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游泳来大陆林毅夫:中国创造出窗口期,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现代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林毅夫林毅夫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成立大会上的演讲(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文章有删节,经授权刊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来谈一谈“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今年是改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今天,我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这40年,中国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因为1978年改革开放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6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如你所知,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以南被称为“黑非洲”的地方。1978年,撒哈拉以南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490美元,我们甚至没有达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和世界上的贫穷国家一样,当时81%的中国人生活在农村,84%的人生活在人均每天1.25美元的国际标准线上。同时,我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也就是说,我们90%的生产活动不符合国际标准。75%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农产品或加工农产品。在这样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你知道,在过去的40年里,我们实现了每年9.5%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以如此之高的速度保持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此外,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4.5%。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总体趋势,2009年我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2010年,我们的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95%的出口产品是制造业产品,所以现在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后,第一个世界工厂是英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厂变成了德国和日本;现在,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2013年,中国贸易总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此外,贸易进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9.7%提高到35%左右。此外,在1亿多人口的国家中,中国目前的贸易占经济GDP的比重最高。2014年,根据购买力评估,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此期间,7亿多人摆脱了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我们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际发展机构,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区域开发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它们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摆脱贫穷。但回顾过去,如果我们在这三四十年里消灭7亿多中国贫困人口,世界贫困人口并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当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包括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改革开放。但它们大多遭遇了经济崩溃、经济停滞和持续危机。我们也有很多问题,但中国一直是稳定的,发展很快。当中国有很多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人们总是说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现在回想起来,中国是过去40年中唯一没有发生金融或经济危机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这场金融和经济危机,但中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方面解决了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情推进改革,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一些理论。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所谓双轨制,是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有许多资本非常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没有保障补贴就无法生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YQQ0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