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比喻得道的人精塾学院:韩鹏杰讲道德经之得道者的画像(3)

【用户分享】最近订阅了精塾学院的《韩鹏杰讲道德经》,比较喜欢内容,因此拿来分享,今天分享第二十章,老子讲什么是一个得道者的样子。 沌沌兮。不要总是有分别心,别人高我低,别人低我高。得道者不妄加分别。站在更高的角度,实际上只是接触不同而已
【用户分享】最近订阅了精塾学院的《韩鹏杰讲道德经》,比较喜欢内容,因此拿来分享,今天分享第二十章,老子讲什么是一个得道者的样子。沌沌兮。不要总是有分别心,别人高我低,别人低我高。得道者不妄加分别。站在更高的角度,实际上只是接触不同而已。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俗人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动,得道的人呢,迷迷糊糊,没有精明的样子。俗人都明察秋毫,吃一点点小亏都能看出来,都不干。钱钟书就说,人对小的事情看得太准确,就失之大义。荀子说,“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个人的心胸狭窄,和他人发生的小摩擦,小仇恨也要斤斤计较,甚至是报仇。看不到远大的东西。而得道的人呢,朴素淳朴。“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得道的人呢,就像大海,就像风,风是无止境的,虽然看不见,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但我们可以看到麦浪的翻滚、柳梢的摆动。自由自在。韩鹏杰老师说庄子的“不系之舟”,水往哪里流,船往哪里走,自由自在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正是在讲“不系之舟”。船不需要人来驾驭也能浮在水面,顺应水的推动。这里老师还引用了不少诗句和《庄子》的内容,此处省略,如果希望听,可以去“精塾”小程序搜索。我理解有限,只能把老师大概的意思讲到。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大家都以为自己有归宿,活得很好,而我还是坚持自己这样,活的顽皮而且粗俗,不需要在生活上活的高雅。高雅是从心而发,一个人不够高雅,装出来也是会露馅的。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大家都坚持细枝末节的东西,我呢,与那些人都不一样,我是按照“道”来做的。这里也是老子给得道者的画像。韩鹏杰老师说小孩子也应该读道德经的某些章节,因为老子在讲道的时候,常常用“母”来指代高大的东西,比如这里“母”就是指“道”。历史上好多人都与时代格格不入,以自然规律比肩而活,往往是看的最真切的人。比如庄子、嵇康。庄子指龟拒官的故事,嵇康讲鹿的故事。都是在重复这个观点。韩老师讲的比较透彻。可以自行听讲。到今天为止,得道者的画像有三篇内容,大致把韩鹏杰老师讲的内容框架分享出来了,其中不乏加入我自己的部分理解,可能会有部分的差异,希望更好学习的朋友们可以去“精塾”小程序学习,道德经文意深奥,知识广博,需要不断的学习,同时还要去粗取精,才能结合当下的问题来践行。第二十章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EvDY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