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我们在女儿国的百年古村落,和摩梭人聊了聊“走婚”

在这里,最浪漫的事 就是默默爱你,但不和你慢慢变老 “官宣”的热度刚退,唐嫣大婚又刮遍朋友圈,网友们纷纷跟着晒结婚证秀恩爱,好不高调。 但有这么个地方,人家的婚讯,甚至“在一起”的事实,根本就不大乐意“广而告之”。 倒不是有什么“见
原标题:我们在女儿国的百年古村落,和摩梭人聊了聊“走婚”在这里,最浪漫的事就是默默爱你,但不和你慢慢变老“官宣”的热度刚退,唐嫣大婚又刮遍朋友圈,网友们纷纷跟着晒结婚证秀恩爱,好不高调。但有这么个地方,人家的婚讯,甚至“在一起”的事实,根本就不大乐意“广而告之”。倒不是有什么“见光死”的顾虑,而是祖祖辈辈就是这样过来的,一见钟情,二见心许,三见牵手……直到闺楼宿夜,生儿育女。在泸沽湖,男与女,只成对偶,不需要盟誓,不需要婚约,不需要官宣,照样可以恩爱相伴一辈子。三千米海拔高原圣水清朗,疏阔,静谧,闲适女神山下的泸沽湖流光潋滟俯身而望湖水里装下了苍山林翠碧天白云,飞鸟游鱼更深藏了亘古独存的遗风民俗山水自然与田畴家园似有心灵密码让来者共情共感共鸣千年前,女神落泪的地方定位:格姆神山&泸沽湖第一眼泸沽湖,惊艳于她仙落凡尘般的美。第二眼第三眼,着迷的就是她独特的气质韵调了。©柯炳钟/CTPphoto摩梭人将泸沽湖称为“谢纳咪”。“谢纳”意思是一大片水,“咪”有女、母、阴性之意,完整意思就是女湖、母湖。金灿灿的阳光下,从湖边半山腰的祭神台眺望,泸沽湖的轮廓就像一个马蹄印。相传格姆女神和她的伴侣瓦如卡那男神相会的那晚,因缠绵沉醉,男神跨上神马准备离去时天就亮了,他再不能回去。缰绳一紧,神马踏下一个深深的马蹄窝,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回头凝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伤心的眼泪注满了马蹄窝,旋即她也化成了格姆山,和她的爱人永远相望相守。奇幻的传说让人联想到童话故事,结局却充满悲情。被爱情眼泪注满的湖泊,映照的是摩梭村寨千百年来的“走婚”习俗,阿夏阿注的爱情在浪漫中走过了千百年。经堂、花楼、老祖母百年的家定位:格萨摩梭古村寨多年前杨二车娜姆走出“女儿国”,吸引了大众关注,人们认识到了世居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走婚”、“母系遗风”等话题也逐渐热传。但外人看待千年“走婚”习俗的眼光往往透着猎奇,似乎那还是处在文明开化之外的风俗。不过,一旦走进摩梭人家,同他们面对面地攀聊,你就会丢掉那些耸动的幻想。初秋的中午,我们随摩梭女孩萨达玛,走访了格萨摩梭古村寨。这里的民房保持着传统建筑结构和风格,居民们沿袭着包括走婚在内的各种母系家庭习俗。大大小小的彩色斗拱、翘角飞檐的村口门坊,都让人惊叹摩梭人的建筑审美。树影下的土石围墙沟渠曲折,石板拱桥、砖木屋宇比邻错落,大都有两三层。掩闭的家院大门,木质对开,铁环门扣,大气素朴。整个村寨静静的,鲜见有人走动。萨达玛说,这个时候多数人都在外务工上学。走进四合院落,身着紫蓝色摩梭传统衣裙、紫布缠头的梭吉,笑盈盈说着听不懂的欢迎话语,我们只能听萨达玛的翻译。暖阳下,原木搭建的三面房泛着淡淡的金色,五色经幡悬跨,圆木方木垒墙,斗拱立柱,悬梁覆瓦,彩色棱格围栏,谈不上华美,但格局井致,一丝不苟,一望而知老宅。梭吉说,这座院宅已经超过一百年了,59岁的她,她的妈妈、姨妈们都生在这里。房屋皆用圆木或方木垒墙,门楼、正房、花楼、经堂次第布局,建筑结构与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相适应。正房,摩梭语称“依咪”,是家庭集中饮食、议事、祭祀及老人儿童的住宿场所。房中的两根大柱子,梭吉特意指给我们看,一边为男柱,一边为女柱,每根都有一抱之粗。