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意见新版东方快车拍的好?我持否定意见

现如今的高规格电影,往往会在宣发时,制作两种风格迥异的海报,一种是给大众看的,往往会疯狂堆砌角色,推出“明星”或“颜值”这种以人物为主的卖点,以达到直观的冲击力。 比如新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下称《东快》) 但往往这类电影,还会推出几版概
原标题:新版东方快车拍的好?我持否定意见现如今的高规格电影,往往会在宣发时,制作两种风格迥异的海报,一种是给大众看的,往往会疯狂堆砌角色,推出“明星”或“颜值”这种以人物为主的卖点,以达到直观的冲击力。比如新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下称《东快》)但往往这类电影,还会推出几版概念型海报,通常会抓住内核,做得颇为晦涩有趣,总之要显逼格,强调艺术气息。而《东快》的概念海报是这款——当时第一眼尬尿,简直了,一人一刀的杀人方式赫然在目……官方剧透,最为致命。推理题材,往往是最怕剧透的题材,毕竟主打的就是悬念色彩,而《东快》之所以敢这么玩,就是它不在乎剧透。毕竟,已经被翻拍过四遍的世界畅销小说,基本不需要再剧透了……强大的原著,是改编电影坚实的后盾,自《东快》出版80余年以来,几代电影人对此乐此不疲,恰恰证明了这是座金矿。这次的改编,曾让我挺期待的,因为一是德普的前迷弟(着重强调“前”字,虽说渐渐粉转路,但依然有种“前任过得好自己也开心”的蜜汁感情),二来预告片呈现的观感不错,摄影、色调、构图、bgm全部在线。可是今天看完,才发现这些确实依然在线,但是通片洗礼过后,印象却大不如前。不吐不快:一、这叫群戏?你他喵的告诉我这是群戏?1974年,《东方快车谋杀案》第一次开拍,欧美影坛对其寄予厚望,一众王牌卡司倾力加盟,还让西德尼·吕美特执掌帅印。西德尼·吕美特是何方神圣?你可以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估计不会不知道他的电影成名作——《十二怒汉》。加上当红巨星垒起来的黄金阵容,既能反映制片方的高期望,又能概括起该片的表现形式。试想下,一个极其擅长在密闭空间内,制造人物剧烈冲突的导演,配上一众实力戏骨,改编推理小说,除了“群戏”,还能主推什么?而回望小说本身,其作者“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下称“阿婆”),开创了推理界经典的“孤岛模式”,其解释比较复杂,不过简而言之,《名侦探柯南》玩的就是这种模式。一定的范围内,勾勒出一群人的性格百态,布下线索格局,在突然有人被杀的情况下,凶手必然在这群人中间。而侦探需要做的,就是逐一排查,从一堆无辜的面孔中,锁定犯案的杀手。作为开创者的阿婆,又在自创的模式中,来了个惊世骇俗的反套路。记得小时候玩三国杀,我被抽到当主公,按套路本应由隐藏的内奸和忠臣保护我,替我挡住反贼使坏,结果那天,其余四人挨个给我来了一刀,四滴血直接扣光。我蒙了,大家都蒙了,然后翻牌来看,原来除我以外,其余四人都是反贼,压根就没有内奸和忠臣,然后大家一起把负责发牌的哥们痛殴一顿,因为他是故意这样的,为的就是整我们。《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故事,其实就是阿婆对于自身的反套路,跳出原有的逻辑框架,来个瞠目结舌的结果:你以为见惯了一群人里抓一两个凶手?这次大家都是凶手!怎么样?傻逼了吧啊哈哈哈哈哈……《东快》的核心,恰恰在于群戏,大家本毫无关联,却因两年前一起命案,改变了各自的人生,恨上了同一个人,于是约在一起,以一人一刀的投名状方式伸张“正义”。更戏剧的是,他们并不坏,可通过谋杀的方式干掉一个人渣,到底该不该负担法律责任?这又是另一个悖论。