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本科分数线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试卷点评

展开全文今年的高考数学题令广大师生有些意外,因为过去或许有些效果的花拳绣腿今年有些不效了。遗憾的是,很多师生事后怪罪命题风格变化,却不反思平时的花拳绣腿是否真的有效应付千变万化的命题风格。用霍金先生的话说,飞机失事却怪罪地球的引力。网上的花
展开全文今年的高考数学题令广大师生有些意外,因为过去或许有些效果的花拳绣腿今年有些不效了。遗憾的是,很多师生事后怪罪命题风格变化,却不反思平时的花拳绣腿是否真的有效应付千变万化的命题风格。用霍金先生的话说,飞机失事却怪罪地球的引力。网上的花拳绣腿文章很多,几乎是没有错误的空话套话,没有一句应付实战的干货。什么干货?就是如何把所谓“难题“顺利解出来,考135分以上。注意,我这里所提的建议只适合平时数学考试100分以上的同学,100分以下不是说不能学数学,而是兴趣不在数学上。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下几点是其他资料上没有的。一,缩短各章节复习时间,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综合复习,在综合复习过程中加深对各章节的理解和联系。很多学校和老师把各章节的复习(即所谓的第一轮复习)时间拉很长,孤立的概念、公式、定理讲得很细。这种复习方法的优点是基础扎实,拿基础分可靠,但太细了对于拿基础分来说就是过度复习了。过度复习还不是主要弊端,主要弊端是容易形成思维上的隧道效应,命题风格稍微变化就不知所云。例如,今年的那道求身高题,如果把题目改为一条线段上的几个点之间的比例关系,求线段长度,也许很多人能解出,但是把抽象的风格(线段)变成具体的风格(某人身高)就不知道如何动笔了。又例如,今年的那道算卦的题,如果把题目改成同时抛六枚硬币,求恰好三枚正面朝上的概率,很多同学能立即用二项分布解出来,改了一下风格,就不知道动笔了。以上两例,就是典型的思维隧道效应,原因就是平时把孤立的概念、公式、定理讲解得太细太婆婆妈妈了。二,对于那些中等偏上的同学,老师平时在讲完导数后给他们附加介绍微分中值定理。虽然微分中值定理不是高考考点,但是对于一直被认为比较难拿分的导数题,可以开阔思路。掌握了微分中值定理,面对导数题,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三,给中等偏上的同学介绍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系和向量处理几何问题更方便。例如今年的选择题的压轴题,立体几何解答题,网上公布的标准答案依然是初中平面几何的窠臼,属于欧几里得几何。不说别的,就说欧几里得几何2700年了,坐标系的发明才将近400年,哪种方法更优越不言而喻。四,数学数学,当然离不开“数”,尤其是“参数”。目前很多师生以为参数方程是选修内容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作为方法来说,“参数”太重要了。注意,“参数”和“参数方程”是两码事,一个是方法,一个是方程。例如求椭圆方程的那道选择题,求离心率的那道填空题的压轴题,解析几何的解答题,通过设适当的参数,根据条件运算即可得出结果。水平有限,也许自认为的干货不是很干,水分不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KA8p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