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亚暴露身体给海斗看艺术|PaulMcCarthy暴露身体内在禁忌的欲望

美国当代艺术大师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 麦卡锡在北京木木美术馆举办了其在中国的首个个展“保罗·麦卡锡:无辜”,主要呈现了其在1970-2013年间创作的43件重要的录像作品。鉴于某些内容的特殊性,本次展览只对18岁以上
原标题:艺术|PaulMcCarthy暴露身体内在禁忌的欲望美国当代艺术大师保罗·麦卡锡(PaulMcCarthy)麦卡锡在北京木木美术馆举办了其在中国的首个个展“保罗·麦卡锡:无辜”,主要呈现了其在1970-2013年间创作的43件重要的录像作品。鉴于某些内容的特殊性,本次展览只对18岁以上的观众开放,展厅入口前后倒置的空间设定也暗合了麦卡锡对社会常规的颠覆。“我有一种暴露身体内在禁忌的欲望。人体的洞眼总是引诱我进入身体内部,探究何为肉身之躯的存在,它的内在世界又有何禁忌?”美国当代艺术大师保罗·麦卡锡(PaulMcCarthy)如是说。由于受到了美国流行文化、讽刺的性猥亵行为及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作品的影响,自1960年代初,保罗·麦卡锡就尝试用绘画、雕塑、行为艺术、录像、电影等媒介来建构对消费主义和传统艺术的复杂批判。保罗·麦卡锡,《画家》(1995),50:03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从后门进入幽暗的展厅,观众随即被整个美术馆内癫狂错乱的世界所包围,艺术家的所有作品都在挑战你的忍耐力。在长达50分钟的录像作品《画家》(Painter,1995)中,戴着面具和假肢的麦卡锡在工作室里踱步,挥舞着巨大的画笔,挣扎着画画。他有时举止暴力,戳穿巨大的颜料桶(其中一个标注着“粪便”);有时举止幼稚,哭诉着“我做不到、我做不到”以及“德库宁、德库宁、德库宁”。这件作品是对抽象表现主义者以及艺术圈整体的讽刺,旨在破坏艺术的伟大性这一迷思,并抨击所谓英雄般的男性艺术家这一认知。麦卡锡将颜料等同于粪便和尘土,并表现出对艺术创作的无望追求是多么暴力、幼稚和悲哀。保罗·麦卡锡,《长鼻子匹诺曹家庭困境》作品附属装置,(1994),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保罗·麦卡锡,《长鼻子匹诺曹家庭困境》(1994)44:00,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事实上,成长生活于美国洛杉矶的保罗·麦卡锡,其父母均是摩门教徒,但他坚称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不是特别笃信宗教。年少的麦卡锡患有诵读困难症,而这也导致他对文字和图像的体验与他人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前,麦卡锡的作品只被小范围的人看过,在艺术圈像一个局外人。随后,麦卡锡开始在行为录像装置作品中使用电视和电影元素。这些复杂的作品通常包括将经典的卡通角色重置于家庭心理剧、好莱坞影片和大众媒体中。在录像作品《长鼻子匹诺曹家庭困境》和《海蒂》中,麦卡锡分别身穿卡通角色皮诺曹的彩色制服,戴着异装癖的假发和穿着女装,不断地将蛋黄酱、番茄酱和巧克力酱等具有隐喻意味的食物作为人体体液的替代品或并置物加以运用;涵盖男扮女装的银幕角色和滥施欲望却又性无能的父亲形象的丰富人物设定;旋转动作、呢喃低语、模拟排便和模拟性爱等行为的重复性出现......这些创造性策略也从影像延展至艺术家的其他创作领域。充满挑衅意味的录像密集地向观众袭来,逼迫观众承认流行文化中的阴暗面。麦卡锡通过摒弃社会普适行为规范,诱使观者发现我们自身与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受到普遍钟爱的事物之间的心理裂隙。保罗·麦卡锡,《海蒂》(1991)1:02:41,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大学毕业之后,对电影的浓厚兴趣将麦卡锡带到了洛杉矶。攻读艺术硕士期间,麦卡锡创作了一系列黑白影像,记录他简单的行为活动,如在一个房间里不停旋转,或不停往镜头上吐口水。与此同时,他的绘画作品发展成了一种更加直接的戏剧性活动。在其早期作品中,麦卡锡试图打破绘画的边界,把身体当作画笔甚至画布使用。他开始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绘画,通常与表演式的行为相结合。后来,他将体液或食物融入作品中,代替实际的身体。在1972年创作的作品《脸画——地板、白线》(FacePainting–Floor,WhiteLine)中,麦卡锡通过在工作室的地板上爬行,用脑袋和身体将一罐白色颜料推向整个房间,而划出一道线。保罗·麦卡锡《脸画——地板,白线》,(1972)行为表演、录像、系列摄影两年后,麦卡锡创作了影像作品《调味汁》(Sauce)。其中,他用自己的头和脸作画,并将颜料、番茄酱、蛋黄酱或生肉涂抹全身。这种创作方式结合了绘画和行为艺术,具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作用,挑战着观众和艺术家的情感界限。1976年,攻读艺术硕士的麦卡锡创作了行为作品《班级傻子》(ClassFool)。其中,他猛然扑向一间洒落番茄酱的教室,直到神经迷乱并受伤。然后他呕吐多次,并将一个芭比娃娃插入自己的直肠中,作品以观众无法忍受继续观看他的表演而告终。麦卡锡的行为影射社会文化环境和性压抑:他将生肉和凉奶油塞满嘴巴,用鲔鱼、番茄酱和黄油涂抹全身,打扮成家庭主妇的样子用牛奶擦地板,等等。这些作品讽刺从家庭到军队的阶级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命令与服从结构,而艺术家非常清楚如何表达有关日常存在和理解常态中的荒谬性。保罗·麦卡锡,《霸道汉堡》(1991),59:00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保罗·麦卡锡《霸道汉堡》,(1991)行为表演、录像带、装置此外,“创伤”似乎是统领麦卡锡作品的主题,这并不难察觉,尤其是在他所塑造的人物陷入困惑和痛苦时。