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桑杰唐卡家唐卡被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你知道唐卡是如何绘制的吗?

天堂,是每个人在低吟浅唱中最向往的圣地,令人遗憾的是这世上并没有人见过天堂的真实面貌,而甘南,或许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甘南,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这里不是西藏却比西藏更有藏味儿,是多少人梦中的天堂,是一个将灵魂信仰融入骨子里的地方,只有在这里
原标题:唐卡被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你知道唐卡是如何绘制的吗?天堂,是每个人在低吟浅唱中最向往的圣地,令人遗憾的是这世上并没有人见过天堂的真实面貌,而甘南,或许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甘南,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这里不是西藏却比西藏更有藏味儿,是多少人梦中的天堂,是一个将灵魂信仰融入骨子里的地方,只有在这里,你才会发现这里的藏传佛教文化相比西藏有着过之而无不及的浓郁。唐卡,是伴随藏传佛教文化而生的艺术形式,是西藏艺术文化成就的代表,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一幅好的唐卡不光能保值还能增值,这也是唐卡深受收藏者喜爱的原因。对藏传佛教文化不熟悉的人来说,唐卡可能有些陌生,这是一种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的绘画艺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绘画内容涵盖宗教、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被人们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风格。在甘南,有一处全国最大的私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拉卜楞摩尼宝唐卡展览中心。这座展览中心由唐卡大师希热布创办,并且开办了学校教授藏文化唐卡艺术,其中许多孩子是孤儿,是希热布和他藏族诗人弟弟贡却桑丹注入极大心血的艺术圣地。希热布大师出生于青海果洛地区,自幼出家的他在藏传佛教文化的浸润下成长,并在众多高僧大德身边系统学习了佛教五明知识中隶属于工巧明的唐卡绘画,熟练掌握了藏区唐卡绘画曼唐、钦在、噶玛噶赤三大流派绘画技艺。不仅如此,希热布还在藏区唐卡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中国内地年画绘画艺术和西方透视绘画艺术,不断创新唐卡艺术的表现手法。他潜心创作的《十世班禅》、《寂天菩萨》、《大威德金刚》、《妙音天女》、《野牦牛》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及藏族僧侣的喜爱,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展览,无一不受到唐卡文化爱好者的追捧。唐卡制作共分为选布、固定画布、上胶和打磨、矫正画布、打线、勾草图、上色、勾线、开脸九步,传统唐卡对绘制步骤要求极为严苛,每一程序都应遵循藏传佛教仪轨,甚至出现了《造像度量经》对唐卡的内容、着色、尺寸等进行了统一规定,证明了唐卡藏传佛教中的重要文化地位。唐卡绘画给人的第一直观感受是色彩鲜艳亮丽,得益于从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颜料,这些颜料保证了唐卡绘画的璀璨夺目。唐卡的绘画主体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在中心位置描绘主要人物,接着从画面上角围绕主体人物顺时针方向,绘画与中心人物有关的活动场景、故事、人物等,填满画面四周。唐卡整体画面讲述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最为典型的要数《释迦牟尼转》、《莲花生大师》等作品,借用佛祖的视角描绘人间疾苦,取材于现实悲难,其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境界也是流传至今,依然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画面布局方面,内容会跟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丰满的人物形象在画师的手中栩栩如生,这些人物故事通常为内容背景服务,而不局限于历史、时间、空间,传统的唐卡并不像西方绘画那般讲究透视观感,整体构图丰满平衡而又多变。藏传佛教艺术称冠亚洲出现与公元12至16世纪的四百年间,一度达到后世仰望的艺术水准,唐卡的绘画风格史也是藏传佛教艺术史的光辉代表。宗教审美理想的类型化、造形单元的符号化、画面组织的程式化、视觉效果的平面装饰化是唐卡绘画的四大特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WzB6E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