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自我激励聪明的父母不去

展开全文我们穷尽脑汁,斗智斗勇,文武齐上,可“熊孩子”们好像总有本事见招拆招,让我们焦虑、疯狂、无奈、妥协?本文作者Ebbie Pincus, 是美国著名青少年心理学家,在他看来,家长很多的“用力”都是无用、甚至是反作用的,也许我们是时候放
展开全文我们穷尽脑汁,斗智斗勇,文武齐上,可“熊孩子”们好像总有本事见招拆招,让我们焦虑、疯狂、无奈、妥协?本文作者EbbiePincus,是美国著名青少年心理学家,在他看来,家长很多的“用力”都是无用、甚至是反作用的,也许我们是时候放弃那些激励孩子的动作,转而去真正认识孩子,从而培养出“自我激励”的孩子。作者:DebbiePincus,MSLMHC;编译:Sophie;本文来源:公众号“美国留学妈妈圈”(ID:USAmamaquan)。........................................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想法:“可能除非我们拧断孩子的胳膊,否则他们才不会在意”。事实却是,你想去激励孩子,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如果你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并且想让他关心你做了什么,那么你应该停下来并且问自己:“孩子在这件事里的职责是什么?我的又是什么?”你应该告诉孩子,他的选择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但同时不能认为这样就能让他像你一样关心他的数学作业。产生怎样的后果并不是激励孩子的动力,你这样指导孩子是出于父母的责任,你的角色应该是启发和影响孩子。因为我们往往认为孩子的成功取决于我们,所以我们踏上了这条不属于我们的道路,开始义无反顾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实际上,作为父母,你必须要明白的是:孩子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试着去激励他,为什么没有效果?也许你的孩子会忘了他还有作业,或者他根本不会去交作业;也许你的孩子将步入青春期,且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尽管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他还是停滞不前。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种动力不足的类型,这会带来很大的焦虑和无奈,甚至绝望,这也正是麻烦的开始。问题的关键是你对于孩子这种动力不足的状态如何回应。当你开始担心你的孩子,你会用自己的焦虑来激励他,而忘了这根本是徒劳无功的。试着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你的担心会使你唠叨,逼迫,诱导,过度控制你的孩子吗?你的挫折感会使你大喊,尖叫,乞求,绝望吗?你的无助会使你与配偶发生争执,仅仅因为他们没有按照你所想的那样激励孩子吗?你对孩子不理想的恐惧会使你逼迫他不断改变自己变得更有动力吗?如果你符合以上任意一条,你可能已经看到了孩子的反抗,叛逆。我要声明一点,无论孩子在反抗你还是顺从你,结果都是,他不会和从前一样有动力了。你也许终于让他做了顺你心意的事,但是你距离激励他的目标却相去甚远。我的孩子只是没有主动去做任何事如果你已经排除了孩子患有学习障碍或行为障碍的可能,但是孩子仍然不做家务、不做功课...这种时候,你应该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如何去衡量一件事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与此同时,不要干涉孩子,站住他身后去观察你的孩子的自控能力究竟怎样。如果他没有准时起床,你可以观察他睡觉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有一个特定的功课他非常不喜欢,可以和他谈一谈。我并不是说我们要迎合每个人的意愿。但我们应该去发现孩子更擅长更喜欢的事情。也许你的孩子讨厌洗碗、但是喜欢烹饪,因为他想成为一名大厨,你可以和孩子沟通,帮助他更好的规划自己。不要干涉孩子,认真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同时,在基本的问题上保持他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怎样启发孩子的动力?1、不要逼迫孩子逼迫孩子前进,只会导致他们的叛逆和反抗。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他们更多去关注如何去应付你,而不是激励自己。你的焦虑只会在你和孩子之间起到反作用。2、经常启发孩子激励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停止试图激励他们,转而去启发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启发者?先反思你的行为是在启发孩子,还是在控制孩子。要知道,试图控制孩子,孩子会与你背道而驰。想一想那些在你生活中令你深受启发的人,向他们学习。3、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让你的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哪怕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要让他对随之而来的后果负责。没有做完功课的后果就是没收电脑,让他们自己弥补这个过错,如果他们功课做完了,他可以在你的同意下获得使用电脑的时间。这样不需要告诉他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他也会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作为父母,你真正该做的是问自己“我的价值观和原则是什么?”然后坚持下去。4、聆听孩子的心声先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是什么在激励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帮助他们发现和拓展兴趣我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他的目标和野心在哪里?用对待一个独立的人的视角去看待你的孩子,和孩子谈谈上面的问题,并且聆听孩子的反馈——去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即使你抱有异议,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5、选择你要进哪一扇门?想象你面前有两扇门:一号门是给那些希望自己孩子被鼓励做一切正确的事情的家长;二号门是给那些希望孩子自我激励做出选择的家长。你想进入哪一扇门?如果是一号门,那达成目标的方法就是步步紧逼、惩罚、祈求、唠叨、贿赂等。如果选择二号门,那么就该与孩子进行沟通,不去质问“作业做完了吗”,而是“我注意到你昨天在做几何作业,而今天在做历史作业,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不同吗?”做一个观察者,不断去拓展和发掘,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内在的动力和着手点。6、请记住:孩子缺乏动力不是你的错设想一下,如果你离镜子太近,你反而看不清自己,但如果站得够远,你会看得十分清晰。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只是因为离得太近了,才会深陷其中,没办法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相反,如果你离得够远,你会看到孩子的独立人格,以及是什么让他成为这样的人,当你退后并仔细观察,你会知道是什么使他们进步,什么让他们热爱着迷。作为家长,你想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他们而言很重要的,你想要帮助孩子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做这些事,而不是替孩子做这些事。我们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们能够认清他们是谁,他们的想法和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意犹未尽........................................【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V33xw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