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郡古城址见证岭东雄郡千年建城史

参照光绪版《惠州府志》插图绘制 惠州府城遗址 归善县城遗址。 平海古城。 博罗古城墙遗址。 龙门古城遗址。 淡水古城墙遗址。 惠州这座让苏东坡“愿作终老计”、“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
原标题:古城址见证岭东雄郡千年建城史参照光绪版《惠州府志》插图绘制惠州府城遗址归善县城遗址。平海古城。博罗古城墙遗址。龙门古城遗址。淡水古城墙遗址。惠州这座让苏东坡“愿作终老计”、“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置史和千年的建城史。回望漫漫的历史长河,勤劳聪慧的惠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而具特色的古城就是成就之一。这些古老而沧桑的古城址,也见证了岭东雄郡的发展史。自古以来,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址是指城市的具体位置和活动所在地,在建城以前,都要进行精心的选址,然后才划定区域,规划设计。城址选择必须考虑水陆交通条件。古代城址无一例外,都选址于水陆交通方便的区域开展城市建设。最早的春秋战国各国国都,以及秦汉王朝的首都,如咸阳、长安、临淄、邯郸、苏州等,无一不在交通要道之上。古代城址选址除了要求水陆交通便利,地形往往也是城市选址的基本条件,此外还必须选择地形险要之处,有利于安全和防御,因此古代城址不是傍山、倚原、临河,就是处于两山之间或河谷之中,或者面临大湖、大海,以广阔的水域为凭借,使城市处于安全地位。如惠州古城址即位于东江、西枝江河畔水网中心,防御功能强,引水也十分方便,从选定之日起,历经1000多年,从未改变。惠州自隋唐设立循州总管府,筑城至今,仍保留了相关古代城市遗迹及遗址。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惠州地区曾出现过缚娄古国、梁化郡治、循州府治、归善县治等基本城市雏形。但千百年来,有些古城由于历史变迁,一直被淹没在地下,有关城市设施的基本情况也因为考古资料的缺乏,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本文重点介绍惠州府城、归善县城、淡水古城、博罗古城、平海古城、龙门古城等古代城市有关遗址。惠州府城遗址至今仍保存两条省级历史文化名街惠州府城遗址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西中山公园所处的梌山一带。梌山有一条直通惠州北城门(朝京门)的老街道,称北门直街,它与现存的惠州府城墙遗址连在一起,成为一处重要的府城遗迹。自隋在梌山设循州总管府以来,这里一直是府衙所在地。据《惠州文物志》记载,惠州城自宋至民国,古城均有城墙围绕,由于历代城市建设、发展原因多数被拆毁,现仅有上米街至桥西沿江路渡口所转弯处一段残垣,全长约500米,城墙最高处有7.5米。城基高2米,外包青、红石条,内夯实土,墙身砌以青砖。据研究,此段残垣大部分砖石为明代遗物,其中也有少量清代青石条。《惠州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惠州始设卫,下辖9所。此后,为了加强防御,知府万迪大规模扩建府城,开城门7个:东门“惠阳门”,南门“横岗门”(今南门路10号的市电影公司处),西门“西湖门”(今步行街西出口处),北门“朝京门”(今环城西一路渡口所附近),另开小东门“合江”,小西门“东升”,水门“会源”。城墙周长4183米,高6米。这次扩城,基本奠定了府城的规模,如今府城仍保存有金带街、北门直街两条省级历史文化名街及多条古巷道。关于惠州府城的历史,自隋开皇十一年(591),在今惠州梌山设循州总管府,至清末惠州府衙被毁,期间约1400年,惠州府一直是整个粤东乃至东江流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惠州梌山仍保留有北门直街、北门大街、府背巷等众多历史文化街巷。北侧设有大量商业街区、文化设施、金融机构。惠州府城的城池建设,唐以前情况目前尚无从考证。宋、元两代的府城范围甚狭。明洪武三年(1370),惠州知府万迪与守御千户朱永率军民开始扩城,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竣工,城开七门,自此奠定了明、清两朝数百年惠州府城的规模和格局。清代道光年间,惠州知府江国霖新修城垣,筑城楼7座,可容四五百人。民间有谣谚云:“铁链锁孤舟,浮鹅水面游。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根据清光绪《惠州府志》记载,惠州府城内还有“六山”,为梌山、方山、关山、银岗岭、象岭、印山。20世纪80年代,原惠州府城所在中心梌山地下发掘出土的隋唐年间筒瓦、板瓦和陶罐残片等建筑构件和生活必用品,正是隋唐居民在此筑城建屋、生产生活的最好见证。归善县城遗址与府城形成隔江相望格局归善县城遗址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归善县之名自南朝陈后主桢明二年(588)起一直沿用至民国,时间长达1400多年。