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精神不够 对照检查(原创)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

作者|杜文杰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不听话,喜欢玩游戏,逆反心理重,对孩子实在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其实,这里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的一点是孩子缺少自律精神。1、何为自律自律就是“自制能力”,是孩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是孩
作者|杜文杰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不听话,喜欢玩游戏,逆反心理重,对孩子实在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其实,这里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的一点是孩子缺少自律精神。1、何为自律自律就是“自制能力”,是孩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是孩子心理是否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也是一种行事要求和原则。别说孩子们的自律行为差,就是很多成年人照样控制不了自己。孩子的自制力(自律行为)要在成长中慢慢培养,形成习惯。2、孩子自律行为差的表现一是懒散依赖行为严重。重视依赖大人或哥哥姐姐,做事总是懒懒散散,漫不经心,学习得过且过,不求进取。二是不守时间。不按时上课,经常迟到或逃课;不按时吃饭、睡觉;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三是一贯性差。虽然能认识到养成自律好习惯的重要性,偶尔也能做到自律,但缺少坚持,容易放弃,放松严格要求自己。四是意志力不强。没有毅力,怕吃苦,遇到困难和挫折绕道走,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不去钻研,害怕学习上的“拦路虎”,没有克服和战胜学习上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五是缺少“定力”。定力是一种稳定的心态能力。孩子心理不够成熟,经不起诱惑和挫折,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好高骛远,心理素质差(不稳定),好攀比,虚荣心强。3、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因素:没有好好教育,加强管理和约束。父母和孩子缺少沟通交流,长期放任不管。没有及时发现、制止并改正孩子的坏习惯。二是自身因素: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性格缺陷、身心受挫没有及时医治或恢复等。三是社会因素:因环境对孩子成长不利,社会教育不到,受后进同学影响或带坏等。4、孩子缺少自律的危害孩子自律行为差,如果不改正,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其危害表现为:一是容易在老师和同学中形成不好的印象。二是打击孩子自信心,使孩子容易变得自卑和消极。三是学习效率低,影响孩子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四是容易滋长一些坏毛病。如沉迷上网玩游戏、赌博、酗酒、抽烟、熬夜、暴吃暴饮、攀比、不守纪律和规矩等。5、解决办法培养孩子自律行为和习惯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多关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帮助孩子确立目标,目标由小到大,对完成目标给予肯定夸奖,适当设点小奖励或小惩罚。三是与孩子一起做好时间规划,稳步推进。父母带头,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四是给孩子多鼓励赞美,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五是让孩子学会下决心、做决定。六是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身品行及道德修养。(图片:来自网络创作:2018.9.12杜文杰原创作品,首发书馆,谢谢观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Oenb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