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东京博物馆江户东京博物馆如何利用图书资料开展博物馆工作

2018年8月15日,第17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研讨会由中国首都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中国沈阳故宫博物院及中国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共同主办。会议期间,来自江户东京博物馆的楯石桃子女士
原标题:江户东京博物馆如何利用图书资料开展博物馆工作2018年8月15日,第17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研讨会由中国首都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中国沈阳故宫博物院及中国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共同主办。会议期间,来自江户东京博物馆的楯石桃子女士关于江户东京博物馆图书室的介绍让编者耳目一新,其中的经验与思考值得同业人士探讨。故获得授权刊发其演讲内容的全文供大家品鉴。(拓展阅读:论坛|中日韩共议:“首都学”与面向世界的首都城市博物馆)绪言江户东京博物馆图书室(以下简称图书室)是一家专业图书馆,主要收藏与江户东京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的图书资料。我们将图书资料定位为博物馆资料的一部分,以长期保存为前提进行收集和管理,并将其作为公共的信息资源对公众公开。我们旨在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图书室,使其既发挥城市历史博物馆的作用,与博物馆活动联合布展,积累并公开参考咨询记录,同时又兼具独立的信息基地的功能,推进江户东京学的相关学习和研究。本文将主要就其概要展开介绍。江户东京博物馆“江户”一词既是东京的旧称,即“地域区划意义上的江户”,又是“时代划分意义上的江户时代”,即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将军设幕府的1603年至改年号为明治的1868年之间的265年。而今年,2018年正值江户更名为东京的150周年。回顾江户东京长达415年的历史,这既是一部独特文化形成的历史,又是一部几经灾害和重建的历史。在波澜起伏、诡谲多变的时代变迁中,社会体制、城市景况以及民众的生活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承载东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博物馆江户东京博物馆于1993年3月开馆,旨在“保存和传承江户东京的历史和文化,思索未来东京的城市和生活”。作为一家专门的城市历史博物馆,每年来馆人数达140万人次。此外,还将30栋历史建筑移建复原到分馆,建成了江户东京建筑园。主馆的常设展览设置在按真实比例复原的木质日本桥的对岸,将观众引导到江户街头。从德川家康入掌江户幕府到如今的现代首都东京,江户东京的历史、文化和民众生活都通过实物资料和复原模型,以体验型的展示方式得以展现。除常设展览、特别展览(临展)以外,我们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传统艺能的演出和研讨会、体验教室、以及图书室、影像资料室、影像厅等各设施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为他们提供“愉快、具象、启发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博物馆地面抬高,屋顶宏伟,外观独特,建筑主体高度与往昔的江户城天守几乎同等高度(高出地面62.2米),图书室设在最顶层。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外观江户东京博物馆图书室图书室是江户东京博物馆的附属设施,与博物馆同时开馆对外开放。是一家专门统一收集、保存和公开有关江户东京历史文化的图书资料的图书馆。除了会为学艺员(curator)等博物馆职员提供业务和调查研究方面的支持以外,还对普通公众开放。对造访图书室的公众提供阅览、复印、参考咨询、图书展示等服务,也通过电话或书信接受咨询,还通过网站进行信息传播。图书室的用途多种多样,小学生的调查学习、东京都民的古文书学习,乃至研究人员和媒体工作者的调查均有所涉及。2016年度我们总共接待了36,790位来访者。在同一楼层,我们还设置了能观赏影像作品的影像资料室。阅览室(开架)图书资料=博物馆资料图书室的特色是将图书资料视为“博物馆资料的一部分”。除浮世绘和工艺品以及民间生活用具以外,图书资料也被充分运用到展示当中。在管理和公开展示工作中,我们充分意识到它们是历经50年、100年……被保存和传承给后代的“物品”。为此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即不进行书籍的外借,也不消除登记资料,尽量按图书资料发行当初的状态进行保存。对书籍本身不做任何改变,而是给每本书籍都套上可拆除的聚丙烯材质的书皮,书籍附带的腰封和书盒也原封不动地保管。