归善县城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明万历三年(1575)建成,城高5.3米、周长3.5千米,东城门为辅阳门,今惠新东街口;南城门为龙兴门,今永平路北段对出西枝江边;西城门为通海门,今惠新西街口的西门口;北城门为娱江门,今和平直街近东江边。此后又加开2个便门,分别称便门仔和水门仔。另有2个关口、9个窝铺。明清两代,古城址均有修葺。上世纪30年代,城墙被陆续拆毁。现存铁炉湖裘屋、归善县城小北门遗址、归善学宫等是古代归善县城的重要历史遗存。据清光绪《惠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庠生刘确和乡民黎俸等请建东平民城,以防寇患,经过10年的努力,县城城墙筑成并与惠州府城以水东路与浮桥相通,形成一地两城、隔江相望的天然格局。明万历六年(1578),归善知县林民止将县治由府城迁至归善县城。为此,该民城变成官城,此时以水东街连通惠州府城、归善县城的“一街挑两城”的双城格局逐步形成。明末清初,县城城墙开始得到历代惠州知府和归善知县的重修。归善县城城墙的最后一次修筑是在清咸丰五年(1855)。在此之后,县城城墙城垣多次受战争及人为破坏,再也没有修建,逐渐破落。东征结束后,为避免再次被人据为天险割据,省城惠州同乡会联名呼吁政府尽快拆除府城城墙。几年后,城墙基本上拆完。据史料所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方便惠平公路通车,归善县城南门被完全拆除,民国二十八年(1939)刘秉纲任惠阳县长时,成立“拆城委员会”,将县城城墙大部分拆除。归善县是古代惠州府的中心县治,今桥东至今仍然保留不少文物古迹,如小北门遗址、归善学宫、铁炉湖明清古街等。平海古城粤东海防重地士兵耕战结合平海古城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平海社区,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东南沿海一带海盗猖獗,民不聊生。洪武十八年(1385),置平海守御千户所,同时建造平海所城,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平海所城颇具规模。城墙周长1733.3米,高6米,雉堞871个,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门上建敌楼,城内修建贯通东、西、南、北的“十”字街,街的十字交叉点为全城的中心。街道两侧建有排列整齐的方形砖房营区及砖木结构民居,民居为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式演化而来的混合结构,建筑采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墙基多用花岗岩石砌筑、青砖小青瓦屋面。所城建成后,隶属碣石卫,下辖10个百户所,军士1120人。三成士兵守城,七成士兵屯田,耕战结合,遂成“粤东海防重地”。历史上,这里还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军声,对多种方言能运用自如,对答如流。清雍正十年(1732),设平海、碧甲二巡检司。平海司署设在平海城,其后相继改名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营守备署、平海仓等。康熙至嘉庆年间,除了加固修整城墙外,还在其前沿地带先后构筑了大星山炮台、吉头炮台、盘沿港炮台等,形成一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目前,平海古城四座城门经多次修缮,尚保存完好,城门皆用砖石砌成拱券门,门上为歇山顶门楼,正脊、垂脊、栏杆等处以灰塑、砖雕、壁画等装饰,灰瓦屋面,绿琉璃瓦剪边,门楼内侧两边设石步级,各城门的形制、规模大体相同而稍有变化。平海古城是岭南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明代所城,经过600多年的发展演变,其整体格局保存完好,至今古貌犹存,城内文物资源丰富,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和惠州南部地区进出口咽喉,是研究明清岭南军事史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文物价值。1991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平海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列入名胜古迹自然环境保护区。博罗古城墙遗址大多采用“一竖二横”方式砌筑博罗古城墙遗址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东区居委会,在葫芦岭南面山腰上,为明代城墙遗址。墙基主要用红砂岩石构筑,局部用花岗岩石和红砂岩石混筑。城墙用青砖砌成,大多采用“一竖二横”的砌筑方式。墙砖长29.5厘米,宽11.5厘米,厚5厘米。罗阳城东城墙遗址是罗阳城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明代城墙,《博罗县志》记载:“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按察使陶鲁始建夯造城墙”,“都御史宋八亲自到博罗城视察定基,并下檄文”,并提出了工程要求:“东抱浮碇岗,西跨榕溪水口,南抵东江,北逾故隍三十步凿隍引水”。