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追溯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公主府邸沦为闹市街头

公主府邸 相传, 唐朝末年, 合肥人杨行密 为人宽厚仁信,且有智谋,屡建战功, 是当时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后官至淮南节度使, 被唐昭宗封为吴王, 成为一名唐朝藩王, 是合肥历史上第一位王侯。 他的女儿百花公主 嫁在合
原标题:追溯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公主府邸沦为闹市街头公主府邸相传,唐朝末年,合肥人杨行密为人宽厚仁信,且有智谋,屡建战功,是当时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官至淮南节度使,被唐昭宗封为吴王,成为一名唐朝藩王,是合肥历史上第一位王侯。他的女儿百花公主嫁在合肥,战功赫赫的将军,也有舐犊情深,他为女儿在合肥城内建造一座府第。院中有一口老井,此井深不见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且不论旱涝常年保持充足水源。而百花公主每日必以井水为镜,临井化妆。美妙传说代代相传,人们对公主的光彩照人心生艳羡,遂称此地为百花井。还有一传闻,在五代时,天下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水流干涸井眢,百姓奄奄一息。一小国公主,名叫百花,见到此景,心存不忍,便带人在自己的窗前打了口井。说来奇怪,其他地方滴水不存,唯这口井水流不息、清澈异常,救活一方百姓。此后千年,这口井水从未枯竭,百姓为纪念公主,就把这口井取名为——百花井!1979年,在打通阜阳路过程中,在百花井附近,发现一宋代金饰窖藏,该窖藏的发现不仅印证了有关百花井“百花公主”的传说,还出土了重达好几百克的金钗和金铤(货币的一种),都成为了国家一级文物。百姓追忆相较于传说,如今百花井巷中住户们的评价离我们更近一些。在幽静的小巷最里边,有一位卖包子的大哥,这位大哥一阵唏嘘:70年代,百花井巷口有个向阳路粮站,旁边还有个卖自来水的商店,一桶水一分钱,家家户户都要在那里买水吃用,“百花井的水煮出来的稀饭好吃”闻名于合肥,远远近近的居民都来百花井挑水回家煮粥。90岁高龄的韦奶奶,在这儿住了一辈子,口齿清楚,耳聪目明。谈到古巷,她回忆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这里是一个大府院,面西有三个门楼,气势宏大。府院的后面是大片大片的菜地,后来逐渐有人在这里辟地建房,到70年代,这里就变成了密集的住宅区。1987年,随着旧城改造,大批的平房被拆除,一排排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百花井终被填平掩埋在楼房之下。韦奶奶感慨:“那口井养了多少代人,填了可惜啊……”时过境迁上世纪90年代,合肥还没有现在的政务区、滨湖新区,深处闹市的百花井是很多人逛街、吃饭的首选。商业气息浓厚,使得周边的美味小吃不计其数。烫串、砂锅、凉粉、臭豆腐......老合肥的味蕾在这里被打开。直到2005年,老城的拆与改,使得处在庐阳区中心的百花井遭遇了史上最大变革。当年的砂锅不知去向,烫串也全军覆没,红极一时的小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百花井已经不单指那口井,更是合肥人对老合肥的一种记忆,很多建筑、门店都想和百花沾个边,百花中学、百花照相、百花公交站……从公主府邸,到寻常人家,从百花井水,到高楼大厦,时间的烙印在百花井巷内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或许这句诗最能印证百花井走过的路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时代的变迁,百花井,积淀得淡定且安详。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z6AWnPwX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