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告诉你&我最想告诉你,如何从孩子口中第一时间知道更多,保护好你的宝贝!

展开全文1. 还能不能把孩子送去托班或幼儿园?2. 我们如何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更多情况?怎么可以从孩子口中了解更多?就第一个担忧来说,最终大家还是会归于平复。毕竟多数老师还是正常人,我们的孩子没有出现特别反感去幼儿园或者明显的体伤情况下,把
展开全文

1. 还能不能把孩子送去托班或幼儿园?

2.我们如何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更多情况?怎么可以从孩子口中了解更多?

就第一个担忧来说,最终大家还是会归于平复。毕竟多数老师还是正常人,我们的孩子没有出现特别反感去幼儿园或者明显的体伤情况下,把他们送去仍然是维持正常家庭运行的最好选择。

而第二个顾虑倒是我们最难以应对、并且最想去找到方法的。当我们终归还是要把孩子送去托班,尤其是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孩子有没有在班里受到过虐待、体罚?

我们都知道,携程亲子园老师推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是极端行为,大部分幼教老师并不会如此,但下一个层级来说,不少社会上无正规教育资质的托班、私立幼教机构中的老师,采用过体罚、惩罚等行为也是见多不怪的,只是程度轻重有所不同而已。

携程亲子班的老师因为孩子不听话、哭闹不止而采用暴力推攘孩子的泄愤方式,而其它幼教老师可能会采用漠视、走开、冷言相对的方式。

携程亲子班的老师会对没有听从指令的孩子采用喂芥末的残酷手法,而其它幼教老师可能会选择罚站、说悔辱语言、不让孩子正常参加游戏的隔离方式。

而这些冷处理行为虽然谈不上很暴力,但对孩子心灵的伤害也不小。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学会主动去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

教你几招最有效的方法,

让娃更愿意告诉你他在幼儿园的经历

当孩子有明显的身体上的伤痕,或者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比如像这次携程的家长会上也有家长说了,宝宝回家哭了一整天,有这些特别明确的信号时才足以让我们判断出孩子在幼儿园遭遇了不好的事,大多数情况下,想要了解宝宝到底在幼儿园经历了什么并不容易,因为孩子不会告诉我们在幼儿园发生过什么。即使是被灌了多次芥末的孩子,也只是在妈妈拿着物证追问时才承认自己有吃过。

怎样将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打开一扇小窗,窥见一些光影。我查找了一些资料,也回想了自己送OK去托班后所经历过的情况,总结出下面这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 不要总是追问,再关切的追问也只是你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孩子需要的是交流。

幼儿园放学走在路上时,一路上听到跟孩子们的对话最多的就是:

"今天你午觉睡着了吗?没睡着,老师有没有批评你?"

"今天中午吃的什么?你吃饱了吗?"

……

这种追问的语气、关切的眼神,无形中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压力,得到“这件事你就是做不好”或者“这件事太烦”的暗示。在几次的被说教后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孩子往后不再想回答。

我实践中觉得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把我和OK的聊天主题定个性,比如咱们一起聊聊这一天快乐的事,这让他感觉我并不是在询问他,而是在进行一次平等的交流。

刚开始交流这个主题时,我会首先来做示范,和OK说几件发生在我身上的有趣事。必要的时候还会“添油加醋”,增加一些笑料。时间长了,到现在,OK就会经常会主动要求:“妈妈,咱们俩来说说‘最快乐的事’吧。”

2. 用具体的词汇和表达向孩子示范,不要用抽向的词汇。

很多爸妈喜欢问:

"你今天开心吗?"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孩子对于事情的描述和判断,与我们大人看待事情的客观标准往往是不相符的。

孩子并不知道爸妈们对于好的事和不好的事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事需要和我们说、怎么样的事不需要和我们说。

刚把OK送去托班时,我也会不自觉地问他幼儿园怎么样阿?你喜不喜欢阿?他不怎么搭理我。有可能是他们实在也不想跟你们聊这个话题,内心的OS是:好不容易“下课了”(等于我们的“下班了”),想放松一下,妈妈你干嘛还和我聊“工作”;也有可能是他们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毕竟,一天当中幼儿园发生了太多事情,小小的他们还不怎么会梳理信息、过滤信息。

后来,我在和OK聊天时,会尽量多从他明确的话题去切入。比如他最近很迷恋海底小纵队,我就同意他把小纵队里他最喜欢的巴克队长带去班里。回家后我会问他,今天你有给哪个小朋友看了吗?他们怎么说阿?你们班的“牛仔哥哥”是不是也很喜欢巴克队长?

通常这么聊下去,OK很愿意跟你说,在不知不觉地被提问和回答间,他就和你“透露”了很多幼儿园的信息,包括他是如何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

3.不要在状态不好的时候询问,选择在睡前、早起、玩游戏时问效果比较好。

孩子的判断,通常会受到当时心情的影响。

对同一件事,他在开心、状态好的时候,就会给出正面的反馈;同样的,如果心情不好,或者仅仅是因为当时困了、累了,给的反馈就很可能是负面的。

很多爸妈喜欢在放学的时候问,觉得这时候对当天的回忆还比较热乎。放学时间对一些在班上表现比较好的孩子是适用的,他们这时可能刚在离班前被老师贴了一朵小红花;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放学时已经比较疲惫了,自然就不愿意多说。

其实他们在幼儿园一天,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和我们在单位工作一天是一样的,那也是很累的好吗?你再一个劲问他“工作方面”的事,他真的觉得和你聊天好无趣!

但倘若吃完饭玩或者玩得很嗨很高兴的时候假装随意地问几句,孩子说不准会饶有兴致地和你叨上半天。

4.和孩子一起的玩乐时间得发生点“有效交流”

就像《游戏力》里提到陪孩子做游戏时,我们和孩子是彼此互动的,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是随时可以随时引入自己话题的。

顺便说下,做游戏不是带孩子去游乐场所/亲子乐园的这种玩。很多爸妈平时没时间陪孩子,到了周末就带娃各种这样玩,玩得是很开心,但是这样的玩乐时间并没有和孩子发生有效交流。

最后我想说,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只是尽可能地可以从孩子这里得到尽量多的信息,不要期望能够通过问孩子还原所有在幼儿园发生的场景和事实真相,其实我们也完全没必要太过焦虑。

而对于我们来说,越希望能在聊天中得到多的信息,就越得把聊天的“前戏”做足,也就是爸妈和孩子的共处时光要足够,也要更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交流都是点点滴滴渗透出来的,“每天回到家自管自看手机、也不陪孩子看绘本做游戏”,与“每天回家把固定时间给孩子”,得到的信息一定是不一样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7b3g6E.html

(0)

可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