十二个凶手分别的动机,其内心的冲突,还有法律方面的悖论,外加推理小说本身的快感和张力。任何《东快》的改编,若想成功,群戏必不可少。可新版的群戏,至少比之74版,差的不是一点半点。1.人物设定,举例“寡妇”赫伯德、“死者”斯科特赫伯德算是12个凶手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新版由“第一代猫女”米歇尔·菲佛饰演,就目前风评来说,她也是新版表现最亮眼的人物,虽说演技没什么毛病,但败就败在角色人设。对比旧版,由劳伦·白考尔饰演的赫伯德,新版的存在感弱了许多,旧版的赫伯德太太,更像是一个中老年公主病患者,整天咋咋呼呼,十分招人厌,说白了就是一事儿B。但相比角色的背景,赫伯德的身份完全虚拟,实际是谋杀案背后的案中之案——两年前阿姆斯特朗绑架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与被杀害的小黛西有亲缘关系的外婆,前知名演员琳达·雅顿。虽说这十二名凶手,人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过那件绑架案的伤害,但因此事接连失去女儿、女婿、外孙女的琳达·雅顿,无疑是最受伤的那位,剧情当然特意交代了事后她的隐居,但是通过自己作为前百老汇女星,假扮美国寡妇潜入东方快车的线索,还是很出人意料的。而原著故事的神髓就在于此,原本最傻白甜的中年妇女,结果却是最受伤的人假扮的,同一角色的虚实身份形成巨大反差,即使猜透了结局,但这条支线还会让人饱经震撼。比起剧情,角色更具魅力,是这个故事的主要特色。而新版的赫伯德,则开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表现之路,比起傻,米歇尔·菲佛的演技,透露一股冷气,还带有些成熟贵妇的性感,结尾一摘假发,露出枯黄的头发,包括结尾拿枪对准自己的表演,确实有不低的水准。但比起旧版,始终差点味,终究在于,新版的演绎抛弃了旧版的强烈反差感。旧版的琳达·雅顿扮演了别人,因为她的形象与自己的内心大相径庭;而新版无非是换了种形式的冷感,无论是前半段的冷御姐,还是后半段的冷外婆,冷淡之气始终笼罩角色。正如同火和水造成的对比,永远比热水与温水的对比强烈,前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后者只是同一事物下的不同门类。米歇尔·菲佛的演技高超,却盖不住人设的平庸。更何况,不知是不是生怕观众理不透思路,片中还有段死者斯科特挑逗赫伯德的对手戏,暗示了他们曾经有过恩怨。提到了斯科特,其塑造失败的原因虽同为人设,但赫伯德定位错了角色,斯科特则定位错了演员。话说当初官宣角色时,德普放在了重头位置,因为虽说德普近年来参演的电影水准不佳,但基本都还是主角,所以本能的反应,波洛探长的角色非他莫属了,结果半年前卡司宣传照一出,他非但不是波洛,居然还是最没有存在感的死者,而且有近一个半小时的“床戏”【强颜欢笑】若是现在想想,除了波洛探长还勉强靠点谱外,通片并没有适合德普的角色,更别提斯科特这么个六十岁左右,做事沉稳内敛,但又穷凶极恶的黑道中人。德普近年来的人气大不如前,而他作为演员的黄金生涯,正是《加勒比海盗》的成功让他走向巅峰,而如今,却几近成为接班尼古拉斯·凯奇的下一代烂片王,除了运气差,不善经营外,不排除有自己本身的因素在。客观来说,德普的戏路较窄,其最深入人心的两种风格,一是CaptainJack的邋遢伪娘风,二是蒂姆·伯顿为其量身定制的鬼魅哥特风,总之就是怪异,且擅长用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表达,内敛沉稳的角色很少尝试,并没有给人留下多大的印象。早期的德普并非如此,尝试过想做个多方位模子,出了有如《不一样的天空》这样的佳作,可近年却很少挑战自己。角色的深入人心,是作为演员的大幸和不幸。