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古钱币报价雅昌专稿|在野四记范炳南的传奇剖面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艺术家范炳南 导语:张爱玲最有名的小说集叫《传奇》,在长安画坛,范炳南是可以入这种小说的人。 旅美二十多年不会讲英语,贾平凹说他“满口陕西话还有些口吃”,却完成
原标题:雅昌专稿|在野四记范炳南的传奇剖面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艺术家范炳南导语:张爱玲最有名的小说集叫《传奇》,在长安画坛,范炳南是可以入这种小说的人。旅美二十多年不会讲英语,贾平凹说他“满口陕西话还有些口吃”,却完成了自己的艺术“大涵”;范炳南是“废都”文化圈中好玩又“凶狠”的人,文革时期曾做过红卫兵头目,写字画画、收藏文物、抢救民间鼓乐并申遗成功、捐赠“国宝”给博物馆……批评家彭德先生说他“是个大才子,他的见识广过很多在朝艺术家”;范炳南叫自己老陕,他坚守并颠覆着传统。他的艺术与故事,是则传奇。▲与恩师何海霞先生合影1989年▲何海霞先生为范炳南题诗1989年西游记1989年秋天,范炳南抛弃了长安城内“最好的工作、最好的人脉、最好的资源、已有的名望”,西去洛杉矶。时年43岁。临行前,范炳南去了北京,探望他的恩师何海霞。1978年,他叩拜了何先生为师。在双榆树南里,何老听到范炳南去美的消息笑了,“何伯没反对,也没说什么。临走上飞机前,何妈在家里做了一顿饭,为我送行”。范炳南回忆。那个时候,85思潮的余温还在,范炳南也在思索“如何走出传统”;也是在那个时候,何海霞送了范炳南两件东西:一颗印,是日本治印人渡边先生为何海霞篆刻的;二是一张四尺宣纸上写的一首诗,大文豪苏东坡的“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去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首,载酒时作凌云游”,落款为:辛西酷暑闭户书于炳南弟子。范炳南从未向恩师索求过任何,这首诗的教诲,是范炳南的人生转折,他更加坚定了终生的艺术探索与实践,并西去作“凌云游”。范炳南在长安城的邻居贾平凹先生有文记述了他西游的初衷:“不是为生活而尴尬了艺术,而是去吸取另一个世界的力度。”去美国前,范炳南的经济条件已属上乘。别人还在传颂“万元户”的时候,他已经是“范百万”,这些资金的积累来源于他自幼的书法功底和做文物仿制的外贸生意。他为开放初期的友谊商店提供书法卖给国际友人,又靠文物复仿之路创收。但,最不能舍弃的还是艺术理想,也因此西游。▲在国外办展与艺术活动范炳南是自费留学去的美国,但画家身份给了他“特殊人才引进”的机会。在美国,他做起了文物商店的生意,并积极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活动,他的文物店,成了很多在美文化人的交流场所。张艺谋、巩俐、姜文等人都曾是他的座上客。那些年间,他创办了在美陕西同乡会任会长,创办美国兰亭笔会任会长,任南加州画院名誉院长。在美国的时候范炳南主要以看展览为主,“不临摹、不仿,看各种各样的展览也看装祯,荒诞的、怪的、丑等,也看一些非常优秀的当代绘画,只要是当代作品我都去关注它。”那时创作不多,范炳南主要在思考怎样颠覆过去,怎样把长安画派延伸,改变自己的理念,改变自己文化结构的认识。此外,范炳南着重研究欧洲的印象派。以致于后来的个人画册大红袍《中国现代书画名家》中的作品深受影响,被很多人叫做“中国绘画的梵高”。主要因为范炳南在美系统了解了欧洲印象派的来龙去脉和这一条线延伸的近百年著名作品。1991年的深秋,贾平凹在洛杉矶的街头突然地遇见了范炳南;两人都大吃一惊,久久地如梦如幻了。贾平凹笑称:我说你话语短,腿倒长呀。范炳南回答:不是我的腿长,是书画的腿长。贾平凹形容:他居住在一幢小楼上,日子过得是得意的,更得意的是楼上楼下都摆设了古董,偌大的画案,满墙满壁的书画。“他依然还在画着中国陕西的黄土地,表现着一个东方人的感觉,洋溢着古都西安人的情调,而现代艺术的意识却使他作品的境界为之大变,笔健气豪,格高气清,浑浑有若川之度。一个中国的西部,一个美国的西部,完成一个范炳南的大涵。”▲范炳南在创作拜师记范炳南1946年出生于西安市的东仓门。先后拜李鄂青、王孔武、聂尔森、赵望云、赵庚辰、李长庆、何海霞等诸位先生为师,学习书画、诗词、文物鉴赏、鼓乐等知识。最后一位师父,范炳南登上终南浄业寺,净业寺是律宗祖庭。佛教八大祖庭之一。范炳南先生选择了。净业寺方丈本如大和尙。大雄宝殿燃香。颂经。一声钟响。叩跪三宝。本如佬赐法号。觉山居士。从此入佛境。当一名在家佛门弟子。信仰入笔。禅修入砚。