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副教授湖北高校教授复原失传千年的唐代“金银平脱”工艺

刘显波教授与自己复原的金银平脱工艺技术作品合影。新华社发 陈凌摄 新华社武汉5月30日电(记者李伟)“金银平脱”是盛行于唐代家具、铜镜等器物上的特种漆器镶嵌工艺,由于工艺难度极高等原因,在进入宋代以后失传。近日,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刘
原标题:湖北高校教授复原失传千年的唐代“金银平脱”工艺刘显波教授与自己复原的金银平脱工艺技术作品合影。新华社发陈凌摄新华社武汉5月30日电(记者李伟)“金银平脱”是盛行于唐代家具、铜镜等器物上的特种漆器镶嵌工艺,由于工艺难度极高等原因,在进入宋代以后失传。近日,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刘显波教授复原了这一失传千年的工艺。使用金银平脱工艺的文物目前只少量保留在国家博物馆、陕西博物馆等地。近期,在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2019“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刘显波教授的漆器作品“唐式银平脱鹦鹉团花纹黑漆圆盒”荣获大赛最高级别奖项。“唐代的贵金属加工工艺在整个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金银平脱工艺将金工与漆工合二为一,技术难度极高。”刘显波说,自己根据对当代科技考古资料的分析研究,历时两年还原了该工艺的基本制作流程。据了解,“唐式银平脱鹦鹉团花纹黑漆圆盒”参照出土唐代金银平脱文物的数据资料,将纯度为999的纯银压制为0.3毫米厚度的银片,继而根据胎体形态设计唐式风格的团花装饰纹样,将预制后的银花片粘贴于中涂漆胎后,经过多次髹涂黑漆、层层打磨,将与漆面齐平的银片平脱磨显。特写“金银平脱”工艺作品。新华社发陈凌摄“整个制作过程历时三个月,经过几十道工艺全手工制作完成。”刘显波介绍,在直径仅8.5厘米的小圆盒顶部镶嵌鹦鹉团花纹样,其上刻有精细的羽毛、叶脉纹理,其手法称为“游丝毛雕”。“制作难度最大的是,围绕鹦鹉的一圈团花由整张纯银片制成,最细处的花柄叶脉粗细仅1毫米左右。”刘显波去年曾出版学术专著《唐代家具研究》。刘显波表示,自己将继续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传统手工工艺与创新设计,挑战金银平脱工艺的更高难度的同时,对唐代家具装饰技艺的其他门类开展新的实证性研究,为恢复民族技艺的现代传承做出努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MRVW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