一个角色饱受好评后,演员必须花数倍的力量,才能跳出角色,谋求新的进步,否则就会被永远禁锢在角色之下。六小龄童如此,德普亦然——时常想靠深入人心的形象吃些老本,但《贵族大盗》和《加勒比海盗5》的惨败无情地告诉他,市场竞争不相信情怀。看完《东快》,实在找不出主创邀来德普的用意所在,只能猜测,要么是德普的粉,要么就是想榨干德普尚未流失殆尽的票房号召力。总之,《东快》里的德普,真的很不走心。2.剧情设定,举例“探长”波洛,德卓戈米罗夫公主有条风评说,这是部《尼罗河上的惨案》的超长预告片,而从之前的采访中不难看出,自导自演的肯尼思·布拉纳,有开创“大侦探波洛”系列的野心。而鉴于能够一脉贯穿,在日后作品中可以出现的,只有波洛探长一个人,系列首部通过印象的刻画,为自己立威,并不难理解。但是这版的《东快》,波洛给自己加了太多的戏,群戏最忌讳的“本末倒置”未能避免,太着力塑造其中一个人物,往往会不自觉牵着其他人给自己衬戏。新版硬伤之一,是波洛的角色刻画太过喧宾夺主,他本是个串联性角色,通过他来联结各个乘客,搭起脉络,并不是在群戏中为自己添戏的。对比74年老版,波洛不仅在串联,甚至暗中旁敲侧击,成了刻画乘客的捧哏。比如话痨的“寡妇”赫伯德,波洛早已在餐车上见识过她的泼妇功力,传她来讯问案情时,生怕赫伯德叨逼叨带跑了话题,所以故意在讯问时抬高音量,提高语速,每次赫伯德想扯别的,波洛也会快速插入话题,一番讯问下来,连赫伯德都倍感懵逼。参考这段戏,仅仅通过对白的语境,既成功塑造了赫伯德的娇嗔,又刻画了波洛表面憨厚实则机灵的形象,可谓一箭双雕。横看整部新版,剪辑所用的花哨手法不少,对比老版及原著那种依次讯问后,作出总体推理的传统叙事方式。交叉剪辑大量用在了讯问戏码上,诸多人物的讯问段落穿插在一起,只挑最重要的语段呈现,确实提高了电影的节奏,但是,《东快》的故事,并不适用于快节奏的交叉剪辑的手法。就拿老版的德卓戈米罗夫公主举例,老公主的塑造,是埋了很长的线才敢下笔。波洛在列车董事的再三恳求下,不太情愿地接下了案子,但要求董事把列车长的办公室,辟成自己的工作室,每名乘客都要来到房间内接受讯问,无论是地位较低的传教士、秘书,还是地位较高的伯爵两口子,谁都没有例外,但唯独老公主开了特权。波洛不仅再三嘱咐列车人员,自己会去包厢亲自拜访她,还一改之前开门见山的讯问方式,牺牲宝贵的破案时间,毕恭毕敬与老公主闲扯半天,全程弯腰赔笑,形象工程特别到位。参考老版的这段戏,波洛拜访公主时,有个窗帘视角的固定机位镜头,老迈的公主侧躺在沙发上,波洛与董事站在一边,身旁则是女仆在照料,而老公主的身体挡住了镜头的死角——那个本可以坐人的另一侧沙发。波洛与老公主扯了许久,时机成熟后,开口问我可以坐下了吗?公主表示许可,而波洛随即一改之前的慢热态度,抓起被镜头挡住的,沙发上躺着的两只大笨波斯猫,往董事手里一塞,迅速坐下开始讯问。那一刻,董事笑得十分尴尬。这段戏的设置颇可玩味,波洛粗鲁的扔猫举动是明显不耐烦的,他也并不是个八面玲珑的“聪明人”,最后时刻的表现也让他在公主面前的人设明显崩坏了。老版拍摄时,阿婆还在世,因而剧情方面,老版丝毫不敢造次,基本沿袭原著设定。回望整个《东快》的乘客里,“众生相”大多用阶级差异营造,传教士、军官、土豪寡妇、伯爵夫妇、秘书、管家、列车员、女仆,以及落魄贵族,“身份是一个人最直观的名片”。作为一个原创故事,老公主的身份绝不是空穴来风。老版明确交代她是前沙俄的公主,而新版在包厢中,还在公主的照片里,摆了张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肖像。而故事发生的1934年,别说沙俄已亡,连列宁都已过世,苏联在斯大林的统治下,正蒸蒸日上。加之一战后,欧洲传统贵族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连西欧皇室都开始为民主让步,更别说能给一个流亡贵族多大的权力?基本也就是带着祖上传下来的财宝,满世界旅游算了。老公主这样穷得只剩钱的贵族,也是当时即将崩塌的欧洲阶级体系的缩影。