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科举考试利弊行

学而优则仕,科举在明清时期是读书人做官的的正途。科举考试,设计严密,层级很多,攀登艰难。读书人十年寒窗,拾级而上,成功者少,失败者多。一旦打定主意走科举之路,必须要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散馆六关。读书人通过艰难的“读十载、过六关、
原标题:科举考试利弊行学而优则仕,科举在明清时期是读书人做官的的正途。科举考试,设计严密,层级很多,攀登艰难。读书人十年寒窗,拾级而上,成功者少,失败者多。一旦打定主意走科举之路,必须要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散馆六关。读书人通过艰难的“读十载、过六关、斩数将”之后,方能在保和殿考进士、中金榜、点翰林,从而在朝为官,光宗耀祖、荫妻庇子、实现理想。童试考秀才: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通过后参加由州府官员主持的府试,通过县试、府试的考生被称为童生,再参加由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役,见知县不跪、不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再则称“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乡试考举人: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省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份的八月举行。凡本省生员、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参加应试,乡试考中者统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同时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会试考贡士: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又称礼闱。考期在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戊、未年的二月举行,也称春闱,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取进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保和殿开考,只考策问一道。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分出一、二、三等各名次,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占总考试人数的三分之一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占总考试人数的三分之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二甲、三甲通称为进士。朝考取取庶吉士:朝考是翰林院庶常馆(类似研究生班)庶吉士的入门考试。已经录取的进士,除一甲三名免试外,其余再举行一次考试,叫作“朝考”,选拔庶吉士,到翰林院学习。学业三年以后,举行毕业考试,称为“散馆”。散馆取翰林:散馆是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的毕业考试。庶吉士经过三年清贫学习生活,要举行毕业考试。成绩分为三等:一等者,留庶常馆,授予翰林官;二等者,或留庶常馆,或工作;三等者,或再读三年,或退回进士候缺分配工作。只有上等和中等者,才算是翰林。在明清时代,作为士农工商之首的士,其最高层次是翰林。这样一来,朝考——庶吉士——散馆——翰林官,构成了一条通向皇帝身边的快速通道,而且几乎是唯一通道。当然,就算成为翰林官,也还要努力争取任侍讲、侍读、经筵讲官等,这样被皇帝注意的可能性才最大。在科举考试的过程中,值得大书特书、浓墨推荐、可庆可贺的是高中举人、金榜题名、钦点翰林。高中举人享有做官资格:《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料想大家都听过,讲的是一个叫范进的老秀才,50多岁终于中了举人,喜极而疯。后面要不是他那个杀猪的老丈人扇了他一巴掌,估计这位新科举人的前程也就到头了。为什么他会喜极而疯?因为中举后,就大不一样。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享政策、优待遇、受尊重、做学官、当主簿、升知县的机会。第一,举人可以不用纳税交粮。这点很厉害的,只要你中了举人,一家人都不用纳粮交税,而且马上就有人来“投现”,把他的地挂靠到你的名下。然后他以比国家低的税率给你交租子。这样你就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了!第二,举人意味取得当官资格。历史上,当了举人的确就可以当官,只不过一般都是中下级官吏,比如学官、县丞、主薄之类的佐贰官。运气好的话,赶上吏部的大挑,还能外放个小县担任知县,著名的海瑞海大人就是由此迈入仕途的。第三,举人能与县令平起平坐。因为举人与他们中的姣姣者——进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说举人在野,进士在朝,共同操纵天下士风舆论。