为保护图书资料把条形码和标签贴在书皮上藏书构成与资料收集馆藏整理在本馆进行资料分类时,将图书资料定义为“明治时期以后(1868年~)发行的洋装本和缩微胶片等)”。现今约60万件的馆藏中约有25万件图书资料,其中在图书室公开供阅览的有20万件。剩余的约5万件保管在收藏库以及分馆江户东京建筑园,通常不提供公开阅览。而收藏库管理的贵重书籍有一部分可能会在展览中予以公开,但总体而言如何公开以及利用这部分文献将是今后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各类别的图书资料收藏数量如下所示(2018年3月末数据)图书:92,057件图录类(展览会目录及其他):18,895件连续出版物:125,660件4外文书(含中文、韩文书籍):1,458件非纸质出版物(缩微胶片等):10,401件书库(闭架/2层)书库(闭架/1层)记录城市历史与发展图书资料的收集范围以从“地域(现在的东京都区域)”“时代(近代、近现代)”角度看江户、东京的书籍为主轴,覆盖领域以历史、区域地理学、艺术、风俗为主,同时涉及政治、教育、自然科学、土木建筑、产业、文学等多方多面。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收集日本全国的自治体以及博物馆和美术馆发行的资料,有益于进行比较研究的地域和周边领域的资料,以及对常设展览等博物馆活动有补充作用的资料也在我们的收集范围内。对调查研究有用的书籍自不必多言,而对那些不经由普通渠道流通,难以流传后世的有用的资料也加以收集保存也应该是博物馆的使命之一。作为一家江户东京的专业图书馆,同时作为博物馆的图书室,我们收集保管的几种极具特色的资料如下所示:a地域资料区史、县史(译注: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调查报告等自治体刊物。b博物馆资料全国的博物馆、美术馆等的刊物。展览会图录和纪要、收藏目录及其他。c企业史、团体纪念专刊d东京都内的都市信息杂志自治体发行的刊物归类为地域资料。e杂志创刊号。f缩微胶片本馆收藏文书及其他。部分馆藏图书资料藏书的管理以及图书信息的公开与合作包含图书资料在内的所有馆藏品都各有一个条形码,使用独家开发的“江户东京博物馆资料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不论资料类别可统一进行检索和业务管理。仅就图书资料而言,自2005年以来,我们提取了可阅览的图书数据,在互联网上公开了藏书检索网页Web-OPAC3。注:OPAC为OnlinePublicAccessCatalog的缩略词。图书室承担了博物馆信息公开的职能,使用设置在阅览室的来访者使用终端不仅可以检索图书资料,还能阅览馆藏品(标本资料)的基本信息和图像。如何通过网络公开馆藏品数据也是本馆课题之一。目前其中一部分数据已经可以在“TokyoDigitalMuseum”阅览。来访者使用检索终端馆藏资料与文献的关联另一方面,由于资料信息系统并非专用于图书管理的系统,图书信息条目不足,因此在使用外部数据以及网络公开方面还存在限制,不够自由。为了补充图书信息,我们设置了“文本数据”这项自由条目,以较为灵活的方式输入标注、刊载论文、目录以及内容细目。尤其针对进行参考咨询回复时派上用场的图书,会追溯输入其目录、标题以及关键词,以提高参考咨询时的方便性。此外,我们尝试建立博物馆资料与相关文献的关联,在收录了本馆收藏品的展览会图录中开始输入展出资料名称等信息。借由这种附加信息的积累形成的OPAC,能帮助使用者检索到仅靠书名或作者姓名无法检索到的藏书,并且这已成为共享江户东京的相关文献信息的工具。今后我们也将努力进一步充实数据,为促进江户东京学研究做出贡献。扩大检索渠道自2007年起,我们加入了由日本国内9家美术馆和博物馆运营的ArtLibrariesConsortium(ALC),通过跨库检索共享美术信息资源,使用邮件列表交换信息,即时交换展览会图录等出版物。并且,同年我们还加入了能跨库检索东京相关资料的东京资料SEARCH系统,接着于2010年加入了日本最大的综合目录数据库NACSIS-CAT。通过加入这种联盟和共同目录增加了检索到本馆藏书的渠道,不仅有望扩大用户的层面,还有助于形成美术馆、博物馆司书间信息共享的平台,并与相关机构建立横向联系。注:1.“美术图书馆联络会【ArtLibrariesConsortium(ALC)】”:是一个提供跨库检索的美术图书馆联盟。截止到2018年3月共计有9个馆(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东京都现代美术馆,横滨美术馆、国立西洋美术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江户东京博物馆、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加盟。9馆间相互进行展览会图录的即时交换等合作。2.东京都立图书馆“东京资料SEARCH”:收集提供东京地区相关资料和信息,提供约600万册藏书的跨库检索。3.NACSIS-CAT:是日本最大的综合目录所在目录数据库。江户东京博物馆OPAC检索信息截图参考咨询记录的积累与公开图书室提供的重要服务之一就是参考咨询服务。例如,当用户询问“江户时代人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时,应其所需给予回复,提供参考图书、相关机构等信息。以亲自来馆、电话或邮件的方式进行的各种咨询每天会有10次左右。根据问题内容不同,有时会需要提供藏品和展示信息的照会,由司书与学艺员合作给予答复。