“土层大概有1米多厚吧,这样才能种活粮食。”老刘说,“后来水泥路是在田上面铺设的,原来没挖走的石板就被封印在土下了。”对于外人而言,石门洞是旅游、避暑和踏青的好去处,是文人墨客留下名句的世外桃源,是善男信女祈求福报的灵验之地,是官方民间祈雨的场所。但对于世代居于干溪旁的村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在石门洞玩龙灯踩龙船,祈求这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前家家户户都有龙灯,这有几十年没搞过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石门洞内建筑被拆,这里也变得荒凉起来。除了村民偶尔放牛放羊会经过外,最热闹的当属每年春天学校孩子们的春游。杨少满告诉我们,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曾组织过一次到石门洞春游。“这里位置太偏,走上来要2个多小时,村里孩子宁可选择在楠木溪里抓鱼摸虾。”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oV6MayVM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