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师师徒关系一览表历史上著名的紫砂七老和师徒关系谱(图文详解)

1952年2月,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紫砂生产合作社,开新中国紫砂之先河,由当时宜兴县蜀山镇的首任镇长黄凤来(莱)担任第一任社长,同时他还是1958年全国龙窑改革试点办主任。1954年在黄凤
原标题:历史上著名的紫砂七老和师徒关系谱(图文详解)1952年2月,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紫砂生产合作社,开新中国紫砂之先河,由当时宜兴县蜀山镇的首任镇长黄凤来(莱)担任第一任社长,同时他还是1958年全国龙窑改革试点办主任。1954年在黄凤来主任与顾景舟、朱可心等八十多位工人的共同努力下于当年10月创建了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后经合并为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隶属于“汤渡生产合作社”。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七位著名紫砂艺人为“技术辅导”,开始了新一代紫砂艺人的培养和手工紫砂陶艺的传承工作。当今中国紫砂大师成群,倘若追根溯源,他们今日之成就是离不开这七老艺人悉心施教的。已故的七大老艺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创造了紫砂工艺的巅峰,对紫砂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来看一看七位老艺人的传承之人(注释:不是全部)。在成立当年就设立了“宜兴紫砂工艺学习班”,第一批分四班,分别由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吴云根担任辅导员,当时宜兴县政府专门研究派来美术老师吴汝连及政治老师。辅导老师朱可心收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芹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辅导老师顾景舟收徒:李昌鸿、高海庚、沈遽华、单淑芳、鲍秀云。期间徐汉棠、鲍国勋,二人不在工艺班内。辅导老师王寅春收徒:高洪英、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辅导老师吴云根收徒:史玉琴、何挺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辅导老师郁洪庚(釉炉)收徒:徐茂棠、鲍启君。1956年又收徒:范岳林、陈宝洪。辅导老师任淦庭收徒:1954年8月:徐秀棠;1955年5月:咸仲英;8月:冯希雅。1956年10月:邵新和、王品荣、张赦棠、朱蓉娟。1958年5月:鲍仲梅、谭泉海、毛国强、任小松、以后又收鲍志强、沈汉生。下面来介绍下这七位老艺人,以及他们门下的众多弟子。顾景舟制器,师古创新,风格严谨。善制素面光器,线条流畅,制作精巧,形神兼备,气质高雅,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朱可心擅长花器造型。尤善以龙、云、松、竹、梅为题材创作,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神韵俱佳。蒋蓉从艺半个多世纪,悉心研究,独具匠心,善制仿生像生壶。创作大多以自然界瓜果、动植物为题材,表现手法以仿生为主。制器形象逼真,功夫独到。裴石民早年在上海专门研究和仿制紫砂古器,曾为“圣思桃杯”配托,为储南强所藏供春“树瘿”壶配盖,颇负盛名。各类光货、花货茗壶均能制作,尤以仿真效果最佳,制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有“陈鸣远第二”之称。任淦庭其工楷草隶篆各种书法,以篆隶见长。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梅兰竹菊为常见题材。装饰手法大多是兼工带写,设计画面以表现吉祥寓意居多。刀法熟练,诗词图画随意刻画,自成章法。吴云根制壶风格敦厚稳重,擅长光器和筋囊器,尤其以竹入壶,自成一家。既不失紫砂肌理,又撷取竹子的风骨和气节,清奇俊朗、灵动韶秀而无雕琢气。王寅春其制器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洽,以创新品种占领市场,人称“寅春壶”。王寅春制壶又快又好,善巧思而不墨守成规。木模挡坯法由他首创,提高了功效且造型更精确周正。弘扬和传播紫砂文化,可搜索加关注微信公众号:女人如茶味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VNpbw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