为此,我们将每天的参考咨询回复内容记录进日志,并另行用参考咨询单和数据软件(FileMaker)形成全馆范围内的回复内容共享。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是一个有机会直接倾听博物馆用户声音的窗口,可以说咨询提到的问题明确显示了普通大众对博物馆的兴趣和关注内容。我们认为通过积累和分析这部分资料,更能促使博物馆活动紧紧贴合东京都居民的需求。此外,作为江户东京学信息传播的一个环节,我们还在图书室的网站上公开了参考咨询事例集和相关机构链接。同时,还提供数据给国立国会图书馆运营的参考咨询协同数据库,可以看到具有博物馆图书室特色的咨询问题和回复事例的检索率较高。有几个参考咨询事例业已通过国立国会图书馆的SNS传播到对博物馆和城市史并不抱任何兴趣的人们那里,有助于共享文献信息,宣传江户东京学的魅力,推广博物馆活动。参考咨询事例发扬博物馆图书室特色,打造开放的江户东京研究基地观察访客的图书室利用状况可以看出,除“主要目的是使用图书室”以外,还有访客是为了“为了加深观展后对资料的理解”或反过来想在观展前对资料有一定的理解。我们也曾接到过从展厅打来的电话咨询。馆内开研讨会时,当天会有人阅览相关内容的书籍。图书室势必需要发挥与展览等博物馆各种活动相连动的作用。连接·需求·记录收藏资料,用其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主要凭借“图书”建立起与用户间的桥梁——这既是博物馆图书室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使博物馆魅力倍增的方式。针对用户,我们可以提供学艺员在调查研究和展示中使用的参考图书,这也是我们的强项。为了在使用图书、展示和使用资料时促使三者间有机连接的形成,每次展览会我们都会制作书单,提供本期特选;会设计与司书导航的图书相关的常设展览巡游;会举办学艺员和研究院介绍图书的讲座;还会与古文书解读讲座配套进行图书室导览。江户东京博物馆是一所面向广大市民开放的公共设施,来访者来自各方各面,图书室用户亦是如此。这要求我们提供满足多方面需求的服务。特别是2020年东京将迎来奥运会和残奥会,考虑到外国来访者的增加,探讨如何进行多语种的资料收集和服务成为我们当前的课题。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求具备记录本馆活动轨迹的档案馆功能。在日常的博物馆工作中,各部门会印刷和发放各式各样的单页广告、清单及传单。其中一些印刷品甚至消失得无声无息,即便是本馆出品也难以收藏。现在,有关展览会的印刷品会登记成为该展览会图录的附属资料,然而如何整理和公开与本馆相关的ephemera资料尚处于摸索阶段。博物馆是催生多种记录资料的发源地,应当如何将其作为信息资源加以保存和利用,亟待超越部门层面的探讨。注:ephemera指的是传单、单页广告、直邮广告以及选印报纸等在短期内消费的一次性资料。展览会图录(左)及其附属资料(传单、展品清单、选印报纸)亟待解决的发展矛盾一直以来,图书室都是基于“图书资料=博物馆资料”这一前提进行运营的。然而,当需要永久保存以传后世的博物馆资料用于日常阅览时,就面临着一个矛盾:无法完全避免劣化、破损和遗失等事故的发生。此外,作为专业图书馆一方面还有大量资料需要补充,但在另一方面却面临着书库空间有限的窘境。经历了25年的发展,现在的图书室在与其他提供江户东京相关资料的类似机构形成差异化、建立合作关系的同时,也有必要重新探讨资料收集和利用方式,彰显作为江户东京博物馆的图书室的特色和存在意义。从博物馆自身的角度出发,需要对来访者的资料阅览加以一定的限制。但在另一方面,将地域资料作为共有财产进行保存和公开的重要性再次被提上台面,我们究竟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博物馆这一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我深切地感到其重要性: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有效的服务模式,借助数字技术和Web的力量,用好现实的“物(博物馆资料)”和“场地”,同时还要忠实地履行作为博物馆图书室所必须的公开这一基本职责。为建成一个既具备向社会各界开放的广度,又具备进行专业调查的深度的江户东京学的信息中心,我们将进一步充实收藏的资料,推出更优质的服务。原文刊载于《2018年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本文已获江户东京博物馆授权发布,文章及配图所有权归江户东京博物馆所有。来源:江户东京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作者:楯石桃子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都市历史研究室司书译者:文俊北京语言大学原标题:“江户东京博物馆图书室的活动——致力建设开放型的江户东京研究基地”原文略有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添加编辑:Mark仔#City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RXNvw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