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观巷观巷!老晋城这条胡同里的大杂院,连外地人都觉得亲切!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的大院我的家 导 读 说起观巷,晋城人都不陌生。 作为曾经的小商品贸易市场 观巷市场担负起了改革开放初期 晋城商品交易的重任 如今,40年过去了 观巷市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在退休老干部王前奎的眼中 观
原标题:观巷!老晋城这条胡同里的大杂院,连外地人都觉得亲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的大院我的家导读说起观巷,晋城人都不陌生。作为曾经的小商品贸易市场观巷市场担负起了改革开放初期晋城商品交易的重任如今,40年过去了观巷市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退休老干部王前奎的眼中观巷就是观巷从来没有变过……太行日报融媒记者:郜晓红高云编辑:王瑞记忆时间作为一条老街,这里浸染了太多晋城老城区的文化元素,也见证了王前奎老人光鲜明亮的半生岁月。因为他曾经生活了近30年的老院儿,就位于此——观巷街高都寺171号。这是一个他在梦中也会经常呢喃的号码。这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据一位老邻居介绍,这座大院已经有150年的历史。这一点,从充满年代气息的木质大门可见一斑。院内东西南北楼上楼下、院门口都有人居住,曾经满满当当住了十几户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这样一座面积狭窄、环境幽暗的大院儿,不知温暖了多少颗来城市打拼的异乡客的心。王前奎的老院——观巷街高都寺171号。王前奎和老邻居聊天。品读高都寺171号一个不大的四方院落住满了各行各业的人由于新市街施工,只得走别的路绕行到观巷街上。王前奎在前面带路,步步生风,丝毫看不出已经70多岁高龄。走到浙江商贸城正对的一条胡同,再往里走两步,看到一座门牌号印着高都寺171号的老院子,便是这里了。1988年的夏天,当王前奎携妻小,带着大小包裹站在这里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听到院子里传出来的锅碗瓢盆的声音。邻居们听说来了新住户,笑呵呵地前来相迎,帮着王前奎一家拿行李搬东西。妻子王前凤回忆,一开始说要往这搬的时候,还怕这里人多不好相处,看到邻居们热情相助,顿时打消了她的疑虑。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王前奎站在院子正中央,仰视头顶的四方小天,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从现在开始,这里就是他的家了。而在此之前,王前奎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个城市会有一处他的立足之地。王前奎的老家在晋庙铺镇,兄妹六个他排行老五,17岁那一年,王前奎考上了晋城一中。参加工作后,王前奎在晋庙铺镇大山河中心学校当过老师、任过校长,在原郊区教育局担任过教研员。1987年,王前奎调入城区工商局工作。在工商局工作的这一年,王前奎一家在东关租住了一个小屋。局里面听说他没房子住,就把观巷老院内的西北小屋分给了他。楼下两间厨房,楼上三间是书房、卧室。“这个大院除了一间房是私人的,剩下的全都是房产局的公产房。”王前奎回忆,大院当时住过唱戏的、做生意的、医生、老师,各个职业各个行业的都有。通过和邻居们相处,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深刻影响着王前奎。“已故老人王晓霞,待人特别热情;医生李庆林,医术医德都高超;阮俊、海琴无论做什么事,都很吃苦认真……”说起曾经的老邻居,王前奎如数家珍。王前奎酷爱读书看报,经常把看到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从报纸上剪切下来粘贴到一个本上。在他看来,如果说读书看报丰富了他的知识,那大院中的邻居则丰富了他的阅历,开拓了他的眼界。王前奎说,正是与这些老邻居几十年的相处,让他深感基层民众生活的不易。所以,当局里面推荐他任政协委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接过这个担子。1990年起,他连续四届担任城区政协委员,通过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2007年起,王前奎成为城区政协的一名特邀信息员,关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撰写了大量的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城区和市政府社情民意通道。航拍镜头下的老院。守望相助岁月静好大院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集体心声1988年在城区工商局工作的时候,王前奎每个月领到的薪水是29元,这在当时虽说已算是收入不菲,但要维持一家五口人的开支,仍显捉襟见肘。为了补贴家用,妻子王前凤平日除了操持家务,还得外出打零工。开饭店、卖冰棍、摆摊卖衣服……凡是能挣钱的营生,都干过。“老婆每天外出打零工,辛苦是辛苦了一点,但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开放政策,可能你连挣这点家用的机会都没有。”1988年是改革开放十周年,市场经济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工商局工作,再加上就住在观巷市场旁边,对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王前奎可谓耳濡目染。