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可救药广东雨神广西82岁老人做风筝40年,痴迷风筝“无可救药”原因是这个!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语说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但在四季如春的岭南,秋风阵阵的十月,同样也是放风筝的好时机。2018年广西梧州宝石节期间,在梧州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举办了一场题为“活力梧州 放飞梦想
原标题:广西82岁老人做风筝40年,痴迷风筝“无可救药”原因是这个!“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语说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但在四季如春的岭南,秋风阵阵的十月,同样也是放风筝的好时机。2018年广西梧州宝石节期间,在梧州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举办了一场题为“活力梧州放飞梦想”的风筝邀请赛,来自两广许多地区的不少风筝协会组员参加了比赛。风筝邀请赛不仅吸引了两广很多地方的风筝协会组员参加,也有不少梧州市民拖家带口前来观看比赛和放风筝,尽享秋高气爽的欢乐时光。现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与其说是一次比赛,不如说是一次放飞心情的娱乐狂欢。在梧州国家体育训练基地门口,有很多看到商机的小摊早早摆满各种风筝出售,他们的风筝都是流水线生产的,款式基本一样,价格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而在众多小摊中,我看到一个大爷格外醒目,已经头发花白的大爷与周围清一色的年轻摊主除了在年龄上的不同,还有他卖的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我饶有兴致走近大爷的摊档,与他闲聊起来,得知大爷名叫范英华,今年82岁,当地人都亲切称他为“范伯”。范伯自小就对风筝情有独钟,小时候没有线放风筝,他就把妈妈的烂袜子拆掉,用织袜子的毛线来放风筝,后来出于对风筝的痴迷,从玩风筝到制作风筝。自上世纪80年代起,范伯就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和制作风筝。经过一步步探索,一步步总结,他制作的风筝放飞时更加出色,深受梧州市民的喜爱。范伯制作的风筝是传统的平面软翼风筝,一张纸和几根细竹签的组合虽看起来简单,但是制作得经过构思、设计、画模、套色、剪裁、削竹、黏贴、穿线、贴尾巴等复杂工序,每一个环节对制作者手艺都是很大考验。范伯制作风筝已近40年时间,如今虽已82岁高龄,但他依旧坚持做风筝,用他的话说,已经是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范伯风筝不仅外观漂亮,还更适合梧州的气候环境,已经陪伴梧州两代人走过放飞时光,不少市民提到范伯风筝便竖起大拇指称赞:“范伯出品,必属佳品”。手工制作的风筝,小的10元一个,大的15-30元一个,物美价廉,深受市民喜爱。我问范伯,说手工做的,价钱可卖高一点啊,他说不要紧,小朋友喜欢就好。平时的话语,透露着老人的善良和慈爱,听着有些感动。从范伯的眼神里,我可以读到他对风筝的痴爱,也能感受到他看到别人对自己作品喜爱时的那份满足。他在每一个风筝上都盖着“范伯风筝”的印章,由此可见,老人真的把每一个风筝都当成作品来对待的。自己对风筝的痴迷,他曾写过一句自嘲的诗:“尽到老朽无药救,幸存童心保安康”。他说,现在自己年事已高,放风筝、做风筝只是一种锻炼身心的活动,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童心,才能获得更加健康。更多原创旅游资讯,请关注我的公众号:tzj5168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yoxN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