表面的尊敬下,其实堆满了不耐烦和反感,波洛的举动就是很好的证明。而新版中,直接将老公主剪进了交叉剪辑中,跟其他角色流为一体,基本去除了人物本身具有的深意,而表现她高贵的手法,只有在开头点餐时的挑三拣四这么简单。不仅是公主,这样的剪辑让其他角色也有或多或少的崩坏。为了推陈出新,波洛不再是指定工作室进行讯问,而是随机选择地点,有在餐车的,有在包厢的,还有人直接邀到了车外的白雪世界。这样的改动,前半段的表现力还是惊喜十足。可是,我虽不是阿婆粉,但有几个爱看推理小说的朋友,对于波洛的人设,他们大多气呼呼——“搞什么啦!波洛是个心理流侦探,不是福尔摩斯那种四处找线索的证据至上者!”这样激烈的回应,当时也吓懵了我。回溯当初角色定妆照曝光时,原著粉也是一片唱衰。因为波洛的造型彻底颠覆了之前一贯的“憨厚矮胖”形象,变成了山羊胡的中年型男。而且,波洛的探案手法,集中于从讯问中找破绽,看似人大大咧咧,实则运筹帷幄,对于福尔摩斯这样的线索流,他也并不推崇。而这部片的波洛,刚开篇就通过脚印判定了偷窃宝物的凶手,而且身手矫健,还会撬锁……当然,这些都是我从朋友那里,以及资料中找到的反馈,对于我这样的原著路人,这种差异get得不是很深,但是让我极有怨言的,则是面对伯爵夫妇时,波洛的鲁莽。伯爵夫妇为了掩盖手帕的线索,出下策将护照上的名字,用油渍涂浑,老版中的波洛轻易明白了缘由,但为了顾及案情的大局,还是等到公开推理时,才把事实讲了出来。而新版的波洛不仅情不自禁道出了真相,还被恼羞成怒的伯爵一脚踹出门外。这是一个名侦探的基本素养?!导演你不是在拍莎翁戏啊喂!3.“最后的晚餐”?!——千斤反被四两拨回看对本片的褒奖,大部分的好评集中于视听方面的进步,前几版或限于年代,或限于定位,并没有在画面上下足功夫,但新版复古精致的画风,着实圈了不少粉。若是对照新老两版,老版所处的上世纪70年代,相比于现在,电影特效还尚未成熟,许多影圈人士直言,电影特效的进步是近20年来发展的结果。新老两版画风的不同,侧面看也是电影特效的进步历程。但相比于新版的“花哨”,老版所带来的“原始”震撼更多些。比如说,同样是12乘客杀人的戏码。新版采用的是画外闪回形式,整个段落只有不到一分钟,包进了波洛整体的推理内,选用黑白色调,每个人争先恐后地捅刀,整个场景慌乱迷离。这样的表现手法,确实独具现代美感,但且看老版的导演、群戏大师吕美特是如何展现的——老版中,斯科特的死是以故事全貌呈现,算是整体故事中的插叙段落:秘书和管家联手迷昏斯科特后,寡妇和列车员召集起所有人,开始利刃的复仇。列车员打开照明的昏暗蓝光,轻揭开斯科特的被褥,从赫伯德太太开始,每个人依次捅刀。整场戏的调度非常简练,乘客依次走进走出,以面部特写为主,低头看着斯科特,每人说句充满仪式感的杀人宣言,然后捅刀。而每个人的心情、独白、捅刀的动作,都将每个人的性格完美展现。最先捅刀的赫伯德,本就是受伤最深的人,所以最致命的一刀,必须由她开。赫伯德杀人是唯一一个仰拍镜头,她拔刀举得很高,以确保用最大气力,开个好头。第二个捅刀的是上校军官,由于是军人,他面对杀人时的表情,十分平静自然,捅刀的幅度不大,但是刀声清脆,一听就是老炮儿。第三个是曾当秘书的德本汉小姐,她捅刀时是斜握刀柄,横向刺入,拔刀时还费了些劲。第四个是传教士,她啜泣着向前,比起前面几人的独白,她对于黛西的思念融合了更多的感性,捅完后,身为虔诚教徒的她,又对“上帝的惩罚”陷入悔恨,精神迷乱。之后的伯爵夫妇一起上前,伯爵夫人早因巨大的精神打击而身体羸弱,靠着丈夫的搀扶,被丈夫把着手举起利刃,一齐捅下。随后的几人,无一不是透过捅刀去刻画形象,比如老迈的公主,捅刀时颤颤巍巍,用不上劲,所以留的刀痕最浅;老管家捅进身体后,还要再刺深一些,方才解气;而警察的刀法精准,最为自然。老版的精妙之处,就是在推理片的壳子下,无时无刻不在用“群像”撑场,不用复杂的技术,仅仅就靠角色设定及演员表演,及塑造了群像,又辅助了推理。