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的山水画作品&原创 山水画作的三点论辩,看李可染作品,得山水绘画之精髓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山水画作的三点论辩,看李可染作品,得山水绘画之精髓 图/李可染 文/文涓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

原标题:山水画作的三点论辩,看李可染作品,得山水绘画之精髓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山水画作的三点论辩,看李可染作品,得山水绘画之精髓

图/李可染 文/文涓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作品 无锡梅园

因为自幼喜学绘画,李可染在13岁时便开始对于山水画的创作,在山水画作中尝求变革,以游历山川为基,在旅途中写生获得素材。

▲李可染作品 西湖三潭印月

他在晚年时笔触更为老辣,善于绘画山水、人物。今以李可染大师作品为基,谈谈山水画的三点论辩,得出山水绘画之精髓。

1、态度端正,切勿潦草

在山水画的绘画时,因为取景往往壮阔,若无恬淡心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很难将画中景致中的每一笔都倾注真心。

▲李可染作品 灵隐茶座

潦草是绘画中的一个大忌,没有比潦草更大的错误。如果按照这种想法去行事,敷衍获得的作品在行家眼里便会不值一提。

艺术并非是探囊取物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立足于基础,将精力和兴趣全部投入的一种创作。在全力以赴中塑造精品,如果浮躁、敷衍,那就很难成事。

▲李可染作品 钱塘江远眺

大多艺术家都能高度集中精力,达到耳聪目明的的境地,能看到自然内涵,画出真情实感。

2、学习不止,涉猎广泛

不仅仅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不断学习的内心,即便是已经成名的艺术家,也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李可染作品 山的研究之三

学习不止创造新的进步,师古人、师造化,在传统中开拓新意,建立在传统技法上磨砺更高成就。

另外对于学习对象,也不能“从一而终”,而是尽量选择更为广泛的涉猎,扩宽接触面,选择其中的精华作为学习的关键点。

▲李可染作品 水边人家

学习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进步,更是能够在修养中获得更好的塑造,在心胸宽广后,能够走出功利主义的囚笼,在艺术的土地上扎根,而并非随风漂泊。

3、追逐意境,师长舍短

现代入绘画行业的年轻人,对于绘画的理解有着独到的认识,鉴于对于画作的新颖理解,青年喜欢在新的思想中看待古人的画作,自然会产生一种脱离感,不利于像传统学习。

▲李可染作品 苏州拙政园

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从意境出发,追逐古人画作中对于意境的塑造,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展现传统文化的本质韵味。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全盘接纳,要师长舍短,学会鉴别知识。

▲李可染作品 太湖1954

可从短处开始,对于自己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个击破,构局、笔法、层次、意境等,都可分开学习,但最终要追求一种统一性

—END—

本平台所发布的图片均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编辑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由蓝鹰书画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72bW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