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首意思&“三华”再聚首,步入成熟期的超融合还能带给我们哪些惊喜?_市场

假如没有超融合(HCI), 云的世界将会怎样? 在HCI已经步入成熟期的今天, 我们是否该仔细品味一下HCI的过往, 再畅想一下它的未来…… 超融合步入成熟期 大约2012年-2013年,

原标题:“三华”再聚首,步入成熟期的超融合还能带给我们哪些惊喜?

假如没有超融合(HCI),

云的世界将会怎样?

在HCI已经步入成熟期的今天,

我们是否该仔细品味一下HCI的过往,

再畅想一下它的未来……

超融合步入成熟期

大约2012年-2013年,HCI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像曾经的很多“舶来品”一样,HCI的概念一出现,就激起了国人的兴奋点。到2016年,HCI的创业潮已经在国内达到了一个顶峰。有一种说法,最多时国内甚至有超过百家提供HCI解决方案的厂商。幸运的是,HCI并没有像许多“舶来品”一样昙花一现,而是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企业云化和IT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进程的加快,一跃而进入主流。2019年,趋势已经十分明朗,HCI在越来越多的行业落地,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希望。

最新出炉的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9-2020年中国超融合产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无论从技术的演进,还是客户的信任度和接受度来看,HCI已经步入成熟期,并逐渐成为构建新一代企业云的“主心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计世资讯的统计数据也为HCI进入成熟期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2019年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达77.4亿元,增速为52.4%;但随着市场规模基数的扩大,2017年-2019年,HCI市场规模的增速趋于放缓,开始进入稳定增长期。短短六七年时间,HCI已经成了我们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细分产品市场。

【2017-2019年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及增长(计世资讯)】

HCI可谓生逢其时。从最初的系统整合到融合架构,再到HCI,如果是这样按部就班地发展、迭代,可能大家也不会感到意外,但是从HCI开始,明显地出现了一条更陡峭的增长曲线,HCI的热度持续走高。在IT基础架提供商和云服务商那里,HCI成了不可或缺的一条产品线。从技术的角度讲,HCI拥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包括敏捷、灵活,以及高度集成带来的部署和管理简化等,并且顺应软件定义的大趋势,这些因素促使它很快成为支撑用户数字化转型的理想IT基础架构方案之一。

随着国产化替代试点的陆续铺开,HCI迎来了又一大利好。而数字化转型、政企上云,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的兴起,无疑为HCI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计世资讯的研究显示,那些IT水平很高、对于新技术接受能力强的行业头部客户,最早接受了HCI,但HCI最大的用户群体还是各行业的中型与小型企业,以及大型集团企业的各分支机构。这部分客户群体是上云的主力军,数量庞大,但需求各异、对成本敏感、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政府、金融、教育是当前应用HCI较多的三大行业。尤其是政府部门,存在国产化替代的需求,这使得HCI成了虚拟化最佳的潜在替代品。

领先,不是时间决定的

从2012年到现在,HCI市场已经经过了几轮洗牌,我们耳熟能详的HCI厂商也就一二十家而已,但是一直有厂商凭借一些新的理念或商业模式,不断加入到HCI市场中,比如华云数据、EasyStack等。所谓HCI 2.0、3.0甚至4.0的提法也屡见不鲜。

不可否认,HCI是一个常变常新的领域。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以及HCI技术本身的快速演进,甚至是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地融合,虽然HCI整体市场步入了成熟期,但市场竞争格局仍存变数,洗牌可能仍会继续下去。

计世资讯在其超融合报告中将主要的市场竞争者分成了三大类:一类是以Nutanix、SmartX等为代表的纯超融合厂商,这一类型的厂商往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优势来赢得市场,散发着浓浓的技术范儿;另一类是以Dell EMC、华为、新华三、深信服、VMware等为代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一类型的厂商通过已有的市场基础来实现更广范围的覆盖,善于借力打力;还有一类则是以华云数据、QingCloud,EasyStack等为代表的新兴的云服务提供商,这类型的厂商通过为客户提供私有化部署方案来实现市场延伸。

计世资讯认为,中国HCI市场已完成了初步的优势劣汰,当前基本形成了以这三大类型厂商为主体的市场格局,不同类型的厂商逐步建立起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计世资讯从“产品服务能力”和“市场及战略能力”两个大的维度对市场中主要的HCI产品服务商进行了竞争力分析。以产品服务能力为例,又包含产品全面性、技术支持能力、应用场景丰富性、稳定性、混合云能力、可用性、安全合规能力、服务能力、云市场和社区等诸多细分项的评估。华为、新华三、华云数据、深信服、云途腾等凭借出色的产品服务能力和市场以及战略能力占居了市场领导者的位置。

【2019年中国超融合产品行业分布(计世资讯)】

在领导者象限,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本土厂商已经成了HCI市场的中流砥柱,它们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和接受度。“三华”——华为、新华三、华云数据又一次齐聚,既意外,似乎又在意料之中。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2018年11月计世资讯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三华”就齐齐出现在领导者象限中。华为、新华三大家比较熟知,进入HCI市场早,都有各自的拳头产品,并且在行业中拥有比较稳固的用户基础。

华云数据则不然,虽然华云数据集团2010年已经成立,但在很多人眼中,它还是云计算领域的一家创业企业,身上保留着创业公司特有的闯劲,以及诸多的可能性。华云数据从公有云起家,但现在已经是兼顾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全栈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印象中,华云数据2019年3月全资收购国际领先的超融合软件厂商Maxta之后,才算是大刀阔斧地进入了HCI领域。也是从那时起,华云数据在HCI方面的研发、创新以及市场推广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直到安超OS的推出,算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目前,华云数据在政府、金融、国防军工、教育、医疗、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十几个行业打造了行业标杆案例,客户总量超过30万。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信息中心安超云一体机的部署案例也被作为典型案例收录在超融合报告中。

从学习到独创再到赶超,华云数据通过技术、资本等多种方式,尽快在核心技术能力上实现突破,加速成长,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对于华云数据来说,HCI只是其一条产品线,或者说超融合架构只是构建全栈云平台的一项核心支撑技术。HCI相当于华云数据的一个加速器和有力抓手,有了它,华云数据在新基建、信创产业,以及助力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会更有底气和更大的发挥空间。

HCI更多的可能性

HCI热还将持续下去。计世资讯预测,未来五年,HCI将保持22.0%的复合增长率,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9亿元。随着5G时代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的兴起,HCI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有一定比例的HCI产品应用于边缘计算领域。

作为企业全面云化的基础设施支撑,HCI会加速从开发、测试或一些次关键应用逐渐向企业的关键核心系统渗透。以证券行业为例,考虑到业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等,在IT建设方面相对保守的证券企业也从两三年前对HCI的不认可,甚至不屑一顾,到现在不仅在更大程度上接纳了HCI,并且有将HCI与国产云管平台相结合,打造新一代云数据中心、扩大国产化比例的新构想。HCI成了支持企业数字化的一块重要基石。

HCI在技术上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越来越旺盛,HCI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7Ejb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