摩梭人在砍这两根柱子时必须用一棵树,顶上一节为左柱,根底一节为右柱,象征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团结一体。此时,正房的居者,也是全家的老祖母,正坐在二层阁楼的回廊上晒太阳。年逾90的老祖母依然身板挺直,布帕缠头,花衣、首饰衬出摩梭人的传统时尚。她身后的屋门有铁锁把关。萨达玛说,这就是最神秘的花楼,平时只有家中的女儿可以进出。而夜间,女儿心仪的男子会来此和女孩幽会宿夜。摩梭女孩成年后就可以独居一个阁楼,喜欢上了谁,就会暗示他晚上来阁楼。入夜后男子来找她,必须从窗子爬进来。当然,想追求女孩的男子也可以在没得到暗示的情况下去敲窗子,如果有本事赢得女孩的芳心,也可以进入闺房。一旦建立了关系,男子晚上就可以在女子闺房过夜,但在天亮前必须离开,不能让人看见。不过,萨达玛说,现在观念不再老旧了,男孩想闺楼留夜,再不用爬楼翻窗,都可以从正门大方进出。聊天中,梭吉拿起几只小蜡台向四合院最正中的二楼经堂走去。时近午饭,她要在经堂燃烛拜祭了。经堂摆放悬挂着摩梭人信奉的达巴神龛,经桶、铜锣,以及家族成员的老照片,三面木墙满满装饰着坛城画、度母像、喇嘛教宗师像,红绿蓝金,色彩富丽而庄严。偶然间,瞥见经楼下躺椅上坐着一个年轻男子,原来是梭吉的外甥,也就是梭吉妹妹的儿子。另边厢,梭吉四五岁的小外孙骑着童车调皮地窜来跳去。目前梭吉家族常住这座四合院的八九口人,完全沿习摩梭人的古老传统,老祖母一脉下去的母女、甥舅。当我问梭吉,万一家族中有女儿想独立成家迁出自住行不行?一直笑吟吟说话的梭吉,马上一脸严肃地连连摇头,“绝对不行,我们不答应”。所谓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大概就是这样延续至今的吧。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既有柴米烟火,家常节礼,浪漫走婚,家族繁衍,又有秩序、权威、信仰。无数这样的家族细胞,生长出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摩梭群体社会。老物件讲述摩梭人传奇定位:摩梭博物馆见到摩梭博物馆馆长何廷军时,他身着传统的摩梭人装束。说起摩梭人、摩梭文化,位汉族馆长的知识深度和理解度,让我看到了摩梭文化最好传承者的样子。耗资千万的摩梭博物馆,藏品和展出品极为丰富、全面。这些从机构、民间、甚至海外一件件征集而来的藏品,展示、保留了摩梭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走婚习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有形无形资产。石器、青铜器、经书、乐器、服装饰品、乃至一比一搭建的正房、花楼,点点滴滴、层层叠叠地积累、丰富着我对摩梭先民、摩梭文化的认知和敬意。那件何馆长都视为镇馆之宝的《迁徙送魂经》格外惊艳。展柜中伸展约十米长的送魂经书,堪称古摩梭人壮丽的地理史诗,摩梭的达巴祭师在为亡灵送魂时,是沿着祖先迁徙而来的线路,即从泸沽湖、木里、盐源、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等一站站地送往西北,其中有很多需要经过的小站地名,最终把亡灵送到祖先发源地“斯布阿纳窝”和“蕃咪尧尧的”,即昆仑山和青海湖一带。虽然摩梭人有着丰富的建筑、音乐、舞蹈、服饰、手工艺等一系列文化积淀和传承,但可能最为外界知晓和津津乐道的还是“走婚”和“母系家族”。说起走婚,何廷军最想怼回去的说法就是“一夜情”、“不专一”。“好多人对走婚有很多误解,”何廷军说道。“以为在摩梭文化中,男方的责任感比较弱。其实走婚仅仅是婚姻形式,并不意味着情感的随意,不等于一夜情。我就知道很多老人一辈子只走一次婚,也就是只钟情一个女子,他们的婚姻没有法律、财产的保障,但感情能够维持一生。”在何馆长看来,实际上走婚避免了现代社会常常出现的离婚后争夺财产、儿女抚养权问题。