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叶图片大全历史上不产茶的西藏,却离不开茶叶

许多人应该都知道藏族人有饮酒的习惯,有的内地朋友甚至还能哼出一两首藏族敬酒歌。但是对于藏族人喝茶这事,可能是因为太常见太平凡了,反而不见得能说出什么讲究。藏族有一句俗语:饭可以一天不吃,茶不能一天不喝,牧民们也说:牧人可以不吃肉,可以不喝奶
原标题:历史上不产茶的西藏,却离不开茶叶许多人应该都知道藏族人有饮酒的习惯,有的内地朋友甚至还能哼出一两首藏族敬酒歌。但是对于藏族人喝茶这事,可能是因为太常见太平凡了,反而不见得能说出什么讲究。藏族有一句俗语:饭可以一天不吃,茶不能一天不喝,牧民们也说:牧人可以不吃肉,可以不喝奶,但是不能没有茶。可见茶,是藏族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必需品。但大家一定不会知道:历史上,西藏不曾大规模产茶,藏族人每日离不开的茶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寒缺氧,强辐射,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摄入的基本都是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保持热量适应自然环境,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就成了藏民族的主食。这些高热量食物的脂肪当然也不会少,那他们是如何将体内的脂肪分解的呢?对于缺氧、干燥和以肉食、酥油、糌粑为主食的青藏高原人民来说,具有消食、止渴、去腻等特殊功能的茶叶,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居住在高原地带,缺乏蔬菜,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喝茶又可增加维生素,同时可以弥补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不足,久而久之茶叶逐渐成为西藏的民生之茶,人人离不开。历史上,西藏不曾大规模产茶,据藏族史料记载,西藏高原盛行饮茶之风,是从松赞干布时期,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后,西藏的商业贸易兴盛起来,而茶马贸易成为吐蕃与唐朝的主要贸易。茶叶传入西藏,它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使之成为肉食乳饮的藏民族的饮食必需品,上至王公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纷纷竟相争求。于是,茶马古道也应运而生,促进了西藏民间贸易的发展。藏族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饮食习俗别具风格,其中酥油茶便是藏民族特有的营养饮料,以其原料的营养性、制作方法的独特性而闻名遐迩,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在西藏,不管是在农区、牧区,还是在城镇,无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住的友人,一踏进主人家门,首先端出的是香喷喷的酥油茶,主人双手捧上,恭敬地请你喝一杯,接着再寒暄议事。请喝茶是藏族人民好客的表示。按照传统,藏族人在家要喝四到五遍茶,早上酥油茶拌糌粑就成为了他们的早餐;中午配着一些烤饼、牛羊肉喝茶;然后是下午茶;到了晚饭后,更是喝茶聊天直到晚上就寝。藏族人喝茶用小碗,碗虽然不大,一天喝下来也有很多。在西藏喝的茶可分为酥油茶、甜茶、清茶,而且制作方法各不相同。而藏族最喜欢喝的是从吐蕃时期就己开始流传的酥油茶。酥油茶的制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工艺色彩。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产于四川、云南的青砖茶作原料,先把砖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荚沽),滤出茶叶,倒入茶罐,放在一旁待用。做茶时,取适量的浓茶汁加一定比例的水和盐,倒入“酥油茶桶,然后加入酥油,再用力将打酥油茶用的棍子上下来回搅动,待水乳交融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走入高原人家,不少人都使用电动搅拌机打酥油茶,使这一传统的饮食习俗被赋予现代的操作方式。在西藏高原形成的以酥油茶、甜茶为主体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把茶的内涵发展到了极致,共同构成中华茶文化的大观。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zxjp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