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进入终点冲线阶段,语文这样复习,你的成绩至少会提高50分

展开全文从今天算起,距离2019高考还有15天,在这15天里,如何复习语文最有效,笔者依据多年指导高三毕业生的经验整理了十个夺分小策略,现贡献出来,希望对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所帮助。1.套题训练。这15天就跟着学校的安排走。对于最后这15天
展开全文从今天算起,距离2019高考还有15天,在这15天里,如何复习语文最有效,笔者依据多年指导高三毕业生的经验整理了十个夺分小策略,现贡献出来,希望对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所帮助。1.套题训练。这15天就跟着学校的安排走。对于最后这15天,各学校都有自己的安排,作为考生,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就紧跟学校的步伐,按照学校的安排去复习。2.专题训练。这15天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有舍有取,攻坚克难。这15天的复习,大的方面考生须按照学校的安排复习,小的方面须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复习。说得详细一些,这些天,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已经有把握拿分的题,不必再多做;对自己还没有把握拿分的题,应该加大做题量,争取做出感觉,做出能拿到高分的地步。3.对语言运用题中的成语题就是高考的前一天,也不要放弃。因为成语辨析题考的是考生对常见常用的成语的积累,因此,你前一天做了一道成语题,如果运气好的话,第二天上高考考场说不定就会遇上你前一天做过的某一个成语,这种情况在考生的备课中时有出现。4.病句辨析题。这15天复习病句辨析题,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再次回顾整理一下病句的类型,再次回顾整理一下辨析病句所需要的支撑性知识,再次回顾整理一下病句常见的特征。病句辨析题表面看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考生把上边这三个方面做好了,病句辨析题其实是一道送分题。5.语境补写题。和成语辨析题、病句辨析题一样,语境补写题是近几年全国卷试卷中语言运用题里的必考题,因此,这道题的复习也不要忽视。不过,这道题的复习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效果不大,这道题的复习,关键在平时。所以,这15天,考生可采取两种办法:如果在这道题的作答上还有困难,信心不足,可在这几天里集中做上几十道,使答题的感觉明显起来;第二个办法就是回顾梳理作答这类题的技巧,让技巧在答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6.文言文阅读题和诗歌阅读题紧跟老师步伐,老师讲到什么时候,就认认真真地做到什么时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文言文阅读题和古代诗歌阅读题既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块单靠考生个人来努力,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很不现实。而且文言文阅读题和古代诗歌阅读题从实质上讲,考的还是考生的阅读积累,阅读积累深厚,自然答题经验就丰富,反之,答题就觉着吃力,因此,紧随老师的步伐,有利于充实阅读积累,有利于丰富阅读经验。7.名句默写题。这15天考生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那些容易写错写别的字再次整理一遍,做到上了考场不出错;二是有选择地做一些专门的练习题,练习题注意紧扣每篇中那些广为人们传诵的名句,或每篇中内涵丰富、且富有哲理的句子。8.三道现代文阅读题。这15天考生注意两点就行:一是跟着老师和学校的安排走,不必另外再寻找试题来做(当然,如果情况比较特殊,可参照本文所讲的第二条去做);一是注意再次回顾梳理一下的答题过程、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式,尽可能保证自己的答题行为规范、正确、高效。9.作文题。在这15天里,考生只需做好五件事:第一,继续整理素材,把自己搜集到的素材再细化一下;第二,继续完善文章的中间部分,争取把文章的中间部分写得规范、厚实、深刻、有新意。在这个方面,这15天不建议再更换写作模式、结构模式。第三,推敲设计好作文的亮点。笔者始终认为,作为一篇考试作文,想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想赢得高分,没有亮点是不可能的。如何设计亮点,可以说,作文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可能,只要考生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某一个方面去精心经营,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写出自己的亮点来。只要能写出亮点,你的作文就成功了大半。第四,关注老师提供的有价值的作文预测题。这里,考生必须明白,高考作文是可以预测的,因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这15天里,考生千万不要忽视老师推荐或提供的作文预测题,吃透、把握好这些作文预测题,我们的高考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10.继续完善、总结、设计好自己的书写。考生完善设计自己的书写,可从三个方面去做:首先,再次回顾确认一下自己的书写格式,使自己的书写格式尽量做到规范、正确。其次,认真规划设计一下答题卡上每道题的答题书写方式,尽可能地做到规范、清晰、整洁,让阅卷老师一看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三,对名句默写题的书写必须规划到每一个字如何来写。做好这一点,我们写上去的句子才能为我们夺得相应的分数;否则,我们永远在做无用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Erqxlo86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