范炳南的成长,除了西渡美国的见识,便是诸位恩师的教导促成。范炳南自幼调皮,在其父范东元的皮带教育下临帖习字。小时候便将碑林的石碑临过一遍,最喜欢颜真卿。那时并无艺术理想,但在学校中因为书法总被夸奖,就有了信心有了感情。1960年,父亲牵着手将范炳南交给原国民党陕西省主席秘书李鄂青先生,受书法教育。1962年,又拜在邻居王孔武门下,他是陕西省第一位清华毕业生,著名国学、目录版本学家和考古学家,范炳南跟他学考古。此三位恩师一直伴随着范炳南的青春期。直到文革,范炳南成为了造反派88号信箱的红委会头头,以后又是红卫兵南郊司令部的司令,又是工矿企业南郊分会的会长,还是陕西国防企业指挥部的会长。是风头无二的革命小将、造反派的头目。这些身份给了范炳南便利,使他得以在那个特殊时期照顾了很多文化和书画大家。赵望云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认识的。▲范炳南书法作品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在赵望云先生的长子赵振宵和当时外交大使刘亚光之子刘东的指引下,去了陕西省美协。范炳南记得,进了美协月亮门就到了赵家,“当时家里头很简陋的,一张床一个八仙桌一个大半柜一个立柜,赵伯在床上坐着。”进去之后赵振霄跟赵望云说:爸,我给你介绍小范。他要跟你学画画。话刚落,范炳南就立刻跪倒就磕了一个头,“那阵赵伯刚解放出有些害怕。就用河北说啥时候了还磕头,你起来,你跟我学,你不敢叩头。”范炳南从此以后就算跟赵先生学画画,一直持续了三四年。在1971到1974年期间,范炳南见证了两位大画家石鲁和赵望云的生活状态。他们都住在美协的小院内,院子里有两棵梧桐树,“赵伯经常坐着破藤椅在房檐下,石鲁是出了院子来回散步,我常笑说这两个人跟放风一样。两位老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和谐的。”在拜赵望云先生为师之前范炳南画的是齐白石吴昌硕类型的花鸟作品,拜师赵先生之后才正式接触山水画。“这个时候我经常看赵望云画画,给他在方桌上擦印章、研墨,也才真正的领悟到什么是山水。”那时范炳南一个礼拜最少去赵家两三次,主要是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是为主,然后看赵先生画画。赵望云言语很少,对范炳南主要是身教法,“我在旁边看他怎么用毛笔画树、画鱼、画山水,这几年的感染很重要。”赵望云带给范炳南极大的影响是对他寄予厚望画下去。1972年的一天中午饭后,赵妈给了范炳南赵先生的三样东西: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一张画。自此范炳南立志做个职业画家。▲梨花染心扉泼彩作品▲听风吹雨洗层峰泼彩作品▲一片红山大秦岭泼彩作品▲白云飘过万丈空泼彩作品此外,范炳南从赵望云先生处得到了三点重要教育:一是要坚持画;二是要深入现实生活;三是要有先锋思想。这三点,影响了范炳南的一生。1977年,赵望云先生去世后,范炳南又拜师到何海霞先生门下,继续接受传统绘画和长安画派的影响。范炳南常常聆听恩师的教诲,何海霞先生教导他要坚持画大写意,养好身体并修习多方面的素养。何先生最重要的教诲便是让范炳南65岁再办展。“师父说是搞大写意的人都是大器晚成,叫我一定要养好身体,不然要吃亏的。他说大写意的成熟期很慢,不着急。这是临别最后恩师对我的教诲。”范炳南的恩师们给了范炳南艺术上传统和先锋思想的双重教诲,旅美阅历又给了范炳南汲取西方营养的机会。2000年之后,范炳南的绘画已经进入了一个与传统绘画形成巨大反差的阶段,在新的图式和笔墨语言中,在构成和色彩上都有大胆的创新。其门生南阳子评价:他既沿袭着唐宋院体派青绿山水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也承继了继张大千、何海霞之后对大写意青绿山水的延伸和拓展。一反古典水墨中抱守残缺的小文人格调,二反过度强调笔墨而致使笔墨精神无法满足情感需求所导致的笔墨虚无。谨遵海霞恩师教导,范炳南在65岁的时候结束多年隐居生活,出关办展《粗枝大叶---范炳南出关问道》,向恩师和画坛及朋友们交卷。▲范炳南65岁《粗枝大叶—范炳南出关问道》大型个展出关记2011年11月11时11分,《粗枝大叶—范炳南出关问道》大型个展在西安美术馆正式开启,华阴老腔和东仓鼓乐的开场震撼了艺术界。近百张六尺山水画呈现了范炳南的现代结构主义绘画,让画坛耳目一新并惊讶不已。范炳南为了完成何海霞先生65岁办展的叮嘱,2000年后开始正式在水墨中实验和探索。直到2008年才确定了创作方向。展出作品基本为2008、2009年,2010年、2011年的系列山水画。