博罗古城墙遗址为东西走向,现遗存城墙全长25米,最高达4.7米,占地面积约117平方米。据《博罗县志》记载,明以前博罗县城由于受到战争影响,四处断壁残垣,设施十分简陋,至明清时期城墙才得到不断修建和完善。而到了近现代,抗日战争时期连年战火和自然灾害,致使大部分城墙及建筑物被摧毁,如今仅剩一段明代古城墙,是见证古代博罗城市建设的珍贵文物建筑资料。博罗县东城墙遗址保存尚好,是博罗古城历史发展的见证,不但具有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它对研究博罗县城的城市规模及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龙门古城遗址被称为星城享有“雄踞百粤”美誉龙门古城遗址位于惠州市龙门县龙城街道东门口、袁屋一带。明弘治九年(1496),龙门建县,开始修筑城墙。城墙砖砌,周长1640米,高3.3米,基宽2米,雉碟950垛,警铺10间,设青阳、宣化、秀兑、拱北4门。明嘉靖、隆庆及清康熙年间多次加建和修缮。民国二十八年(1939),城墙被拆毁,仅剩东门口、袁屋一带残墙,城墙现长197米,高2~3米。龙门城墙遗址为研究龙门县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据史料记载,明弘治年间,因从化山民常聚集盗贼扰民而不可治,增城县上龙门巡检司督臣建议置县,于弘治九年(1496)设县治于七星岗,因其地为增城县上龙门,故为龙门名。龙门置县后,为御敌安民、避寇捍患,城池之设是头等大事。据龙门古县志记载,当局初议筑城于狮岭之埔,上龙门巡检司绘图献给上官参详,上官担心狮岭之埔四面多山,命增城县丞李钿来相看形势。李钿回报,极力推荐西林七星岗为适宜筑城之处,上官从之。察龙门地形,在诸山中,七星岗亦最为奇绝,为几案之珍、文明之象。至此,龙门建城之始便围绕七星岗修筑城池,临河据险。古时“七星映斗”亦位列龙门八景之首,龙门因此得“星城”之别称。它铸就了龙门古城的城、河、山岭融合共生的城址环境。龙门古城建在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古城墙围绕七星岗而建,工程浩大。在明清两代,由于天灾人祸,龙门城数毁数垒,政府多次对城墙进行重修或增高。龙门县建城后,城市设施也逐步完善,庙坛、书院、桥梁等一应俱全。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龙门古城墙被拆毁,城砖逐块消失,明清两代享有“雄踞百粤,踵羊城之秀、博斗牛之精、扶舆所钟”美誉的古代“星城”被解构,“七星映斗”的城市格局荡然无存。淡水古城墙遗址功能多元化重视疏泄防洪淡水古城墙遗址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圩集内。淡水城始建于清咸丰初年。淡水老城墙用石灰、黄泥黏土、河沙(即所谓的三合土)和石块等夯筑而成。据史料记载,淡水城墙原全长约3150米,主体厚0.6米,城内共建有8个城门,自东而北数起分别为:东门、木莲桥城门(位于正东面)、小南门(猪行城门,俗称第二南门)、南门(烧炮台门,俗称第一南门)、小西门、西门(坝尾城门)、小北门、北门(河坝下城门)。城门四框均用花岗岩石建造,相当坚固。城门上筑有城楼,供放哨、守卫用。城墙的墙头顶部是墙垛,高1米左右,宽0.3米,城垛与城墙的交接部有宽约0.3米左右的过道,可供人行走、架枪射击。城墙设有小孔,作为枪眼使用。近淡水河一带的城墙,为防水涝溃墙,留有较大的涵洞,作为疏泄、排洪之用。淡水历史悠久,老城位于惠阳区淡水街道内,南起崇雅路,北至东门街,西起淡水河,东至白云五路,总面积约76.59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北起东门街,南至崇雅学校,西起淡水桥头市场,东至白云五路。早在清乾隆初期,此地就已形成较大的集镇,当时的府衙在此设立司署和盐大使,并将集镇命名为“淡水墟”,墟市设在上下淮(今淡水桥头市场一带)。咸丰初年,形成猪行街、大鱼街、米街、灯笼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城四周筑有城墙。道光及咸丰年间文化教育兴起,淡水镇已具备行政、贸易、防御及教育等多种功能,并奠定了现在的历史城区整体格局和风貌。淡水老城是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业集镇之一,至今仍保留有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商品交易专业街道,以及成片的民居院落、宗祠建筑群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空袭淡水,疯狂的轰炸使淡水城变成一片废墟,大部分城墙随之坍塌。其后占领淡水城的日军为方便进出,又炸毁了不少城墙。现存的这段城墙,就是北门的遗迹。城墙遗址宽0.6米,长约11.54米,占地面积约5.77平方米。(摘自《惠州名迹荟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ON8y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