“现在摩梭人中大约70%仍然采取走婚制,走婚后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财产能够最大程度得到保护,家庭得到壮大,而原生大家庭中的舅舅承担父亲的角色,养育大家庭中的子女。”这在外界看来不可思议,但传统延续千年自有它的道理,仍然符合摩梭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每个母系大家庭都有一位老祖母,她是母爱与权威的象征,同时还有一位‘达布’,负责家里的大小事宜,总管财务,分配劳动成果。老祖母的角色很像君主立宪制的国王,她享受最高的尊重,但是家庭中是有‘议会’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是家庭成员共同做出来的。”何廷军说,大型母系大家庭人口可能多达百余人,“很考验达布水平,跟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难度差不多。”这样的家庭内部设置,是摩梭人的母系文化能够维系两千年的重要原因。何馆长说的,正和我们看到的梭吉家族对上了号。现代版“走婚”的故事定位:泸沽湖镇想不到,带我们造访摩梭古村寨的摩梭美女萨达玛,男朋友居然是藏族小伙。在我的概念里,“走婚”是摩梭人的专利,没想到还可以通行在跨民族族群之间。萨达玛说,这种摩梭-藏族、摩梭-彝族、摩梭-汉族通婚的事情在泸沽湖一带并不少见。虽然民族不同,但观念是一致的,一旦确立恋爱关系,也就是“阿注”、“阿夏”关系,谁都不能再同时和另外的人交往。被问起最开始要怎么捅破那层窗户纸,萨达玛笑说,传统的走婚伊始,两人在篝火晚会上十指相扣起舞时,若一方抠对方手心三下,并得到三下回应,男女双方便确定了心意。不过现在,这种方式基本被手机取代了。走婚最开始是秘密的,一旦确立关系,就相当于结婚,一定要行“佐佐嘎”仪式,也就是在村里聚个餐、喝顿酒,向所有人宣告俩人已经在一起了。阿注阿夏的恋爱、花楼走婚,全凭双方自愿,没有任何人干预。但谁要是不专一,让别人知道脚踩两只船,亲朋友人乃至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瞧不起他,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愿意和他走婚。巧的是,萨达玛的藏族男友,恰恰是那两天带我游玩泸沽湖的司机小杨的同村哥们。小杨也是藏族,而他的“阿夏”,也正是个摩梭女子,俩人还生有一对儿女。可小杨却不停叹气。原来,两口子依的是摩梭走婚,他“夫人”是独生女,母亲、舅舅决不同意他们带娃们自立门户。小杨想会“夫人”和孩子们,依然需要到其大家庭走婚,这无疑就让小杨感觉无法天天陪伴孩子了。“虽然孩子随了我的姓,但我们藏族人毕竟还是希望过小家庭生活。唉,没办法,感情、亲情都到这里了,形式上也没法改变了。”在泸沽湖畔,不管美丽还是哀愁,幸福还是烦恼,欢乐还是悲伤,已经演绎两千年的摩梭故事,还将一直演绎下去。在21世纪的今天,不管对走婚有什么争议,有多少diss,依然有一拨拨80后90后来到泸沽湖边,感受最纯净最质朴的爱情。▼拓展链接▼泸沽湖畔66对有情人,情定神秘“女儿国”碾压青海湖?2018最美环湖赛道,就是它!...本期作者/摄影-韦爱君本期编辑-Kelly*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本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擅用...第二届全球华人旅拍大赛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点击图片了解详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0X9b6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