对其作品角色充满肉欲的疯狂行径的解读要么是认为其影射了某些诞生和阉割的仪式,要么采取精神分析的姿态,就童年阴影等情况进行反复考证。麦卡锡的录像装置作品《霸道汉堡》(BossyBurger,1991)的基础是一部电视剧的布景。麦卡锡用牛奶、蛋黄酱、番茄酱和牛肉末将布景弄脏,然后在墙上的显示屏上播放自己的行为表演录像。在录像中,麦卡锡看似是在主持一档烹饪秀,但很快事情就变质了:番茄酱被随意倾倒、搅拌、泼洒,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用具也被投入使用。作品反映着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狂欢,暗示着某种生产制作过程。但最终观众意识到,整个过程中既没有规则、也没有产物。与维也纳行动派(VienneseActionist)试图通过原始享乐主义的行为表演来拯救现代文化不同,麦卡锡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却不佯装可以提供某种解决方案,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其他形式的。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WS,雪白公主-正片》(2013),7:02:49四屏影像,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2009年,“白雪公主”这一主题首次在麦卡锡的作品中出现,当时的“白雪公主”素描系列后来成为了2011年豪瑟·沃斯纽约画廊为他举办的展览“矮人,森林”(TheDwarves,TheForest)中的一组大型雕塑的基础,这也是艺术家“白雪公主”项目的重要起点。此次在中国个展中呈现的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是:长达七小时的史诗性作品《白雪公主》(WS,2013)。艺术家扮演“生产”白雪公主的迪士尼本人,与白雪公主及七个小矮人打破所有禁忌进行限制级交媾表演。麦卡锡通过创作充满性欲的白雪公主、暴怒的圣诞老人、生殖器外露的匹诺曹等扭曲童话故事主人公的雕塑作品,解构流行文化中的偶像代表,试图打破它们所声称的天真无邪与纯洁无瑕的美好形象。他将色情、失控、贪婪、暴力、绝望、可怜、破灭等元素添加到这些被人们熟知的童话人物身上,用这些本该带来愉悦却已被扭曲的形象反映当下的社会现实。麦卡锡选择矫揉造作、带有说教性质的童话故事为创作灵感,扭曲并重塑它们固有的叙事方式,以此来反映人类内心真实欲望的丑陋不堪。在观看这组作品时,观众被要求交出手机并切断自身与社交网络的联系,麦卡锡希望观众用眼睛真实地与作品本身交流。保罗·麦卡锡,《家庭暴力》(1987),8:18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保罗·麦卡锡,《盆浴》(1975),27:04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毗邻全球流行文化的权力和经济中心的洛杉矶,麦卡锡运用他所熟知的美国消费文化的语汇和图像,将其篡改变形,创作出突破观众心理底线、令人不安的作品。他因行为艺术表演和电影作品成名后,就逐步将艺术实践拓展到雕塑人像、录像装置和一系列大型充气雕塑的创作。2014年10月,麦卡锡在巴黎凡登广场揭开充气雕塑作品《圣诞树》(ChristmasTree)的帷幕时遭到了市民的强烈抗议。由于雕塑看似一个大型绿色肛门塞,法国观众认为该作品玷污了这一历史悠久的广场。艺术家不仅遭到陌生搭讪者的三次掌掴,“圣诞树”也被破坏成一滩泄了气的绿色橡胶。而麦卡锡表示他不想修复或替代它。他还向当地报纸承认这个肛门塞的形状是故意的,是一个“玩笑”。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WS,雪白公主-猛犸湖》,(2013)行为表演、录像、摄影、装置“我对那些文化编造出的漫画形象尤其感兴趣,如圣诞老人、白雪公主、圣诞树、大力水手和猪小姐皮吉(MissPiggy)。其中,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是我最常重复使用的。圣诞节和商品、消费主义,以及资本主义、西方文化都密切相关。圣诞老人这一人物本身便是一个矮胖的、带胡子的元老,像是一个神一般的形象。”麦卡锡毫不掩饰他对美国消费文化符号的特殊情结,他的创作总是讽刺上流社会、嘲笑权威,以过量的感官刺激和暴力图像冲击着观众的视觉。针对备受美国大众喜爱的迷思和偶像华特·迪士尼,以至西方世界,甚至现代艺术家们,他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智慧,为其添加了一笔邪恶,并颠覆了他们纯洁天真的“无辜”形象。说起来虽然有陈词滥调的嫌疑,但主流文化里的童话故事和好莱坞脚本是我们生活真实的排泄物。我们生活在一个屎一样的时代,被说出来的东西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资本主义的屎尿风暴让我们对真实充满渴望。麦卡锡制造真实的场景,同时又因为他借用了众所周知的好莱坞作品,这些场景就显得更加流畅。他知道迪士尼的典型形象已经被掏空到极限,但通过进一步扭曲和滥用这些众所周知的场景,无论是借助王子或醉汉这种双重老套的形象,还是狂欢派对里的癫狂场面,他将我们拉进了现实,让我们沉浸其中,使我们在观看绝望、歇斯底里、羞耻、侮辱和孤单的时候不单只觉得厌倦,同时还感到不安,以此激发我们对自身根本信仰的质疑。______________撰文|丁宁编辑|刘星CheyneLiu摄影|JoshuaWhite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PAULMCCARTHY______________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yBLdG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