其中有《翠盖染尽紫云楼》、《关中麦黄了》、《太阳出照秦岭鸡窝村》、《大散关山口》、《米脂的婆姨象高原沟壑条线多娜姿》、《秦岭三人雨中行只见神龙不见形》、《一指无限大秦岭》、《明月归》等代表画作。开幕当天除了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外,聚集了国内顶尖批评家,大家均为之哗然。画坛出现了范炳南,其粗枝大叶的画风让人振奋与侧目。批评家程征和张渝确定的展览题目,并解释“粗枝”是一种力量,“大叶”是一种福分。它强调的不是“粗糙”,而是雄强与大气。▲大雪归秦岭2009年▲过三峡2009年▲满岸桃花2009年▲酸枣红透黄土坡2009年▲听雨秦岭三人行2009年▲万亩荷塘一颗心2011年其中,批评家陈孝信对于范炳南此批作品解读尤为到位:第一,他的作品与长安画派有关,特别有意思的是与长安画派中的传统有关,有表现精神。所以我不认为范炳南的山水是异数,他是长安画派中的正术;第二,他的作品体现了和大传统的关系,不是和小传统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和文化的关系,是和文化传统比如说文物比如说壁画比如说民间艺术等等的大传统关系;第三是融汇中西,主要是融汇西方的现代主义,抽象与表现,打通了中西这个层面的脉络。有些画是抽象远离写意的;第四个关系是与生活的关系与地域的关系。他确实体现了秦人忠厚气度的大写意精神,其中山比水好,写比染好,墨比彩好。对这批作品范炳南自己也是自信并满意的,他这样解释出关问道:“我出关问道,问何道?问朋友之道,问大汉阳刚之道,问大唐盛世之道。”既已出关,范炳南便对开始问道不止,变化不息。他决定十年一场展览。▲翠盖染尽紫云楼2011年▲大秦岭必有大境2011年▲关中麦黄了2011年▲米脂的婆姨象高原2011年▲秦岭雨中三人行2011年▲陕南有花红2011年但是2011年以后范炳南“又封住了”,他开始思考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水墨,直到今天完成了四五十幅作品探索作品。2017年以来,他创作了一批属于当代水墨的作品,借镜古典文学文本,使我们在重温古典文学文本之美的基础上,发现纯水墨艺术所蕴藏的当代水墨表现价值和艺术语言张力并不只局限在东西方绘画界限之中,而是具有突破东西方绘画界限的可能。如他绘制的《夜系列》,就是依据明朝张岱《陶庵梦忆》著作精神还原的水墨道场,有效地彰显了水墨表现“夜光”的能力。这在传统的中国画表现中是罕见的,其创作观念和意识,都是应该引起学术界关注和重视的。范炳南将他的创作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传统的延伸;第二是新的水墨关系,走自己的书写和写意;第三是升华和意境,把一生的修养转化成为一种意境,一种自己的意识流,形成抽象。范炳南今年73岁,他决定75岁后正式转向抽象创作。这就是范炳南的每十年一个大计划。于此同时,范炳南在国际上的联展和个展并未间断,他在向西方以对话的姿态输出着中国文化。叩问着天下大道。▲2017年作品▲2018年作品捐宝记范炳南爱看书,爱收藏,爱研究唐代鼓乐,爱抽烟斗,爱喝红酒也爱打麻将。他是个玩家,更是个大藏家。范炳南的收藏以文化性物品为主。最有经济价值的是织绣,此外有书画陶瓷拓片杂项系列。他的一生积蓄除了正常花消都购买了收藏品而且从不买卖,却无偿捐赠给博物馆海外带回的二十多件国宝级文物。其中有文征明用过的砚台,明宣德祭兰留白葡萄纹瓷盘。但最值得大书的有两件:一是北宋佛舍利“银棺”。里面包括四方的“银宝涵”和被碳化了的观音像。这件国宝流落海外,范炳南冒着风雪和奉献从人物贩子中买回,后捐赠给陕历博,成为展览中的精品。二是于佑任20.6米“手书长卷”。这是在洛杉矶一家公司老板手中的藏品,范炳南因展览结识。因范为陕西人,此藏家想卖给他。但范炳南考虑到这种“名家重器”不应由个人收藏,范炳南当即飞回国内和陕西一些书法家沟通,并最终捐赠给陕西历史博物馆,“于右任”终于回到故里。也因此,范炳南被聘任为陕历博特邀研究员。 结束语:老陕范炳南是在野艺术家,他的艺术和传奇还在演绎。当下水墨创作百家争鸣,范炳南是独树的那一帜。艺术家简介:范炳南先生,笔名老陕。1946年生。1971年叩拜赵望云为师。1978年叩拜何海霞为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89年定居美国洛杉矶,职业画家。古玩鉴赏家。美国兰亭笔会会长,南加州画院名誉院长。中国陕西文史馆馆员。陕西历史博物馆名誉馆员。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goEg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