新版的精致复古画风是最大的亮点无疑,但为了让其瑰丽的画面浸人心脾,在本该深化的角色塑造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克制,这并不像一部群像推理片,更像是一部20世纪的雪景纪录片。说到镜头运用,老版简单粗暴的手段,效率高到可怕。老版中,正叙牵扯的多场讯问戏,人物镜头都处在一个正常对话的角度,但是在结案回溯时,都将镜头换为了令人窒息的大面积面部特写。比如传教士,这是讯问时:这是回溯时:老公主也是,刚开始处在一个多人物入画的镜头里:回溯时直接细节到皱纹纹路清晰可见:女仆看起来很正常:但后面的笑容十分骇人:仅仅切了机位,惊悚效果就被充分营造,以至到今天,那几段大头戏还是我的童年阴影。再比如,发现斯科特的尸体时,老版运用了令人猝不及防的错位快切,推门的镜头瞬间切到尸体狰狞的面目上,惊悚效果同样很棒。新版在这一段落采用了上帝视角的俯拍,处理的倒也不错,我个人来说,新版中最喜欢这段的视听,至于那个广受好评的“最后的晚餐”式构图,我简直无力吐槽。请看,这是片中的构图——这是“最后的晚餐”原版——哎好像还不错哦,看上去有那三分像。如果这是我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构图,我也一定会这么觉得。但很遗憾,因为我之前见过另一个——作为扎吹,当然不会放过吹偶像的机会,扎克·施耐德的头号名作《守望者》里,就有这么一个构图。在开场的鲍勃迪伦MV中,用了六分钟去介绍“守望者”的早期历史,由于只牵扯大事件,所以每组场景也就20秒左右,画面上的几个人物,甚至只有几个镜头的篇幅,却通过这样一个构图,对人物关系有了基本描述。《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及动作,都有其背后的寓意,《守望者》也是用这个构图,与“最后的晚餐”进行贴合。中间站着的大肚子女人,是第一代“丝鬼”,她对应原画中的耶稣,而耶稣是原画中的主角,而邀请战友们参加退休Party的丝鬼同样是主角。丝鬼左边的笑匠,是按犹大的动作去刻画,笑匠在片中亦正亦邪的气质,与出卖了耶稣的犹大恰好贴合,而笑匠也曾试图强奸丝鬼,又符合犹大伤害了耶稣的这层关系。右三伸手的第一代“夜枭”,对应原画中的老雅各,原画中雅各伸手是为了倾听耶稣的话语,夜枭也在仔细听丝鬼说话,表明夜枭善于聆听,以理服人,他在组织里也更像是一个和稀泥的角色。左一的飞蛾侠,对应巴多罗米奥,巴多罗米奥在得知耶稣关于门徒背叛的预言后情绪激动,而飞蛾侠也是一言不合就发酒疯,暗示了未来飞蛾侠因为过度酗酒被关在精神病院的结局。整个构图只有9个人,与原话的13人相差甚远,却已通过几个极具辨识度的动作,严丝合缝地贴合了《最后的晚餐》,一张截图就有如此功力,《守望者》无愧我心中之神作。回头看新《东快》里的构图,除了人数相近外,实在看不出有哪些《最后的晚餐》的影子,该隐喻没隐喻,该形拟没形拟,并不是把13个人随便垒在一个镜头里,就能叫《最后的晚餐》的。欧美文化的致命伤,在其文化厚度不强,托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的福,基督教文化千年来从未与其他文化交融过,反而磨没了曾经辉煌的古希腊、古罗马,并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多元文化。这就导致了在文艺创作中,只能翻来覆去从《圣经》扒素材,入门级是亚当夏娃伊甸园,耶稣犹大十字架;深一点是诺亚方舟巴别塔,罪恶迷城索多玛;再深挖,该隐亚伯吸血鬼,亚伯拉罕献以撒;除此之外,《创世纪》和《最后的晚餐》两幅画也是用了无数遍,审美疲劳再所难免,用好了还好,但若用不好,起码对于我这种从小接触基督教文化熏陶,又在中国环境长大的人来说,很难有吸引力在。欢迎转载~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Rkejwm.html

(0)

相关推荐