记忆中,大院里的人那时候都很忙碌,每天早出晚归,家家户户都为了自家的小日子而在外打拼奋斗。白天院子里只有老人小孩,显得冷冷清清。但是每当夜幕降临,这个大杂院就显得异常热闹。劳累一天的人们陆续回到院中,互相打着招呼寒暄几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围坐在不大的院当中乘凉,聊聊趣闻、谈谈国事,间或有小孩在院中追逐嬉闹,引来大人一顿呵斥……成为那个年代,大杂院中独有的一道风景线。“那时候经济条件都不好,家中有电视机的就更少了。”王前凤回忆,每当夏夜来临,邻居中家里有电视机的就会把电视搬到院子里,一院子的人围坐在一起看着电视,聊天乘凉,气氛融洽。王前奎在现住所铭基凤凰城锻炼身体。王素琳是王前奎的大女儿,搬到这个院里的时候她正上初中。虽然初来乍到,但生性活泼的她很快就和院里的孩子们玩成一团。王素琳记得,那时候放学,和弟弟妹妹回到院子里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坐在院子里和大家一起看电视。虽然经常会被父母敦促回去写作业,但那仅有的片刻时光却成为她记忆中最温馨快乐的一段画面。“再有就是过年的时候,院子里可热闹了。”王素琳说,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人们就会让她和小孩子们到外面去捡拾柴火,在院子中间堆砌好。等到大年初一早上,大人小孩早早起床,将年火点燃,大家互相拜年,小孩少不了会领上一份压岁钱,高高兴兴到外面买自己喜爱的小吃和玩具。在王前奎看来,那个时候住在大院里的人,更像是一家人。在物质相对不太丰富的年代,大家勤勤恳恳、恪守本分、互帮互助,在这一方天地内,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发展。“守望相助,岁月静好。这可能是从大院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集体心声。”王前奎说。全家福。铁打的大院流水的居民不断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走出大院2015年,在孩子们的一再要求下,王前奎夫妇依依不舍离开了生活近30年的大院,搬到了铭基凤凰城。这里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煤气暖气电器齐全。但老两口住在其间,却有少不了的落寞。“我们年纪大了,那个老院子没有接通暖气,孩子们孝顺,就让我们搬到这边来住。”王前奎说,住在小区高楼里,条件是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太少了,每个人都被割据在那百平方米的空间内,出门见面招呼都不打。王前奎在读书看报。王前奎遵循自己的生活规律,每天上午坐公交车到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打打羽毛球、乒乓球,下午在家读书看报、剪报,生活充实。倒是老伴儿王前凤让他有点担心,前段时间刚做了手术,身体不太好,家务活没敢怎么让她做。关键是这里的人都不认识,老人也很少下去活动聊天。每个午后,坐在宽大明亮的窗户前,王前凤都会忍不住怀念从前大院的生活,怀念那些老邻居。得知我们要前去老院儿,老两口显得很开心。下午早早等在观巷街口,领着我们往老院子走去。刚走到院门口,买和平就朝王前奎打招呼:“老王叔,您来啦?”王前奎上前和买和平握手寒暄。“还没出摊呢?”“没呢!晚上再去。”王前奎夫妇俩在观巷买东西。买和平和他的姐姐高琴,2008年搬到这个院子居住,姐弟俩在大华夜市卖炒拉条、羊肉串,一年下来收入可观。虽说和王前奎只做了7年邻居,但姐弟俩对王前奎印象深刻。“老王叔人不错,很勤恳。”高琴说,“每天早上都能看到老王叔一个人在院子里打扫,院子里一直都很干净整洁。”来这个大院时间不长,姐弟俩却早已把大院里的人当成了一家人。“我们经常晚上出摊,天快亮才回来,拉着车回院子响动很大,吵到邻里休息,但是大家从来没埋怨过。”高琴说,“我们这些邻居都相处得可不错呢,就像是一家人。”在大院住了近30年,曾经的老邻居,有的已经故去,有的搬离了大院。牛秀琴是为数不多的仍在院内居住的邻居。“我搬来这个大院有20年了,我们这个大院邻里相处得可不错。那时候我刚搬来,孩子还小,东屋的大伯大妈就经常帮我看孩子。他们现在已经故去,我非常想念他们。”牛秀琴说,她现在住的地方以前是她姐姐住过的,后来姐姐一家搬离了这里,她就住了进来。“铁打的大院,流水的居民”,王前奎这样形容这个院子。这30年来,这个大院不断有人搬出去,又有人搬进来。这座耸立于市井弄堂里的大杂院,在百年之后,依然默默为来这座城市打拼的人提供庇护与温暖。天快黑了,买和平和姐姐高琴开始为夜市出摊准备需要的东西。这些年来,他们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动作。攒足钱买一套自己的房子,是买和平和姐姐现在最大的心愿。而搬进来,走出去。也正是这座大院内很多人共同的心愿。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在这座老院的守护下,不断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走出了大院。这张家人的黑白老照片王前奎一直珍藏着。“刻苦奋斗、勤劳朴实、和睦相处、互助共进,是这座大院一直以来传承的一种精神。”王前奎说,“每个大院都有每个大院的性格、特点。我们这个老院儿,曾经住过十几户人家,各个行业各个地方的都有。我认为这也正契合了‘崇实守信,开放包容’的晋城精神。”本微信号中太行日报记者采写的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taihangribao),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VaVW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