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孝”文化的起源

在汉语文化中,“教”这个字由孝、文组成,这是数千年前华夏文明中的教育观念:教化育人,是建立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之上。所以,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孝和忠一样,起源于虞夏时期,在《吕氏春秋·孝行》中也明确说:“夫孝
原标题:“孝”文化的起源在汉语文化中,“教”这个字由孝、文组成,这是数千年前华夏文明中的教育观念:教化育人,是建立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之上。所以,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孝和忠一样,起源于虞夏时期,在《吕氏春秋·孝行》中也明确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甚至,章太炎先生认为,《孝经》的思想虽然是孔子言传,却是夏时期的礼法,如同文王开创周时的《周礼》一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约束,起到“宪法”的作用。并且在周朝宗庙的祭祀之礼中,有很多沿袭了夏时的礼法。华夏文明早期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知有母而不知有父,所以姓多从母。自夏禹之后开始从父之姓,才有了父子之伦,并且娶妻不娶同姓,也有了夫妇之伦。因为有了父子、夫妇之伦理观念,才最终有了对“孝”伦理的规范。“孝”字最早见于《虞书·尧典》中“以孝烝烝”,这个《尧典》中的“孝”是一种广泛的美德和善良,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孝”的理解,变得越来越狭隘,就像理解其字的构成,上为老、下为子,后世多理解为子能承其两亲,并顺其意为孝,将先贤“孝”的美德缚困在家族之内。(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也是孔子对完美道德的解释,“孝悌”是一种道德,但只有孝悌,并不代表就拥有道德,除此之外还有诚信、泛爱、亲仁。)汉朝之后,帝王多以“孝治天下”为由,实则对人民实施精神上的统治。而这些帝王不乏有昏君暴君,对内是敬重父母,对外则是鱼肉百姓,滥杀无辜,完全丧失了“孝”文化起源时的那种博爱精神。并且有些人在家族内表现的是“孝悌”,而在外却是奸诈无比的恶徒。在“以德治国”的外衣下,所宣扬“忠孝两全”,其实是让“孝”扭曲为:子顺就是孝,臣顺从就是忠,让国民增添奴性而已。(华夏文明时期的教育理念是“言传身教”,言传为辅,身教为主。所以在《礼记·礼运》中,将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视为人义。父与子、君与臣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的、平等的,即没有父慈,很难有子孝,没有君仁,很难有臣忠,而后人多强调子孝、臣忠,却少有提及父慈和君仁。《大学》中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孔子《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仁爱的一种。最初层次的孝是对待其双亲的尊敬,因为人来到世间,首先要懂得珍惜生命之贵,感恩赋予生命并养育成人的至亲;而最高层次的孝就是立身行道,立身就是修身立业而有为于社会,处世为人而行正道、明大德,以此彰显父母教诲有方。倘若在家敬重双亲,但却没有自立能力,不行正道,这便是不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商、周都重视祭祀,若身无子嗣,将无人祭祀先祖,也让自己老无所依,所以会有“无后为大”的风俗。《吕氏春秋·孝行》中也说:“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这就是古代“养儿防老”的社会现象,在没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下,生儿并培养其成才,其目的之一,便是照顾自己晚年的生活,同时使家族血脉得以相传。那么,所谓“不孝有三”所指为何?根据汉代学者赵岐的注解所说:一是“阿谀屈从,陷亲不义”,有昏暴之君,必有昏暴之父母。若父母犯错行恶之时,没有加以劝阻,而是顺从父母,甚至与其同谋,使父母陷于不仁不义之中,便是不孝;二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寒,父母渐老,而自己没有立业来奉养父母,便是不孝;三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成年而不结婚,没有儿子,因而使祖先的祭祀中断,便为不孝。(周朝不仅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开端,也是男权社会的开始,所以在孝文化中都只言“子”,重男轻女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农耕社会中男子的劳动价值更高,所以逐渐在社会中占据更高的地位;二、古代战争频发,而兵士都是男性,因此帝王为保江山社稷,在官方的立场就重视男性。并且,每次在战争中都让社会中男性数量大减,男性的稀缺也让女性成年后出嫁难,这也是中国一夫多妻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古代社会因为落后,朝廷治理国家半径有限,在没有法治保护下,人们为自保所以更看重血缘宗亲这种大家族的保护伞模式。同时,古代社会频发战乱之类的社会动荡,而生男孩也有出于防卫自保的因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gmR0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