后来到了明清时期,举人属于似官非官那一类人群,已经不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成为一种“准特权”阶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范进中了举人后,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差,不但原先动辄斥责打骂他的老丈人毕恭毕敬,就连一干乡绅也纷纷示好。一是范进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二是范进社会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金榜题名关键框定三甲:殿试揭晓的榜便称为“金榜”。“金榜”分为大、小两种,“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印章用于张挂,“小金榜”则不用加盖印章,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题名”就是被皇帝钦定的三个等级进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般说来,殿试不会再有淘汰,只是根据皇帝亲自甄试,重新安排一下名次而已。例如清末会试第一名谭延闿,殿试后成为了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而刘春霖却中了状元。那么金榜题名是按什么标准来确定的呢?一是按书法: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进士徐树铭,考试时已经完卷,还没有上交,却急着上厕所。他见身旁站着一位少年,就求道“劳驾代为关照”随即匆匆离去。少年翻阅他的卷子,见书法工整,非常欣赏,于是默默记下了“徐树铭”这个名字,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不久,道光帝去世,咸丰帝登极,随即多次超擢徐树铭。真是一手好书法,天子知遇恩。又如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探花刘凤诰,殿试那天,太阳落山,他还没有完卷。这自然是违反考场纪律的,惹得监考大臣要轰他出场。幸好礼部尚书常青见他书法秀劲,让发给蜡烛,由他写完!几天后发榜,刘凤诰名列一甲,高中探花。与其说常青慧眼识才,不如说是一手好字救了刘凤诰。二是看名字:比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殿试,秦鸣雷夺魁,吴情为探花。有人说,本来状元是探花吴情的,可是此人运气不佳,名字与“无情”谐音,俗话说“无情无义”,嘉靖帝听了“无情”两个字很不舒服。加上当时大旱,嘉靖帝正在求雨,夜里梦见打雷。于是秦鸣雷的名字成了吉兆,让他捡了个便宜。当时流行一句打油诗“无情举子无情帝,鸣雷只好捡便宜”。类似传说还有,清末恩科状元刘春霖,也是因为那年大旱,慈溪太后盼天降甘霖,就点了刘春霖为状元。钦点翰林意味入阁为相:金榜题名,标志着漫漫科考路走到尽头。但是,考取进士之后,并不能直接出将入相,显贵于世。相反,考中进士,只能获得担任县令、六部主事、六部言官等七品、准六品、六品小官资格。从七品到一品,整整十四个台级,进士刚迈上第一个台级。无论在地方衙役还是在中央部门,升迁的机会都不多,而且升迁的速度也慢。绝大多数官员都会在低品秩的位置上结束官场生涯。哪里升官机会多,时间短,速度快?在帝制时代,答案是“三近”:近皇帝、近皇权、进皇宫。哪里离皇帝、皇权、皇宫近呢?明清时期,结论是内阁、南书房、上书房、詹事府、军机处等。怎样才能进入这些地方呢?明显是进入翰林院,俗称点翰林。翰林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而在明代获得长足发展。翰林官掌管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并从事考议制度,起草文书,皇帝顾问。具有学术和政治双重性质。翰林官品级虽然很低,但在皇帝身边当差,很容易被看中,坐上升迁的火箭。明代永乐初年,内阁中不是翰林出身的有一半;从天顺二年{1458年}起,就确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制度。“通记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清承明制,翰林院官员,多出自翰林,据统计:清代汉大学士119人,其翰林出身者101人,进士17人,举人仅左宗裳一人。翰林出身的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所以,考中进士后,士子下一个目标就是勇考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争当翰林官。点翰林在通往仕途上如此重要,朝考和散馆当然备受瞩目。偏偏有的皇帝和权臣,拿点翰林不当一回事。《明史选举制》记载:万历二年(1574年),当时权倾朝野的张居正遇到一件不高兴的事——他的儿子会试没有通过。孩子不争气,干别人何事?然而大权在握的张居正偏要拿一班新科进士出气,遂不选庶吉士,断了这些人点翰林的通路。有不让入学的,就有不让毕业的。万历后期,言官王元翰曾上书皇帝,痛陈让他想要大哭一场的八件事,其中就有“庶常散馆也越常期”——到期不举行毕业考试,平白积压人才,这可如何是好呀!奏章上去,皇帝怎么说?《明史王元翰传》记了四个字:“帝皆不省”。任你如何写,他不当回事——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oD0W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